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印發了《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計劃》明確,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人民群眾體育健身更加便利,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8.5%,縣(市、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社區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16名。
為解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出入公共場所的健康核驗問題,上海推出“隨申碼”(上海的健康碼)離線服務。上海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可憑身份證至上海各區行政服務中心、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等提供“一網通辦”自助終端服務的線下窗口,在自助終端機自行申請并打印“離線碼”。在需要核驗的場所,用戶出示有效期內的“離線碼”,核驗結果與線上“隨申碼”一致。該“離線碼”有效期為180天,過期失效,需重新領取。
比上海動作更早的是四川,早在2021年2月,四川天府健康通“離線碼”已經上線,用戶通過微信、支付寶小程序、天府通辦手機客戶端等入口進入,點擊“下載離線碼”即可完成,也可將“離線碼”打印成紙質版,隨身攜帶使用。與上海不同的是,四川的“離線碼”有效時間僅為7天。
除離線健康碼外,部分城市和地區還支持刷身份證、市民卡查詢。老人或兒童出行時,還可請路人幫查健康碼,在征得同意后,他人只需輸入老人(60歲以上)、兒童(16歲以下)的身份證號,就可臨時展示健康碼(10秒)。代為申請時,需申領人進行實名和身份核驗授權后方能進行。目前該服務已覆蓋全國。
上海正在全面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改造服務包括“基礎產品服務包”“專項產品服務包”及“個性化產品服務包”。以“基礎產品服務包”為例,可提供安裝抓桿類產品、安裝報警裝置、防滑處理等。目前,相關運營方已推出200多種產品供老年人選擇,涵蓋衛生間、臥室等七大生活場景,“產品包”的配置將持續優化,豐富老年人選擇。
青海省首批康復輔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已開啟。除了可租賃輪椅等常規設備外,為長期需要居家康復護理治療的病人,包括術后康復病人、臨終關懷人群等,提供呼吸機、制氧機、護理床、洗澡椅、坐便椅等康復器具租賃服務,以減輕患者家庭負擔。值得一提的是,低保戶、65歲以上高齡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可免費享受租賃服務。
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共同印發了《“十四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實施方案》。
在養老服務體系方面,一是建設連鎖化、標準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提供失能照護以及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行等服務。二是新建或改建、擴建公辦養老服務機構,提升公辦養老服務機構護理能力和消防安全能力,強化對失能、失智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三是擴大普惠性養老服務供給,支持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轉型發展養老,支持醫療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
糖友雙足麻木疼痛,可在脊髓里植入一枚“電池”,用來“激活”雙腿。武漢市中心醫院已為一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成功實施電極植入術,術后第三天,患者便能下床行走,雙足疼痛和麻木的感覺也消失。
脊椎電刺激治療糖尿病是一項新的技術,它能刺激到交感神經節或神經節后突觸上的煙堿型受體,刺激副交感神經節釋放物質來緩解疼痛和舒張血管,并有自主調節血管收縮與舒張的功能,進而改善下肢和足部的血管微循環。專家提醒,糖尿病人如出現足部長期不適需考慮周圍神經和血管的病變,應盡早就醫診斷治療。
國家藥監局已批準三款新藥上市,包括阿基侖賽注射液、賽沃替尼片和艾米替諾福韋片。其中,賽沃替尼片、艾米替諾福韋片均為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阿基侖賽注射液是我國首個批準上市的細胞治療類產品,用于治療既往接受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后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目前,白內障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置換人工晶狀體。很多患者在手術之后反映,看東西特別鮮艷,甚至有點發藍,很刺眼,擔心是不是手術出了問題。實際上,這些色差變化屬于正常現象。這是因為白內障手術前,患者眼前相當于戴了一副墨鏡,視物的顏色因此減退。當換上了干凈的人工晶體,世界突然變得五彩繽紛,我們自然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相應的,如果選擇多焦點人工晶體,一部分人會在術后感覺看東西的顏色變淡了,這是因為顏色對比度下降的原因。
吃東西時偶爾咬到腮很正常,但長期反復咬腮幫應該重視。
在口腔咬傷中,因上下智齒長的位置不對導致咬傷的病例不少。有些智齒從萌出時就是歪的,特別是上頜智齒斜著向頰側長出來,更加容易咬到腮幫子。如果長期出現智齒咬傷,建議拔掉智齒。
如果老年人經常出現吃飯咬到腮幫子或者咬舌頭的情況,要格外小心腦梗死的發生,尤其是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老人。因為腦梗死會壓迫腦神經,使口腔不能靈活運動,發病時常伴有吞咽動作減慢、愛流口水、端飯碗時不自覺掉地等癥狀。
俗話說,“陽光是個寶,曬曬身體好”,但曬太陽也應講究方法。若想在一天內找到曬太陽的最佳時間點,看影子長度是個不錯的方法。當影子是身高的兩倍甚至更多時,紫外線指數最安全,可以不需要太多防護,好好地曬一曬。影子在2倍身高長度范圍內時,曬太陽的時長應控制在20分鐘左右最安全。當影子短于身高,紫外線在30分鐘內就會對皮膚造成傷害。若影子長度不到身高的一半,紫外線在15分鐘內就可傷及皮膚。
一般來說,成年人每天曬太陽時間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兒童皮膚嬌嫩,每天曬太陽時間以20—30分鐘為宜;老年人合成和利用維生素D的能力降低,曬太陽時間可適當延長,但也不能一次曬太久。此外,有研究顯示,曬太陽后多吃蔬果,可以補充維生素C,抑制黑色素生成,防止曬斑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