黎敏 古悅璇


柳州人的一天可以從一碗螺螄粉開始,也可以以一碗螺螄粉結束,小小的螺螄粉承載著柳州人的日常,更承載了這座城市產業發展的新貌與獨一無二的文化。
2021年4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柳州螺螄粉生產集聚區視察時稱贊,小米粉搞出這么大規模的產業來,不容易,值得好好總結研究。據悉,2020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實現袋裝螺螄粉銷量110億元人民幣,配套及衍生產品銷售收入超130億元人民幣,實體門店銷售超過118億元人民幣。柳州螺螄粉作為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小吃,其制作技藝于2021年6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已逐步形成產業鏈,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近年來,柳州螺螄粉在產業鏈外,持續深入挖掘文化內涵,積極從事文化創意實踐,助力產業發展。柳州市副市長朱富庭在第16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上表示,在推動螺螄粉產業發展上,柳州市堅持挖掘螺螄粉的文化內涵,賦予文旅新動能,打造城市名片,多管齊下,將螺螄粉打造成為柳州文化旅游一張特色名片,讓螺螄粉產業“更有味道”。
持續深入挖掘文化內涵
“我們持續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讓柳州螺螄粉文化更有料。”據朱富庭介紹,考古學者在柳州白蓮洞遺址、鯉魚洞遺址等文化遺址中發現大量的尾部被敲掉的螺螄殼堆積物。其中,白蓮洞遺址最早的螺殼化石出現在距今2.6萬年的西四層,表明在2萬多年前,柳州先民便開始捕撈螺類食用,也是至今華南地區發現最早的食螺人群。
走進中國第一座集旅游、科普于一體的白蓮洞洞穴科學文化博物館,里面復制還原了柳州先民吃螺的進化過程,生動展示了柳州先民從采集螺螄到加工螺螄、煮螺、食螺生產生活方式的創新演變。
同時,柳州市還十分重視螺螄粉制作技藝非遺保護,讓柳州螺螄粉文化傳承更有效。朱富庭表示,柳州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和指導螺螄粉制作技藝的保護與傳承,對螺螄粉文化系統進行規劃。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與傳承中,不斷賦予螺螄粉文化新動能。2021年柳州螺螄粉制作技藝上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實現了世代傳承和當下的活態傳承,刷新了柳州的文化符號,進一步強化了維系柳州人集體記憶的紐帶。
近年來,柳州市致力將螺螄粉的文化價值,轉化為工業旅游的新動能。據朱富庭介紹,柳州市成功打造出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景點,有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洛維螺螄粉產業園、螺螄粉小鎮3個國家4A級景區。并且開發出一批具有螺螄粉味道的旅游文化產品,如:窯埠古鎮螺螄街、柳州螺樂園、柳州螺螄粉飲食文化博物館、螺霸王洛維產業園體驗館等,吸引了諸多游客前來柳州旅游。“2020年,螺螄粉文化旅游體驗人數達123萬人次,旅游消費5.7億元,螺螄粉文化旅游成為柳州旅游的新熱點。”朱富庭說。
此外,柳州市還積極尋求柳州螺螄粉與其他行業的跨界融合,豐富文化創意實踐。朱富庭指出,要追溯挖掘柳州螺螄粉的文化基因,打造出特征鮮明的柳州螺螄粉IP。利用螺螄粉IP,柳州市做了諸多嘗試。比如出版書籍,柳州市策劃出版了《柳州螺螄粉》書籍,系統介紹了螺螄粉的前世今生。柳州市還策劃制作了以螺螄粉食材為原型的動畫短片《功夫螺螄粉》,并開發了相關小游戲動漫周邊產品。制作推出了柳州螺螄粉旅游小程序和手繪地圖。2021年5月柳州市啟動了螺螄粉文創作品征集大賽,以螺螄粉為設計主題征集文創產品,推動柳州螺螄粉文創領域的設計開發,進一步豐富了螺螄粉周邊文創產品和旅游商品。
讓螺螄粉文化走向世界
柳州螺螄粉借助國際間貿易渠道,將產品銷往海外,向海外傳播螺螄粉文化,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據朱富庭介紹,柳州市不僅組織螺螄粉相關企業參加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等國內大型展會,以及日本、波蘭等高品質食品產業展會,通過展會向境外宣傳螺螄粉文化,還支持企業通過阿里巴巴、亞馬遜、易貝等跨境電商平臺拓寬銷售空間,加快柳州螺螄粉的國際化布局。
國內線上線下傳播渠道聯動,擴大了螺螄粉品牌的知名度和文化影響力。在線上,柳州市充分利用媒體平臺進行傳播。比如:在網絡新媒體和自媒體上進行內容生產。在《孤獨星球》等雜志刊登文章。在線下,柳州市通過策劃主題活動聚集人氣,傳播螺螄粉文化。柳州每年舉辦螺螄粉美食節、螺螄粉小鎮文化節、“小米粉大產業”柳州螺螄粉文化之旅房車自駕游主題等推廣活動,推出螺螄粉文化體驗游主題線路,開發壯族“三月三”、五一勞動節、端午小長假的游覽資源,為游客打造全方位的“螺”體驗。朱富庭表示,柳州市要持續宣傳推廣造勢,讓柳州螺螄粉文化更深入人心。
當前,柳州全市上下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視察廣西、視察柳州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加快推進柳州螺螄粉特色產業優化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朱富庭說:“我們力爭到2025年柳州螺螄粉全產業鏈實現銷售收入達900億元的目標,使螺螄粉真正成為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
·聯系編輯:3134643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