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進進 喬偉偉



摘 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數量及質量是衡量一個單位科研實力的重要指標,亦是科研發展方向的重要參考。文章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為例,對2016年至2021年申請的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進行梳理,通過對基金項目申請數量、負責人、受資助金額等方面的分析,探討基金管理工作的不足之處,對今后基金申請立項提供思路,也為醫學類相關項目申請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提供參考。
關鍵字: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基金管理;基金申請
中圖分類號:N12?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3-5168(2021)24-0148-03
Research on the Funding Deploying and Management of Henan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s
ZHAO Jinjin? ? QIAO Weiwei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applications for NSFC projects is a key indicator to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of certain institution, and also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kes an overall review of the projects of Henan NSFC applied b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from 2016 to 2021,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ors, the quantity of applications and the amount of fund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fect of research fund management, so as to provide a guidance for fund applying, meanwhile,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medical related projects applied in Henan NSFC.
Keywords: Henan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fund management;fund application
醫療衛生技術的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科學研究,目前自然科學基金的中標數量與質量是公認的評價科學研究實力的重要指標[1]。醫院對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進行積極管理體現了醫院對科研能力的重視,承擔基金項目是提升醫院知名度以及未來競爭力的重要標志[2]。本文通過分析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一附院)申請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現狀,以及鄭大一附院在基金申請方面存在的不足,為提升醫院在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申請中的競爭力以及中標率提供科學依據和建議。
1 立項情況
1.1 基本情況
2016—2021年,河南省科技廳共進行了4次自然科學基金醫療領域項目征集,2017年及2019年出現空缺,因此,本文分析中不涉及2017年及2019年的數據。
鄭大一附院2016—2021年共有123項河南省自然基金立項,資助經費總計1 270萬元。2020年在近年立項數量和獲資助金額均為最高,立項39項獲資助400萬元。雖然申報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數量穩中有升,但對于一個如此體量的綜合醫院來講,立項數量明顯偏低,側面反映出職工科研積極性不夠,醫院對科研基金申報的重視程度不足。在獲得立項的項目中,資助金額較高的項目未實現突破,整體研究水平還處于較基礎的階段,說明醫院承擔重點重大項目能力不足,科研人員對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的申請投入精力不足。
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于2020年進行了改革,2020年之前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只針對面上項目進行資金支持。2020年后進行了精細化管理,分為青年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面上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梢钥闯龊幽鲜∽匀豢茖W基金對青年科研人員的傾斜與培養,也從側面反映出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對自身的優化配置,形成多元化投入的新模式。
基于基金政策的改革,鄭大一附院2020—2021年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量也出現增長。從資助率方面看,面上項目在前期研究基礎、研究周期、科研成員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資助率最高。杰青項目申請對項目的創新性以及申請人要求較高,資助率最低。結合2020—2021年的立項數量來看,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數量最多,因此,鄭大一附院應重視青年項目的申請。
1.2 學科情況
鄭大一附院共有臨床科室200余個,根據2016—2021年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情況統計,獲得過立項的科室共79個,不足一半。在成功立項的科室中,只有腫瘤科、神經內科、檢驗科、呼吸內科、口腔科、心內科、藥學部、泌尿外科、腎內科9個科室4年成功立項數超過4項,剩余88.61%的科室4年年均立項數不超過1項,反映出鄭大一附院科研發展不均衡。
