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然
中國中車是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在全球軌交設備領域的市占率超過53%,是名符其實的大國重器。
當前,中國中車主要有3個點值得關注。1、我國鐵路網20萬公里規劃目標和城軌高速發展的當下,軌交裝備需求長期可觀,作為國內幾乎“唯一”的供應商,公司將充分受益;2、公司在手訂單充裕,2021H1新簽合同合計666.6億元。將保障公司健康持續發展;3、新業務發展值得期待。全球軌交裝備行業集中度高,公司占據53%的市場份額,為全球行業規模首位。但公司并未被軌交設備局限,努力打造業務新增長極,風電裝備、新材料業務值得關注。
中國中車是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主要從事鐵路機車車輛、動車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機械、各類機電設備、電子設備及零部件、電子電器及環保設備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修理、銷售、租賃與技術服務。作為全球軌交裝備市場份額超過53%的龍頭,國內幾乎“唯一”的供應商,中國中車將深度受益軌交設備行業的高景氣周期。
在鐵路裝備領域。根據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內容,到2035年,鐵路網總規模將達到20萬公里,高速鐵路包含部分城際鐵路將達到7萬公里。未來我國將加速建設“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以及區域性高速鐵路,加速形成高效的現代化高速鐵路網。
在國家鐵路規劃發展目標帶動下,近年來我國軌交裝備制造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根據中商情報網的數據顯示,2016年到2020年問,我國鐵路車輛及動車車組制造業市場規模從2235.5億元穩步增長至3549億元,年復合增速達到12.25%,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842.7億元。
截至2020年末,全國鐵路機車擁有量為2.2萬臺、客車擁有量為7.6萬輛、鐵路貨車擁有量為91.2萬輛、動車組保有量3918組(對應31340輛)。按照《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的目標,到2025年我國鐵路網規模將達到17.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3.8萬公里。渤海證券據此測算,預計到2025年我國鐵路機車需求量將達到2.6萬臺,客車需求量將達到8.8萬輛,貨車需求量將達到106.1萬輛。
此外,城軌的高速發展同樣值得期待。根據《國家綜合力圖交通網絡》的目標,到2035年,我國享受快速交通服務的人口比重將大幅提升,除部分邊遠地區外,基本實現全國省級行政中心15分鐘上國道、30分鐘上高速公路、60分鐘上鐵路。2020年我國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36條,累計達到247條。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內地累計有45個城市開通城軌交通運營,運營線路達到7,978.19公里。按照系統制式來看,地鐵共計6302.79公里,占比達到79.00%,是城軌交通運營最主要的制式。目前中車在城軌車輛市場中處于絕對龍頭的地位,根據中國軌道交通網報道,中國中車占據國內地鐵車輛90%左右的市場份額。
2016年以來,城軌車輛數量從24058輛快速增長至2020年的45245輛,年復合增速約為17.11%。預計2021年我國城軌車輛數量將達到50443輛。未來隨著我國人口向中心城市、都市圈集聚,城鎮化率不斷提高,城市人口驟增、交通出行壓力變大的問題將逐漸凸顯出來,城市軌道交通作為解決城市出行問題的最佳方案之一,城軌交通建設有望迎來黃金發展期。(見圖一)
2016年以來,中國中車營業收入基本穩定在2200億元上下、歸母凈利潤穩定在110億元以上水平。根據公司2020年年報,公司業務主要由鐵路裝備、新產業和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構成,占比分別為39.75%、31.51%和25.50%,合計營收占比超過95%。
公司研發投入從2016年的96.84億元穩步增長至2020年的135.79億元,研發支出占營收比例也不斷提升,截至2021H1,研發總投入約為51.68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5.41%。從人員構成來看,公司員工總數從2016年的18.31萬人減少至2020年的16.42萬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占比從30.58%提升至40.90%,人員結構進一步向高學歷發展。
根據公司2020年年報,2020年內公司新簽訂單約2421億元,其中國際業務新簽訂單約421億元;期末在手訂單約2527億元,其中國際業務在手訂單約874億元。根據公司發布的公告,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年內新簽合同合計666.6億元,整體來看,公司充足的訂單有利于保障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由于公司風電產品收入增加,2021Q1公司新產業業務表現較為亮眼,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72.63%,公司新產業業務營收首次超過鐵路裝備業務,成為公司第一大業務板塊。雖然此后的半年報中,鐵路設備重回第一的位置,但依舊無法掩蓋公司新業務領域強勁的增長動力。
中國中車于2018年提出要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尤其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為主攻方向,依托軌道交通裝備核心能力,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態環保、工業互聯網等相關多元業務,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產業新引擎。2018年以來新產業業務營收快速增長,根據公司發展目標,公司將努力把風電裝備、新材料等業務打造為行業地位突出、經濟效益良好、支撐作用明顯的支柱業務,成為公司重要的業務增長極,未來風電裝備、新材料等業務發展值得關注。

資料來源:中商情報網,渤海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