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秀芳
氯乙酸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物質,農藥工業上用作制取樂果、萘乙酸、硫氰醋酸、異茨酯、除莠劑等的中間體;染料工業中用于生產靛藍和萘氨基乙醚類染料;在制藥工業上用于制取合成咖啡堿、腎上腺素、氨基醋酸、維生素B6、金霉素等的中間體;還可用于制造羥甲基纖維素。同時氯乙酸也是一種毒性較大的物質,氯乙酸可以通過吸入、食用、經過皮膚吸收的途徑侵入人體。氯乙酸酸霧可致眼部刺激癥狀和角膜灼傷,嚴重的話會導致失明。即使是低濃度該品酸霧經常接觸,也會發生頭痛、頭暈現象。
紡織品中氯乙酸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作為1,2-二氯乙烷的降解物而存在,另一種是作為染料中間體的殘留而存在。目前國內紡織品中涉及氯乙酸測定的標準只有GB/T 37633—2019。GB/T 37633—2019以甲醇為萃取劑萃取1,2-二氯乙烷、氯乙醇和氯乙酸。1,2-二氯乙烷和氯乙醇可以直接進行測定,但是由于氯乙酸有氯原子和羧基兩個官能團,極性較強,沸點較高,揮發性較差,若直接測定會造成色譜峰拖尾,且響應值不穩定,還有可能會腐蝕色譜柱和檢測器,所以將氯乙酸進行酯化[1],然后用甲基叔丁基醚作為提取劑進行提取,水洗,調pH值。但由于甲基叔丁基醚與甲醇互溶,且酯在酸性條件下不穩定,有造成酯類化合物響應值較低和不穩定的風險。本文采用正己烷作為氯乙酸甲酯的提取劑,提高了酯化效率,反應后先調節pH值,再進行水洗干燥,選用合適的色譜柱,優化色譜條件,從而實現對紡織品中氯乙酸高準確度、高精密度、高靈敏度的測定。
主要儀器:7890A/5975C安捷倫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HZS-HA恒溫水浴振蕩器;KQ5200B型超聲波發生器(工作頻率40kHz);電子天平;20mL具塞可密封玻璃瓶。
主要試劑:氯乙酸標準品(德國 Dr Ehrenstorfer 公司);色譜級甲醇、色譜級甲基叔丁基醚、色譜級正己烷。
用甲醇配制濃度為500mg/L的氯乙酸標液,然后把標液配制成相應濃度的標線。
毛細管色譜柱:DB-624(30m×0.32mm×1.8μm);進樣口溫度:250℃;傳輸線溫度:250℃;電離方式:EI;離子源溫度:230℃;載氣:高純氦氣(≥99.999%);載氣流速:2mL/min;進樣量:1μL;進樣方式:不分流進樣。
掃描方式:選擇離子監測。
樣品剪碎混勻后,稱取1.000g樣品于20mL具塞玻璃瓶中,加入10mL色譜級甲醇,常溫超聲提取30min。
準確移取上述萃取液5mL于具塞離心管中,逐滴緩慢加入0.9mL濃硫酸(≥92%),加入5mL正己烷,在50℃的恒溫水浴中靜置酯化60min,然后冰水浴冷卻。加入2mL飽和碳酸鈉溶液,漩渦混勻離心,棄去下層的水相,再加入2mL硫酸鈉溶液(20g/L),漩渦混勻離心棄去下層的水相,加入2g無水硫酸鈉吸水干燥,經有機濾膜過濾后,用GC-MS分析氯乙酸甲酯。
3.1.1 色譜柱的選擇
試驗采用不同極性的DB-17、DB-200和DB-624毛細管柱對1,2-二氯乙烷及其降解物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目標化合物在DB-17和DB-200柱流失嚴重,雜質干擾較多,在DB-624柱上保留時間合適,幾乎沒有雜質干擾,分離效果好。因此,試驗采用DB-624(30m×0.32mm×1.8μm)作為色譜柱。
3.1.2 色譜條件的優化
采用DB-624毛細管色譜柱,以初始溫度、升溫速率、載氣流速為主要影響因素,經過一系列的優化,綜合考慮出峰時間、分離度和峰型,最終選擇如下的色譜條件:
在上述條件下氯乙酸甲酯的色譜圖見圖1,質譜圖見圖2。

