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仕禹
近期煤炭、有色、鋼鐵、磷化工等順周期資源股走出了一波逼空上漲行情,從而也帶動了滬指不斷地上漲走強。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本周資源股的調整殺跌,也導致滬指短線技術形態走壞。
目前看滬指是短線的調整趨勢,而科創50指數則繼續跌破年線支撐,半導體芯片繼續低迷,至于創業板指數那是“半條命”吊著。市場的局部熱點行情猶在,但是板塊熱點的輪動和切換,導致很多節奏踏錯的投資者不斷出現虧損。要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操作,首先要想好市場的熱點和節奏問題,否則,就別胡亂操作了。
前期的強勢股紛紛調整,如半導體、芯片和集成電路,還有新能源、順周期的資源股等。但今年以來調整比較充分的大消費和醫藥股在“雙節”前又開始蠢蠢欲動了,市場的板塊輪動切換,能否成功呢?希望市場還是有熱點維持這局部牛市行情。不然就真的要變成熊市調整了。
在目前的一九格局趨勢行情里,筆者能給出的建議就是盡量做您自己熟悉的板塊和個股,如若真的看不懂或者把握不了,堅決不碰。
三季度即將過去,國慶后將迎來市場的三季報,所以此時,大家在選股上要開始考慮個股的三季報業績市場能否超預期了。唯有超預期的業績,才能促使股價走出超預期的走勢。這就是市場的認識偏差出現的投資機會。投資者要好好根據半年報業績以及三季報的業績預告去篩選。
不過,新能源、資源股還不至于利空走熊。應該只是階段性走高后的技術性調整,市場的大機構資金還抱團在里面呢,不可能那么快就撤離。所以,新能源和資源股后市還是行情的主線,市場的熱點切換暫時也沒有那么快能夠替換掉它們。后市要繼續重點跟蹤這兩大主線板塊的龍頭個股。
對于三季度走牛的化工股,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因為大多數人不了解這個行業,平時也就是知道農業需要點化肥而已,甚至包括大多數機構都沒有配置化工股。所以,針對化工股里的部分票,后市應該也還有機會,而它們的投資邏輯跟稀土一樣,都是漲價,而且還漲得“賊快”,所以這也導致了近期如磷化工等板塊個股的逼空上漲。
在疫情影響之下,全球各國各地資源錯配,疫情后的經濟恢復所需的資源會逐步增加,經濟復蘇刺激的漲價主線,應該還能夠繼續維持。所以,“資源為王”應該會繼續貫穿著整個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