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欽梅
(山東省單縣林業局,山東 單縣 274300)
為了保持生態平衡,我國積極發展林業,培育并保護森林,從而獲得木材和相關的產品。所以,林業不僅是生態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采用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手段,加強森林的培育、保護和利用工作,使森林的效益得到充分發揮,同時保障森林經營的可持續性,促進我國資源、人口、社會、生態等多個方面的協調發展。在林業建設的過程中,應該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采取合理的育苗技術和造林方法,確保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就是育苗,有效地育苗措施是育苗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增強苗木品質與促進國內林業開發的必由之路。固化傳統的育苗技術手段,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林業發展的需求。只有加強苗木技術的研發,科學的引進和不停地創新,才能有效增強苗木的品質。在市場體系下,高品質的苗木不僅可以帶來更高的效益,而且能夠加速推動國土綠化。在市場不穩定的狀況下,也能更輕松穩固局勢。經過打造林業價值鏈,建立林業口碑,促成國內林業產業的進步。技術人員應該通過實地觀察,科學分析,加強溝通,為了林業的有序開展,不斷探索研究,培養行業精英,引進國外先進育苗和森林培育技術,增強我國林業產業核心動力。2020年11月袁隆平團隊雙季稻晚稻畝產高達911.7千克,屢破水稻單產記錄。林業育苗工作也要發揚科學精神,不斷鉆研,通過技術進步推動林業育苗產業發展,只有技術進步才能提高苗木存活率,才能更快地實現林木開發目標。
在林場苗木生長的過程中,苗圃土地是保障其良好生長的重要基礎環境,營養結構合理地調整能夠為苗木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并對苗木的生長狀態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優選苗圃土地對于苗木的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實現苗木的良好生長,林場內工作人員應選擇土質肥沃、水源充足、光照充足的土地作為苗圃土地,而對一些土質貧瘠、水源不足、排水不暢、光線不足的土地,則需要盡量避免其作為苗圃土地。這樣才能保證苗木在早期生長過程中有良好的生活環境。
容器專利技術是指在特定容器中培育種子。該技術的應用原則是:通過專利技術育苗,使根系發達,促進種根的發育,從而提高種子的成活率。容器植物專利技術也存在一些缺陷,在種子培育過程中,容易造成根系不良,目前容器技術已逐漸完善,可以有效地減少這一問題。無紡布種子容器下面的種子是一個較先進的群體。該工藝應用于無紡布容器技術中,充分考慮了配套機械設備在種子生產基地的灌裝作用,實現了種子生產基地的機械灌裝,容器內基本肥料符合技術要求和標準,有機肥料中不摻有黏土。無紡布種子技術的應用,為種子生長發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在林業生產中,推廣基肥是另一個重要環節,首先選擇適宜濃度的赤霉素處理幼樹,不同濃度的赤霉素都能提高萌發率,但對萌發效果有一定影響。二是播種時,要分冬春兩季,春季一般在一年的2月到3月之間。但冬天的播種期通常是每年12月或次年1月。與春種相比,冬種種子比較簡單,種子根系較好。這種種子也可以抵抗外界的入侵。
在現代林業中,植物的成活率必須滿足植物質量體系的要求。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科學、合理地應用植物評價技術。植物評價技術可以對種子培育的結果進行分析和測試,并提出相應的建議,以便工作人員對種子進行優化,提高成活率。
病蟲害是影響植物整個生長期健康生長的主要因素。由于植物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對植物的健康有害,必須及早發現和控制,否則容易增加病蟲害的傳播。為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必須加強對植物的科學監測,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蟲害,確保植物的健康生長。
栽苗造林法是指通過對優質幼苗的種植,保證幼苗的健康生長。相關人員應該重視苗木的根系,采取保護措施,防止發生水土流失等情況。栽苗造林法有利于避免幼苗出現發育不良的現象,同時能夠防止對種子的浪費,能夠合理地利用種子,提高種子對環境的適應力。這樣種子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會有所減少,從而提升幼苗的成活率,保證幼苗的正常生長。

所謂播種造林,就是將樹種播種在指定區域中,通常采用條播、散播等方式。在面積較大的造林工程中,會采用這種造林方式,具有操作簡單、效果明顯的特點。這種造林方式對播種土壤要求較高,需要土壤具備良好的生長條件,同時要做好管理工作,這樣才能保障出苗率。
分植栽培技術是以枝條為種子進行栽培,具有成活率高、經濟性好等特點。而用此工藝生產的種子對土壤水分要求嚴格,松散度高。如果土壤質量不能滿足相關要求,將直接影響種子的成活率,影響樹木的生長。
條播、撒播、穴播等簡單、方便的種植方式適合大規模的播種創林,這種辦法省去了育苗工序,實施更加容易,但是使用這種辦法造林對造林立地條件非常苛刻,造林后的幼林撫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較高。這種方式適合種子較大、容易發芽的品種。
隨著林帶的發展和擴大,要加強村級林場的建設,積極吸取以往的經驗,不斷提升育苗造林的質效。應該將群眾隊伍和專業隊伍結合在一起,加強技術隊伍建設,培養更多骨干力量。干部職工、護林人員應該有效落實林業站的工作,積極學習先進技術經驗,同時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林為主、多種經營”的原則,做好整地、造林、管理、保護等工作。為了提升樹苗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全林帶選用適生樹種、鄉土樹種,對云杉、落葉松等樹種進行積極地引進和推廣。同時,應采用喬灌結合、針闊結合等造林模式。加強整地工作,采取有效的抗旱造林措施,堅持因地制宜的種植原則,確保造林的效率。如果出現旱情,應該采取有效的抗旱措施。
林業育苗在現在的生態系統中有著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不僅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是對人們生活環境的保障,防止更多的自然災害,而且是建筑等行業原材料的基礎,促進國內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應加強對于林業人才的培養,加大資金的注入,不斷研究和探討創新技術,因地制宜,打造有效的植樹造林的方法,帶動林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