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曲波
“爸爸,你聽說過韓信立馬分油的故事嗎?”瑞瑞一進家門,書包還沒有放下,就向爸爸發問。
“嗯……這個故事,我沒聽說過。”爸爸假裝沒有聽過,他最近經常用這一招,“你能講給我聽聽嗎?”
“好吧……”瑞瑞似乎識破了爸爸的偽裝,不過他想了想,還是繼續說了下去。
韓信分油
“有一天,韓信在經過一個集市時,遇見一位賣油的老人正在與顧客爭吵。他一打聽,原來是這么回事:顧客想買5斤油,而老人家只有三個裝油的葫蘆,大的葫蘆里裝滿了油,一共是10斤。另外還有兩個空的小葫蘆,分別可以裝3斤油和7斤油。老人家說他沒有辦法賣5斤油,而顧客卻執意要買5斤油。老人家認為這個顧客在故意為難他,于是兩人就吵了起來。韓信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稍加思索,便下馬解決了這個問題,雙方皆大歡喜,連連稱謝。”
“原來是這樣一個故事啊。看來韓信不僅是個軍事家,還是個數學家啊!”爸爸微笑道,“那你是想問我,韓信究竟是怎么分油的嗎?”
“不是,我知道他是怎么分油的!”瑞瑞的回答出乎了爸爸的意料。
“哦,那你說一說,韓信是怎么分油的?”爸爸扶了扶眼鏡。
“為了讓你理解得更清楚,我先畫一個表格吧!”瑞瑞麻利地拿出直尺,邊說邊畫,不一會兒,就畫出了下表——
“10斤→7斤,這表示把10斤的葫蘆中的油倒進7斤的葫蘆中,3斤→10斤就表示要把3斤的葫蘆中的油倒進10斤的葫蘆中去,其它的意思也是如此……”瑞瑞生怕爸爸還沒看懂,又解釋了一遍。
彈珠游戲
看著瑞瑞把韓信分油的問題解釋得明明白白,爸爸心中倒是升起了疑云:“你已經解決這個問題了,還有什么疑問嗎?”
“還有更簡單的方法嗎?”瑞瑞顯然不太滿意自己的解法,“這樣的解決方法太繁瑣,而且沒辦法用數學語言直觀地表示出來。”
爸爸似乎早就猜到瑞瑞會是這個反應:“哈哈,我就知道你不會滿意。還好,我還有絕招!”
只見爸爸繪制了一幅像統計圖一樣的圖,并在上面標明了一些數據,介紹道:“這叫直角坐標系。不過,這樣的圖你應該見過了。”
“是的,這種圖我在五年級學‘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時候見過。”瑞瑞回憶道:“我還記得老師說這個直角坐標系是法國數學家笛卡爾最早引入的。”
爸爸很高興兒子能記住老師上課講過的知識:“沒錯,笛卡爾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用代數方法研究幾何的人。從此以后,平面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用一對有序數對來表示了。”
“不過,爸爸你畫直角坐標系是用來做什么啊?”瑞瑞顯然還沒有明白爸爸的用意。
“不急不急,聽我慢慢道來。”爸爸指著直角坐標系說:“我們這里的橫坐標表示7斤葫蘆里所裝的油,縱坐標表示3斤葫蘆里所裝的油,而坐標的單位就表示葫蘆中油的斤數。”
說著,爸爸又在直角坐標系中畫上了一些斜線——
看著滿臉疑惑的瑞瑞,爸爸不緊不慢地繼續說:“現在,我們來玩一個彈珠游戲。首先規定一下行走規則,彈珠只能走直角坐標系中的紅色網格線,并且每一次必須走到四周(也就是碰到黑色線),才能選擇另一條紅色網格線反彈。”
“也就是說,我們想要得到5斤油,就得讓彈珠到達(5,3)或(5,0)的位置。你觀察一下,如果我們從(7,0)出發,可以選擇哪一條路線到達(5,3)呢?”爸爸把彩筆交給瑞瑞,示意他可以畫一畫。
瑞瑞接過彩筆,認真思考,不一會兒,就找到了一條路線(如圖藍色直線)。
“如果是彈珠游戲的話,我知道彈珠這樣走就可以到達(5,3)這個位置,可是這與分油問題有什么關系呢?”瑞瑞雖然找到了路線,但心中的疑問卻沒有解開。
爸爸依舊慢條斯理:“不急,我們看看彈珠走過的位置(7,0)→(4,3)→(4,0)→(1,3)→(1,0)→(0,1)→(7,1)→(5,3),這一系列坐標正好對應著每次倒油后兩個葫蘆的狀態,而且相鄰的坐標在現實中是可以互相進行轉換的。”
說著,爸爸也畫了一張表,來解釋剛才這番話。
“為什么一定要碰到四周才能反彈呢?”瑞瑞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嗯,這是一個好問題!”爸爸不失時機地表揚瑞瑞,“這是因為分油問題中的葫蘆都是沒有刻度的。也就是說我們必須保證,在每一次倒油的過程中,有一個葫蘆要么是滿的,要么是空的,而這種情形正好對應著直角坐標系的邊緣。”
“這個方法好,以后碰到這類問題再也不用發愁了!”瑞瑞拍手叫好,非常開心:“老爸,我也想到一個妙招——用倒推法來尋找這條路線。比如我們從(5,3)或(5,0)這個終點出發,一路倒推回去,就可以輕松地找到第一次出發時的起點,這樣會更容易!”
“真棒!我就是喜歡你愛思考的樣子!”爸爸也從不吝嗇對兒子的贊揚。
親愛的小讀者,你會用這種方法解決分油問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