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醫生在關鍵時刻要站得出來,在危急關頭要豁得出來,這是一種舍我其誰的精神狀態。我敢做、我能做,我們的年輕人就要有擔當精神,這種精神是正面的。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了“2021年中國醫師節”慶祝系列活動。鐘南山院士在活動中這樣寄語年輕醫生。
一個國家可以是競爭對手,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是敵人。即使兩個國家并非完全志同道合,甚至公開宣稱如此,它們仍然可以在某些領域或項目中成為戰略伙伴。
——歐洲理事會前主席、比利時前首相范龍佩日前撰文這樣指出。
怎樣才能保持好奇心這棵嫩苗不夭折、不衰竭呢?就是要常懷謙虛之心。人只有自知無知,才能永遠求知;人只有自知無知,才會保持對身邊一切的好奇。
——復旦大學教授陳果日前在央視《開講啦》節目中這樣講述如何保持好奇心。
比賽場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你生活當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不順的時候,更是對一個人、一支球隊的考驗。不管是在特別高光的時候還是身處低谷,都要把自己擺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不是說我在高光時刻就開始飄,一遇到困難就恨不得找個地洞扎進去,這都不是好的人生態度。
——近日,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談比賽和人生。
現在不少老師都圍著高考,考哪點就教哪點。這種由單一目標而驅動的學習方式其實是有危害的,一旦這個目標不存在了,后續的動力就沒有了。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近日在央視財經《對話》節目中這樣談為什么要堅持強調素質教育而非應試教育。
過去,很多中國企業家認為,企業責任就是做公益、關心社會,但企業的社會責任遠不止這些。未來,企業的社會責任是降低企業行為對社會和大眾造成的傷害。比如,企業降低碳排放、避免濫用客戶數據造成對消費者的傷害等。
——日前,在以“碳中和共識下的能源轉型之路”為主題的第十二屆長江青投論壇上,長江商學院大型企業治理與創新管理實踐教授傅成玉在演講中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