在外部評價過程中,醫院是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科研水平的評價,因此,在關注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成功立項的科室的同時,更要加強對其余科研能力較弱的科室支持,提升醫院整體的科研質量水平,促進各科室的科學研究均衡發展。具體來說,在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中立項較多的科室,應當總結其成功經驗并進行普及,例如:培養更加強大的人才隊伍,加強對科研的重視程度。沒有成功立過項的科室,要查找原因,給出針對性的改革方案。
1.3 負責人情況
鄭大一附院針對2020—2021年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情況進行了詳細統計。2020年共有96個項目申請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其中39個項目獲得立項。2021年共88個項目申請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其中36個項目獲得立項。
從項目負責人方面看,中級和初級職稱申請數量最多,2020年56人申請,2021年58人申請。但立項成功率最低2020年立項成功率為30.35%,2021年立項成功率為36.21%。正高級職稱立項成功率最高2020年為54.55%,2021年為100%。初級和中級職稱項目負責人,由于經驗不足、競爭激烈等原因立項成功率較低。正高級職稱項目負責人基于對學科長時間的深入理解,以及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積累的經驗與思考,同時具備相當的科研能力,且有些已組建較專業的科研團隊,因此,申請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的成功率相對較高。
項目申請人多集中于40歲以下年齡段。青年人才成為鄭大一附院申請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的中堅力量。鄭大一附院有較為高水平的人才梯隊,科研后備力量充足。青年人才無論是在科研熱情、可用于科研的時間、科研創新想法等方面都有其獨有的優勢,且基于職稱評定、發表文章、科研熱情等自身需求,申報積極性較高。因此,鄭大一附院要充分激發青年人才科研的主觀能動性,并且配合良好的外部環境,著力向高水平的科研基金發起挑戰。
2 相關建議措施
2.1 完善制度建設,增強科研內驅動力
科研管理部門不僅要做好現階段醫院科研的統籌工作,更應向科研管理方向進一步深入,對科研管理觀念進行創新。更加注重科研管理的服務功能,從單一的申報整理活動轉變為科研服務與管理。
制定考核機制,細化科研管理。根據醫院每年各科室的職工人數和學科級別,結合科室現有省自然及國自然的項目數量,為科室細化制定科研基金申報規劃及考核指標,將科室的科研管理融入科室的日常工作中去。根據醫院或各科室實際情況,將科研工作與職稱晉升、獎金評定等相掛鉤,也可根據基金或文章的數量和質量給予一定的獎勵政策。同時要加強對學科帶頭人的考核與管理,使科研基金的申報與其切身利益密切相關[3]。
2.2 加強人才培育,促進醫教研協同發展
有效整合醫院的教學資源、醫療資源、科研資源,加強研究與臨床的結合,促進醫院科研進一步發展。通過臨床醫療發現問題,結合科研項目解決問題,再將解決問題的方法反饋給臨床治療,同時將其融入教學當中,提高所培養的人才的能力,使醫院的科研生態形成良性循環。
醫院科研管理部門應重視高層次人才和項目培育,對醫院現有人才資源進行整合。鄭大一附院高層次人才比例高,優勢突出。在促進人才培養的基礎上,應更加注重和傾向對青年人才科研能力的培養,提供多方面各層次的人才培養及激勵計劃,為青年人才針對性地提供培訓計劃、人才交流活動、啟動基金等鼓勵措施。對重點培養人群可開展針對性的輔導。同時,依托醫院現有的重大項目,加快對青年人才的培養與孵化,也是為鄭大一附院日后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4]。
2.3 加強科研平臺建設,拓寬研究方向
單一學科深入研究及交叉學科研究同步進行。鄭大一附院可以依托現有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或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通過對現階段已申請成功的項目進一步深挖孵化,或者對學科科研發展方向進行凝練,同時結合人才優勢,對可能有創新或突破的方向發力,提高自然基金的申請成功率,促進相關知識體系融合[5]。
統籌實驗室管理,滿足科研人員所需硬件條件。根據科研人員的需求,對實驗儀器或場地等進行統籌協調。加強平臺建設,提供人才交流與信息互通平臺。對有重點項目申請成功經驗的重點科室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并形成相關經驗,通過信息平臺進行公開發布,以促進相關或類似問題的解決。同時可以協調項目負責人,通過演講匯報等形式,對基金申請不成功,或沒有相關基金申請經驗的人員進行培訓[6]。另外,加強人才交流的外循環,結合信息技術打造與其他單位高層次人才的交流平臺,人才的交流與互通對醫院科研實力的整體提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秀秀,羅彩琴,鄧朝勝,等.基于某三級甲等醫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現況的科研能力提升探析[J].現代醫院,2020(2):228-231.
[2] 王金玉,彭文,殷佩浩,等.淺議提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標的管理舉措[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11(4):244-245.
[3] 潘曉輝,李蓉.某三級甲等綜合型醫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策略探討[J].醫學信息,2018(11):31-34,42.
[4] 阮鵬,劉衛華,彭云.科研創新團隊成員適宜度評價研究[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19(3):210-213.
[5] 李念念,王珩,趙嘉蕓,等.某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過程精細化管理實踐[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17(4):278-281.
[6] 喻竺.醫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政策的改革與分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