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阿納托利·多庫恰耶夫 李有觀 編譯

1962年10月27日清晨,美國空軍少校魯道夫·安德森駕駛U-2高空偵察機飛上藍天。他不知道,這不僅是他最后一次飛行,而且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當地時間8時,他穿越了古巴邊界。1小時20分鐘以后,他駕駛的飛機遭到一次最沉重的打擊,接著又是一次,而安德森在第一次就已命歸西天。U-2飛機被第二次打擊擊成碎塊,從天上散落下來。
對于50多年前的這場悲劇眾說紛紜。最普遍的說法為,這架U-2偵察機是被古巴高射炮擊落的。美國前總統肯尼迪認為,擊落這架飛機的命令出自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之口。但這都與事實相去甚遠。
1961年6月,蘇聯決定向古巴卡斯特羅政府提供軍事援助,目的在于防止美國入侵古巴。蘇聯武裝力量總參謀部擬訂了向古巴運送軍隊和P-12、P-14中程導彈的行動計劃。伊薩·普利耶夫大將被任命為蘇聯駐古巴軍隊集群司令,軍隊集群包括2個師,下設6個導彈-高射炮團。
美國人不會知道,蘇聯高射炮兵已抵達古巴。美國人的飛機經常入侵古巴領空,有時還到達過蘇軍防空裝置上空。
1961年10月25日至26日,局勢更趨緊張。莫斯科接到哈瓦那的一封密碼電報:“從今年10月23日起,美國飛機入侵古巴領空的次數增多,僅10月26日一天,就多達11次。”古巴人認為,美國人肯定要轟炸軍事設施和政府部門。

1961年6月,蘇聯武裝力量總參謀部擬訂了向古巴運送軍隊和P-12、P-14中程導彈的行動計劃,向古巴卡斯特羅政府提供軍事援助
美國飛行員公開向指揮所詢問,何時開始轟炸。當時,卡斯特羅命令古巴武裝力量:擊落國家領空上出現的任何軍用敵機。伊薩·普利耶夫大將也接到了這項命令。10月26日晚,他決定,如果美國飛機打擊蘇聯軍隊,就動用現有的所有防空手段,并打電報向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作了匯報。莫斯科批準了這項決定。
這天早晨,熱帶暴雨降落在蘇軍陣地上。格爾切諾夫少校指揮著導彈營在巴內斯地區進行戰斗值勤,這里距上級指揮所有180 千米。1962年10月,擔任導彈營參謀長的安東涅茨說:“我們此前接到一封秘密電報:準備參加戰斗行動,美國人可能要入侵。我們啟動了雷達,已允許向空中開火。所有人都覺得,可能要打仗了。不久,我們從雷達部隊那里得知,一架美國飛機從美軍關塔那摩基地起飛,朝我們這個方向飛來,目標被定為33號。雷達馬上發現了這個目標。它對‘自己人—敵人’信號沒有應答。飛機飛行高度為22 千米。”
安東涅茨說:“作戰室里一片寂靜,與我在一起的有導彈營營長格爾切諾夫、雷達營營長戈爾恰克夫、負責瞄準的軍官里亞片科等。我們捕捉到目標,然后使用自動跟蹤,不一會兒,目標進入發射區。格爾切諾夫的話打破了寂靜:‘我們怎么辦?開火嗎?’,他看著我說道。我與指揮所保持著聯系,因此立即就問,何時下令開火?接著又重復了一遍。我得到的答復是:‘等著,馬上下令’。很快接到命令:‘消滅33號目標,連續3發。’這就是說,應當發射3 枚導彈,每枚間隔6秒。但實際結果卻不是這樣。”
里亞片科報告說:“第一枚,已發射。”第一枚導彈飛了出去。又是一片寂靜,甚至能聽到軍官們斷斷續續的呼吸聲。里亞片科打破了寂靜。他說:“目標被擊中。”但是目標還在運行。格爾切諾夫這時醒悟過來了:應當發射3枚導彈,而我們只發射了1枚。于是,又發射了第二枚。在雷達屏幕上看到,導彈和目標2個小點在接近,接著就合成1個。里亞片科這次高興地說:“第二枚,爆炸,目標被摧毀,方位322,距離12 千米。”分析表明,U-2飛機在9時20分鐘被第一枚導彈擊中,但又借慣性飛行了一會兒,結果被第二枚導彈擊成碎塊。
副營長格列恰尼克來到飛機墜毀地點。古巴軍人已在那里設立了崗哨。U-2飛機機頭部分和駕駛員落在巴內斯地區,機尾部分落在海灣沿岸。格列恰尼克要了一塊帶號碼的機身殘片。一兩天后得到消息:國防部有封電報說,向飛機開火前要先警告,但這對導彈營絲毫不起作用。因為上級下達了擊毀的命令。
問題似乎有些莫名其妙。軍隊一切都有明文規定,這種行動要按規定行事,但在古巴上空擊落U-2飛機卻顯得錯綜復雜。
古巴事件的一些參與者認為,命令是蘇軍駐古巴集群指揮所下的,具體地說則是防空部隊副司令斯捷潘·格列奇科中將。另一部分人認為,格列奇科當時猶豫不決,是第27師師長格奧爾基·沃龍科夫上校下令擊落了目標。究竟具體命令出自誰口至今還是個謎,只能在幾十年后文件解密時才會真相大白。
蘇聯前駐古巴軍隊負責戰斗訓練的副司令、現已退休的加爾布扎少將講述了他了解的經歷:10月27日上午,他來到集群指揮所,格列奇科領導著戰勤班的工作,雷達中心已經捕捉到偵察機。格列奇科對加爾布扎說,給普利耶夫大將打了幾次電話,沒有打通。這時,作戰值班員報告,目標轉向西北方向。格列奇科再次拿起話筒,還是沒有回音。U-2偵察機會完全摸清蘇聯導彈部隊和防空部隊的情況,并順利逃走。但是,格列奇科在沒有得到集群司令同意的情況下不敢下達命令。普利耶夫大將對防空設備的管理有著嚴格的規定。他絕對禁止下屬擅自開火,并強調命令要由他來下。普利耶夫這時候多半在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那里。在師指揮所作戰值班員多次詢問以后,格列奇科傾向于消滅目標。他征求第一副司令帕維爾·丹克維奇中將和集群參謀長帕維爾·阿金季諾夫中將的意見。他們所有人都主張消滅目標,于是格列奇科就下達了命令。