圖1 氯乙酸的GC-MS圖

圖2 氯乙酸甲酯質譜圖
選擇甲基叔丁基醚、乙醚、正己烷、乙酸乙酯對氯乙酸甲酯進行提取,結果表明甲基叔丁基醚與甲醇互溶,漩渦混勻離心沒有出現分層現象,在加入了6mL的飽和Na2CO3溶液后才有分層出現,Na2CO3用量8mL~10mL之間提取效果最好,但有機相僅有約3mL,且水相里甲基叔丁基醚的味道濃烈。舍去水相,再用20g/L的Na2SO4溶液洗滌有機相,獲得的有機相更少。乙醚和乙酸乙酯對氯乙酸甲酯的提取結果和甲基叔丁基醚類似。用正己烷提取氯乙酸甲酯時,正己烷加入后體系分層明顯,有機相體積約5mL,加入2mL飽和Na2CO3后有機相和水相分層明顯,舍去水相,再用20g/L的Na2SO4溶液洗滌有機相,分層明顯,得到有機相體積約5mL。其原因可能是乙酸乙酯、乙醚、甲基叔丁基醚都與甲醇有一定的互溶性,而且甲醇與水互溶,導致提取效果不如正己烷好。
標準中氯乙酸甲酯用正己烷提取后先用20g/L的Na2SO4溶液洗滌有機相,然后再用Na2CO3溶液調節體系的pH值,本文先用Na2CO3溶液調節體系的pH值,然后再用Na2SO4洗。進行3次平行試驗后,對比兩種順序下氯乙酸的回收率,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氯乙酸甲酯不同后處理順序回收率對比圖
從圖3中可以看出,先調節pH值的氯乙酸甲酯的回收率比先水洗的要高。分析可能是因為酯在酸性條件下不穩定。
以色譜級甲醇為溶劑,稱取適量的氯乙酸配制成質量濃度500mg/L的混合標準工作液,用甲醇逐級稀釋配制為0.05mg/L~20mg/L的一系列標準工作液。
在優化好的色譜條件下,移取一系列標準曲線濃度的氯乙酸于離心管中,按照優化后的方法進行酯化,后處理。以氯乙酸甲酯的質量濃度(mg/L)為橫坐標,特征離子吸收峰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到氯乙酸甲酯的回歸方程,結果如表1。
由表1可知,氯乙酸甲酯在0.05mg/L~20mg/L范圍內,線性相關系數為0.9990,在較寬的濃度范圍內有很好的線性相關系數。本方法的儀器檢出限為0.05mg/kg。由表1可知,本試驗有很低的方法檢出限,表明本方法對氯乙酸的測定有較高的靈敏度。

表1 氯乙酸甲酯的線性方程和方法檢出限
本試驗以純棉貼襯為空白樣品進行加標回收,添加不同濃度的氯乙酸,每個濃度做6個平行樣,用本文的前處理方法和儀器條件進行測試,氯乙酸回收率的數據和精密度如表2所示。

表2 氯乙酸甲酯回收率和精密度數據
由表2中的數據可知,氯乙酸甲酯回收率為86.7%~94.8%,相對標準偏差為5.0%~7.2%??梢妰灮蟮姆椒▽β纫宜峒柞ビ泻芎玫木芏群蜏蚀_度。
對不同基質的7個紡織品(棉織物、粘纖織物、聚酯織物、羊毛織物、錦綸織物、桑蠶絲織物、腈綸織物各3個)進行分析,結果均未檢出氯乙酸。
本文采用優化后的色譜方法,以正己烷為提取劑對紡織品中酯化后的氯乙酸進行提取和測定,優化后的方法提取效果、精密度和準確度都較好,適用于紡織品中氯乙酸的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