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 郭煜輝
隨著IP技術的產業化規模日益壯大,基于IP的視頻傳輸技術趨于成熟,物聯網、5G、WiFi6、IPv6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無一不與IP技術緊密結合,特別是采用IP組播技術,即使用戶數量成倍增長,主干網絡流量也不會隨之增加,為打造“智慧廣電”,IP化轉型升級是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為廣電開展直播業務IP化提供了先決條件。
本項目預計在城域網上,劃分直播、互動、寬帶三個網絡平面,其中直播網與其他網絡邏輯隔離。此次直播網將建成一張獨立的物理專網。直播專網建成一張專用的組播網,網絡只允許組播信令跟流量通過,禁用非組播信令及流量。本次IP直播網建設將支持傳輸現網已有的所有直播節目,約1.8G。網絡設計充分考慮日后直播節目流量增加的情形,預計達到3.6G。本次項目含兩臺網閘系統(省公司統建),省公司IP信號源主備路,災備信號,本地信號經過網閘系統切換后,輸出到IP直播網核心交換機上,各個分前端采用匯聚交換機接入至核心交換機中,匯聚交換機將下接接入網設備,將直播信號(組播)傳至用戶處。
從省中心到地市中心采用雙組播流的備份方式,主、備兩路組播流傳輸到地市中心,同時有一路佛山災備信源從省干下傳到地市。
省中心主、備交換機輸出不同組播源地址、不同組播組地址的組播流。地市信源接收交換機共接收四路信源,其中兩路省干主備信源,一路佛山災備信源以及一路地市本地信源。其中本地信源包含重點安播節目、本地節目、插播節目。
地市信源接收交換機啟用PIM協議,與網閘進行交叉連接。網閘設備主要實現組播信號的備份與切換,并對上下層網絡進行安全隔離。網閘設備上聯地市信源接收交換機,接收四路信源的組播信號,并通過切換輸出兩路同源同組的組播信號。
目前本地信號回傳經過互動的核心,后續IP化直播后,本地信源全部割接至本地接收交換機,通過本地接收交換機回傳給省中心,同時也下傳給本地網閘。
核心層是地市組播分發核心,因此要求具備高可靠性、快速路由交換能力以及冗余備份能力。核心層部署兩臺高性能交換機,根據需求選擇異地主備冗余方式或本地虛擬化方式部署,地市可根據鏈路資源情況決定部署方式。
一般情況下,若地市分前端上聯鏈路基本匯聚到一個機房(如中心機房),宜采取本地虛擬化方式部署;若地市分前端上聯鏈路按雙歸屬設計,則應選擇異地主備冗余方式部署。
2.3.1 本地虛擬化方式
如圖1所示,兩臺核心交換機利用網絡虛擬化技術虛擬成一臺交換機,部署于地市核心機房,并分別與主備網閘連接,主備網閘同時向核心交換機全量推送組播流。核心交換機的環回口LoopBack0根據規劃配置IP地址,作為地市直播網絡的組播匯聚點(RP)。

圖1 本地虛擬化方式
核心交換機采用Smart Link /Flex Link技術,使兩個端口形成主備關系只有一個端口處于轉發(ACTIVE)狀態,另一個端口被阻塞,處于待命(STANDBY)狀態,確保同一時刻核心交換機只接收到一份組播流,避免沖突。
2.3.2 異地主備冗余方式
如圖2所示,兩臺核心交換機分別部署于兩個不同的前端機房,并分別與主備網閘連接,主備網閘同時向兩臺核心交換機全量推送組播流。兩臺核心交換機的環回口LoopBack0根據規劃配置相同的IP地址,作為地市直播網絡的組播匯聚點(RP)。

圖2 異地主備冗余方式
核心交換機采用Smart Link /Flex Link技術,使兩個端口形成主備關系只有一個端口處于轉發(ACTIVE)狀態,另一個端口被阻塞,處于待命(STANDBY)狀態,確保同一時刻核心交換機只接收到一份組播流,避免沖突。
IP直播城域網匯聚層網絡設備主要包括地市分前端匯聚交換機、縣區核心交換機、縣區分前端匯聚交換機。
在地市分前端所承載的全IP業務在冊用戶不超過1萬時部署一臺直播匯聚交換機,超過1萬時須按雙機熱備方式進行部署。分前端所承載的全IP業務在冊用戶小于2000時,應共用分前端互動交換機承載IP直播業務,不單獨部署分前端直播匯聚交換機。
匯聚層上聯均采用三層接口,啟用PIM-SM協議;接入層設備接入匯聚層設備,統一使用VLAN86。
根據核心交換機部署方式不同,匯聚層網絡設計方案有所區別。
2.4.1 匯聚層部署方式1(核心虛擬化)
地市分前端匯聚交換機一般部署兩臺,利用網絡虛擬化技術虛擬成一臺,與核心交換機建立PIM鄰居,并靜態指定組播匯聚點(RP)地址。
在地市核心交換機采用虛擬化部署方式時,匯聚交換機與核心交換機互聯部署兩條或兩條以上物理鏈路,并啟用鏈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實現匯聚網絡的高可用。
2.4.2 匯聚層部署方式2(核心主備冗余)
如圖3、圖4所示,用戶數超過1萬戶的地市分前端匯聚交換機一般部署兩臺,利用網絡虛擬化技術虛擬成一臺,分別與主備核心交換機建立PIM鄰居,并靜態指定組播匯聚點(RP)地址。

圖3 匯聚層部署方式1(核心虛擬化)

圖4 匯聚層部署方式2(核心主備冗余)
同時,匯聚交換機啟用追蹤(Track)功能監控核心上聯端口狀態,結合靜態路由聯動,通過浮動路由進行組播選路,當主路組播流路徑發生故障,路由消失,自動切換至備路輸出。
Track+靜態路由聯動可達到秒級的主備鏈路切換保護;若交換機支持雙向轉發檢測(BFD)技術,則優先選擇BFD+Track+靜態路由聯動,可使主備鏈路切換速度提高至毫秒級。
接入層主要是為各種業務提供接入服務,主要設備包括EPON OLT以及GPON OLT等。接入層設備建議具備萬兆上聯的能力,為網絡提供高帶寬的業務承載能力。
OLT設備采用IGMPV2協議,啟用IGMP proxy功能,作為接入網絡組播復制點,可有效節省OLT之上的網絡帶寬占用,并且避免大量IGMP報文對上層設備造成沖擊。同時,建議在OLT上配置靜態組播,預先加入全部組播組,提高頻道切換響應速度。
ONU默認啟用IGMP Snooping協議,通過建立二層的組播轉發表控制組播數據報文轉發。
隨著IP技術的產業化規模日益壯大,以及公司“光纖到戶”進程的不斷加快,為促進公司全面技術轉型及技術儲備,降低“光纖到戶”地區開展數字電視業務的網絡改造成本及終端成本,公司已啟動IP端到端項目并在廣州、惠州、珠海開展試點。目前,試點項目進行順利,也取得了一定的平臺、網絡、終端建設運維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