古巴首都哈瓦那位于灣阿爾門達雷斯河畔,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第27防空師指揮所位于卡馬圭城郊區,距哈瓦那600千米。作戰值班員、師副參謀長尼古拉·謝洛沃伊指揮著戰勤班。他在回憶當時的情況時說,我在10月26日上午9時開始接班。晚上,師長沃龍科夫打電話對我說:“接到密電,明天拂曉要打仗。讓全師處于戰斗準備狀態,但秘密進行。”幾分鐘后,各地軍官報告已做好戰斗準備,包括所有防空設備。這時沃龍科夫上校來到指揮所。
我們26日至27日夜間始終處于戰斗準備狀態。天亮了,仍然平安無事,雷達沒有發現空中目標。但所有人都處在高度緊張之中。早晨8時,又接到一封密電,指示我們減少值班人數,只有在遭到敵人進攻的情況下才能開火。因此,師長同一些軍官去吃早飯,然后到城里休息去了,因為大家一夜未睡。

被擊中的美國U-2偵察機
10月27日9時,在空中情況圖板上,制圖員開始掛上高空目標,它正在古巴領土上空向哈瓦那—圣地亞哥德古巴方向移動。從飛行路線和高度可以斷定,這是美國U-2高空偵察機,它在拍攝我們的戰斗隊形。導彈團團長不斷問我,何時開火,他們認為這已經是明顯的進攻。還有人認為,不能放過偵察我們陣地的敵機,否則陣地將遭受毀滅性的轟炸。所有人都表示,不能再等待,要立即消滅目標。于是,我打電話告訴集群指揮所的格列奇科將軍:部隊指揮員堅持要消滅偵察機。一切都是從此開始的。
師指揮所同格列奇科“爭辯了”30多分鐘。格列奇科后來提出不要著急,等與司令聯系上再說。而U-2偵察機已接近島嶼的東南邊——圣地亞哥德古巴,那里是勒熱夫斯基指揮的團。我打電話向師長匯報說:“在古巴上空的U-2偵察機在拍攝我軍的戰斗隊形。各團指揮員堅持向它開火,認為這是明顯的挑釁。集群指揮所沒有下命令,給司令打了40多分鐘電話都打不通。”停一陣后,沃龍拉夫師長命令消滅偵察機,并說立刻前往指揮所。
我把師長的決定轉告給所有導彈團。這時U-2偵察機已經在古巴領空行駛了600 千米,向大海飛去,已經逃出我們的跟蹤范圍。怎么辦?我向各團下了命令:U-2飛機再出現,就向它開火。幾分鐘后,U-2飛機又出現了。9時20分,格爾切諾夫指揮的營在離巴內斯不遠的地方擊落了目標。我把情況匯報給了集群指揮所的格列奇科將軍,他什么都沒說。
師長沃龍科夫很快來到指揮所,親自指揮戰勤班。40分鐘左右后,集群指揮所開始詢問:誰擊落的?飛機掉在哪兒等?普利耶夫大將在哈瓦那聽到了關于擊落美國偵察機的報告。他只是下令盡快收集有關材料并向國防部長報告。10月28日,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根據報告向赫魯曉夫作了正式匯報。
10月28日,集群參謀長帕維爾·阿金季諾夫中將向所有參與此次事件的人傳達了國防部長的電報內容。其中主要有兩點:你們太著急了;擬訂出調整的辦法。而古巴領導人對擊落入侵飛機一事非常高興:在古巴領空橫行霸道的美國人,第一次受到了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