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寧夏空管分局 馬 博 羅祖川
空管自動化系統中STCA(Short Term Conflict Alert))告警對民航航空器飛行安全起至關重要的作用,STCA告警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對管制員指揮航空器起到決定性作用,有時因為機載設備數據異常導致自動化系統出現不正常的STCA告警和高度跳變會給管制員帶來一定的誤導。針對以上問題,文章通過對實例現象不同雷達在同一時間數據進行了詳細的對比分析,結論表明機載應答機下發的數據異常導致自動化系統產生STCA告警和高度跳變。
空管自動化系統作為民航空管管制部門實施對空指揮的核心系統,通過處理一/二次雷達信號、ADSB、飛行計劃、報文、MLAT、氣象數據等,為管制員提供空中飛行態勢的顯示和各種飛行沖突及各種異常的告警,在確保民航空管對空指揮任務的安全實施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短期沖突告警STCA是指當空中航空器之間的水平和垂直間隔同時小于或者在設定的告警時間內將要同時小于自動化系統設置的參數數值時,自動化系統產生的告警,給予管制員實時有效的預告警提示,兩航空器有小于安全間隔標準的趨勢,及早調整航空器的飛行路徑或高度。航空器間隔太小會極大增加安全風險,因此STCA告警是空管自動化系統中最重要的告警之一,同時也是管制員進行沖突調配的主要信息來源之一。文章以某空管單位目標的雷達探測高度與真實高度不一致為實例,分析自動化系統STCA告警產生的原因。
2021年01月25日空管某單位UTC時間04:58:46自動化顯示航空器A的目標高度5100m,UTC時間05:01:21自動化系統顯示航空器A高度變為1800m,此時航空器高度為修正海壓2370m下降,從而觸發自動化黃色STCA預警。UTC05:01:25自動化系統顯示航空器高度變為5030m,黃色STCA預警解除。
自動化系統所顯示的目標高度是由二次雷達通過模式C詢問,飛機應答機接收詢問后應答下發,最后經雷達接收解碼后傳輸至自動化系統,并非地面雷達設備測出。經過分析,造成自動化系統標高度跳變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雷達原因、自動化系統原因以及飛機原因,具體故障分析如圖1所示。

圖1 故障分析框圖
自動化系統提示STCA沖突告警,說明在自動化系統中兩架航空器的水平和垂直間隔同時小于系統設置的安全間隔距離,導致自動化系統上航空器高度跳變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
(1)自動化系統高度融合處理錯誤
經過檢查告警發生時,自動化系統無軟硬件故障,系統各項參數均正常,主備自動化均出現目標高度跳變情況,除了航空器A外,其它航空器均未出現高度跳變現象,排除了空管自動化系統高度融合處理錯誤的可能性。
(2)引接雷達數據出現高度跳變
通過檢查數據源信號,發現三部雷達送出的航空器A高度碼均出現了高度跳變。經過對雷達數據分析,空管自動化系統工作正常。
(1)硬件故障
經檢查,在自動化系統三次觸發STCA告警期間,吳忠雷達(意大利SELEX雷達,型號為SIR-S)、九洲雷達(四川九洲雷達,型號為JZDAB01)、臨河雷達(西班牙INDRA雷達,型號為IRS-20MP/L MODE S 2NA)三部雷達設備硬件工作正常、無任何告警情況,檢測主備通道各項參數均正常。因此排除雷達設備硬件故障導致目標高度跳變。
(2)軟件故障
經過查看三部雷達的日志文件,未發現雷達軟件異常信息。通過對三部雷達告警時間段內的原始數據進行人工解碼后發現,經人工譯碼后的飛機高度與雷達設備譯碼后的高度一致。三部雷達在告警時間段內,現象基本一致,三部雷達由于是不同國家、不同模式工作,同時發生解碼錯誤的概率極低,相互佐證,可證明三部雷達譯碼正常。以2021年01月25日目標航空器A為例,對自動化STCA預警期間的雷達數據進行人工解碼,結果與雷達探測的目標高度一致。另在航空器A目標高度跳變期間,觀察其余航空器方位、高度和距離均顯示正常,無高度跳變現象。綜上,排除雷達設備軟件數據處理及譯碼錯誤導致目標高度跳變,雷達設備工作正常,具體雷達數據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具體雷達數據分析
(1)飛機機動
由于出現目標高度跳變的航空器A均為軍航飛機,經咨詢,在自動化系統出現STCA告警期間,軍航飛機未進行大幅度機動飛行,故排除飛機機動飛行因素。
(2)機載設備原因
航空器高度數據是通過機載高度氣壓表得到高度數據,然后通過機載應答機下發至雷達,目前不掌握軍航航空器A機載設備相關情況。
2021年1月25日自動化系統觸發STCA沖突告警,未對管制運行造成影響。自動化系統觸發STCA告警的直接原因是二航空器A的雷達探測高度與真實高度不一致,雷達接收到目標航空器A機載設備下發的高度數據存在異常與偏差,導致自動化系統出現STCA告警和高度跳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