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芳 佟陽
摘? 要:在教育部門提出精品課程建設項目、高職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建設項目之后,各個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構建出了不同程度的全學科網絡課程體系,希望借此來有效優化高職教育教學工作。基于這一目的,本文就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展開了研究,以期有效提升網絡課程教學改革實施效果,進一步促進院校發展與提升。
關鍵詞:高職院校? 網絡課程? 建設? 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6(a)-0137-0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N Fang? TONG Yang
(Xuch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uchang,Henan province, 461000? China)
Abstract: After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put forward the excellent cours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the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variou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gradually constructed the whole subject network course system of different degre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hoping to effectively optimize the teaching 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is purpos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oping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twork courses; Construction; Research
在計算機與網絡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國教育教學工作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走向了現代化、信息化。21世紀的教育是全球化開放式的教育,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時需要積極開展素質教育、個性化教育與職業教育,而要想有效做好這一項工作,網絡教育可謂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構成部分,也是有效凸顯網絡課程的教學優勢,讓學生在交互性、開放性、共享性與合作性環境下得以發展的關鍵。如今,大量優質網絡課程成為教育工作者教學創新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斷做好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才能有效促進學校發展與進步,所以本文就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工作進行探索。
1? 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現狀
1.1? 網絡課程建設目標導向存在偏差
就目前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情況來看,很多高職院校在建設網絡課程的時候,其建設目標導向并不明確,大多是按照各級主管部門、評審機構要求而設計出來的網絡課程建設目標,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建設,缺少科學的論證,網絡課程資源也缺少多元化、便捷性與共享化等特征,無法有效發揮出網絡課程對于學生的有效引導和幫助作用,與網絡課程建設目標明顯相違背[1]。
1.2 網絡課程建設注重申報忽視質量評價
就目前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情況來看,由于受學校及個人任務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很多學校在申報階段投入了較多的人力、財力及物力,在網絡課程建設過程中過分注重申報這一環節,教師團隊構建方面較為隨意,缺少網絡課程建設過程中的質量監控與評價。很多高職院校為了能夠滿足申報訴求,將一些課程的名師直接納入網絡課程建設師資隊伍之中,可是在實施高職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其大多是普通教師開展教學。此外,還有部分高職院校在網絡課程建設立項之后,只按照相關要求來補充必要的資料,沒有結合實際進行課程體系的科學論證,整個過程中管理十分松散。在這種網絡課程建設質量監控不足的環境下,自然無法起到良好的建設效果[2]。
1.3 網絡課程資源共享不足
網絡課程建設的目的就是讓其更好地成為課堂教學的拓展與補充,從而有效實現資源共享,可是就很多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現狀來看,因其在課程定位上存在偏差、缺少頂層設計及足夠的政策保障,致使網絡課程建設陷入學與不學、建與不建、評與不評都無關緊要的境地,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參與網絡課程建設的積極性自然較低,而學生自主學習與應用的積極性也較弱[3-4]。另外,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只局限于小范圍之內,無法有效實現網絡課程資源共享,這不僅無法發揮出建設的價值,還很容易引發教學資源浪費,無法形成良好的互動與反饋,降低了網絡課程資源的價值。
1.4 缺少基礎支持,內容更新緩慢
就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現狀來看,很多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平臺大多是交由教務處或信息中心來進行維護和處理,相關技術人員業務水平不足,課程建設教師因專業能力、工作中心等多方面限制,也無法制作出高質量的網絡課程資源,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效果自然并不理想。除此之外,還有部分院校沒有將這一項工作作為持續性、系統化的工作來開展,反而將其作為一項臨時的任務,在網絡課程建設過程中只要上傳資源即可,沒有對課程建設內容進行及時更新,在完成評審驗收之后甚至還會直接關閉,無法真正將其價值有效發揮出來[5]。
2? 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的意義與原則
2.1 意義
首先,在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的環境下,促使高職院校課程開發與應用開始呈現出了網絡化的趨勢。網絡課程建設能夠將任何一所學校與研究機構開發出來的課程或是試行的課程,迅速在網絡平臺上發布,這樣就能讓其成為社會共享的信息財富,有助于豐富高職院校課程教學資源。為此,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工作在開展的時候,一定要注重選修課的合理設置,在建設過程中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與選擇的機會,以此來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與發展。其次,網絡課程建設有助于課程交互性得以提升。交互通常是指人與計算機相互作用,人按照自身訴求來對計算機所提供的信息進行自主選擇,而計算機則在這一過程中對人的選擇做出反應,之后再按照新的信息重復。這一過程很好地促進了師生、生生、學生與網絡課程、教師與網絡課程之間的有效交互,能夠促使多種課程開發與建設真正成為可能。
2.2 原則
