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禮芬
今天放學回家后,我發現家里一個人也沒有。“奇怪,都上哪兒去了?”我正嘀咕著,媽媽氣喘吁吁地出現在門口。我頓時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媽媽,怎么了?”我問道。媽媽呼呼地喘著氣,還沒來得及回答我,就見從她身后閃出一個小男孩兒,也是一副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他是我弟弟的好朋友,他們幾乎形影不離。
媽媽眉頭緊鎖:“你弟弟出去玩,到現在還沒回來,到處都找不到。”
原來,媽媽和小男孩兒剛才是去找弟弟了。“媽媽,你別急,或許他在哪里玩,你沒看見。”我安慰媽媽道。
我和媽媽、小男孩兒決定繼續找弟弟。我們問了附近的人,還問了常與弟弟玩耍的孩子,可惜沒有一點兒線索。
“也許他已經回家了!”我說。我們三人匆匆趕回家,可是,家里卻依然不見弟弟的身影。媽媽筋疲力盡地坐下來,端起茶杯,足足喝了三杯水。小男孩兒似乎比我們還著急,他在客廳走來走去,晃得我們頭暈。
我忽然想起來,弟弟似乎說過,他要去看看我同學新買的玩具賽車。對!一定是的!連我對那輛賽車都心儀不已,何況是弟弟,他最喜歡賽車了!
“我想起來了,我知道他在哪兒了!”我跳起來大聲說道。
“在哪兒?”小男孩兒和媽媽異口同聲地問道。
“跟我來!”我邊說邊沖出門。不出所料,我們在同學家果然看到了弟弟的身影。
我們走上前,嚴厲地教育他。他有些手足無措,低下頭,小聲地為自己辯解著。
這時,令我驚訝的一幕發生了:小男孩兒怒氣沖沖地走上前去,攥起小小的拳頭,似乎要狠狠地揍弟弟。我正準備阻止,卻發現小男孩兒有些懊惱地放下了拳頭,“啪”的一聲拍在桌子上,“你為什么不給我們說你去了哪里,你知道你媽媽有多著急嗎?你知道你姐姐有多著急嗎?你知道我有多著急嗎?”小男孩兒一邊說,一邊流下了兩行淚珠。
而剛才還拼命為自己找理由的弟弟,此時卻低著頭,不敢看他。
我和媽媽都怔住了。我們沒想到,對一個孩子來說,他們之間竟有這么真摯的友誼。
指導老師?陳超
名師點評
與其說這是一篇作文,不如說這是一篇小小說。本文條理清晰,還制造了一些小懸念,使我們一邊讀,一邊為弟弟的下落暗暗著急。而水落石出之時,我們又被小男孩兒出人意料的舉動驚呆了:原來,這么小的孩子就已經這么懂事;原來,這么小的孩子間,也存在真摯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