在實施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活動的時候,相關人員一定要按照技術領域、職業崗位任職訴求來進行合理的建設。高職院校是為社會輸送高質量、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場所,所以在進行網絡課程建設時,一定要參照相關職業資格,基于工作過程系統來開發課程體系及相關教學內容,確保網絡課程建設內容能夠真正符合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另外,還需要在網絡課程建設過程中深入調查行業技術領域與職業崗位任職要求,嚴格按照相關職業資格標準來構建出高職理論與實踐課程體系、課程標準及職業資格標準,真正將培養學生核心職業能力作為中心來展開專業方向的調整與設計,定期對專業學生崗位與職業能力變化要求來進行重新定位與網絡課程建設,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網絡課程建設效果,有效確保其滿足市場對于高職院校專業人才的訴求[6]。
3? 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措施
3.1 對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目標進行明確
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工作在實施的時候,院校一定要先及時轉變思想,真正將人才培養訴求作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來開展網絡課程建設與開發工作,真正立足于學生實際特征、圍繞著學生學習訴求來有效實現教師與學生位置的有效轉化,讓學生成為課程開發與教學的主體;同時還需要圍繞著學生實際情況來做好教學資源優化設計,這樣才能為網絡課程建設工作實施奠定良好基礎。分析高職教育教學工作實施目標,在對網絡課程進行開發之前一定要先對課件選擇做好科學且充分的論證,按照持續性、系統性等原則進行建設,建設內容則需要注重職業院校實踐化與技能化,這樣才能有效發揮出網絡課程對于高職院校教學活動的有效促進。
3.2 構建評價體系提升建設質量
網絡課程評價手段會直接對網絡課程建設質量進行有效檢驗,也是進一步提升網絡課程建設與應用水平的重要手段。為此,在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過程中,院校還需要結合實際來構建出科學且合理的評價體系,以此來進一步提升網絡課程建設質量,而對于這一點,可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學科組專家評價。在對網絡課程建設內容進行評價的時候,可以對課程目標、內容目標符合程度、組織結構、科學規范程度、知識點覆蓋、內容銜接、拓展輔導等多方面進行評價,以此來確保網絡課程建設內容的合理性。第二,教育技術專家評價。其存在的目的主要是對網絡課程教學設計展開評價,評價內容則主要是以課程定位、學習引導與激勵、學習目標、網絡交互、教學媒體選擇、追蹤與結果評價等多方面為主。第三,教學管理人員評價。這一舉措則是就教學管理工作實現進行評價,具體的內容則是以資源管理、教學內容管理、教師輔導、學生反饋、學習結果測定等方面為主。第四,學生評價。在采用這一評價方式來進行評價的時候,其主要是對網絡課程教學實用性進行評價,而評價內容則主要是以教學內容、輔導與幫助、教學資源拓展、評價交互、過程控制、課后練習等方面為主。除此之外,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工作在開展的時候,一定要準確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其成為參與者、質量監督者,合理設計學生評價比重,這樣才能更好地凸顯出學生評價的公平與公正,進一步促進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
3.3 落實資源共享有效強化互動
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工作在開展的時候,還需要基于網絡課程資源特性來進一步落實資源共享,這也是網絡課程建設的重要目標。而要想有效實現這一目標,首要任務就是要構建出課程資源跨時空共享,這就需要在建設過程中具有共通的結構與標準,在建設期間從資源搜集、導航、搜索、討論與方位等多方面著手來進行建設,合理設計出共享發布方式,這樣才能為高職院校學生資源獲得與使用提供良好保障。各個高職院校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主動營造出良好的條件,強化院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在不斷豐富課程資源的前提上,積極利用相關職能部門來有效實現兼容課程資源建設與發布,同時還需要在網絡課程建設過程中,構建出網絡課程系統管理協同機制,以此來有效構建出資源共享聯盟,從而有效落實資源共享。在這一過程中,我國相關教育部門也可以強化支持,主動構建出網絡課程監測與共享保障機制,這能有效避免因資源共享而引發的知識產權糾紛,或是高職院校消極建設等情況。除此之外,為了能夠更好地強化網絡課程互動性,在開展網絡課程教學或監測評價時,可以結合實際來制訂出專門的教學方案,積極借助于內容、課程、考核等多方面的有效引導來為學生提供強有力的學習資源支持,這樣就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4 優化技術保障促進課程及時更新
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在建設的時候,還需要在建設期間不斷優化相關技術保障,這也是網絡課程建設工作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首先,高職院校在建設期間一定要提高重視,為這一工作實施提供必不可少的資金與硬件支持,同時配備相應的技術人員。其次,相關政府部門則需要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而院校也可以制定出相應的激勵機制來提高課程建設人員工作積極性。最后,還需要不斷更新相關技術使用,與時俱進地應用新技術與新平臺來優化網絡課程建設。除此之外,對于網絡課程內容則需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畢竟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很多課程內容與技術也會隨之而發生變化,這種情況下若不能及時更新網絡課程內容,自然也就會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認知偏差,不利于學生發展與學習。為此,做好高職院校網絡課程革新也是有效發揮出網絡課程建設價值的關鍵。
4?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教育信息化建設、課程改革及創新型人才培養訴求而展開的數字化學習教學資源,是有效優化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高職院校在開展教育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準確意識到網絡課程建設的重要性,在建設時立足于現代教育目標,結合高職教育特點,以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作為導向來強化技術支持力度,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課程建設質量,有效促進網絡課程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小峰.高職院校精品網絡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J].知識經濟,2016(24):130.
[2] 楊柳.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以《酒店服務英語》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3(6):182-183.
[3] 吳翠娟.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6(29):28-29.
[4] 高晗.認知自組織網絡中智能通信對抗的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南京郵電大學,2020.
[5] 鄒瑞.高職院校網絡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酒店服務英語》課程為例[J].校園英語,2019(43):46-47.
[6] 吳楊卿.《計算機網絡》課程開放型實訓平臺設計與開發[D].南京:南寧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