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嘉麗
摘要:闡述新時代背景下大數據對審計業務的推動作用,以及基于大數據支撐模式的審計新思維的構建,以及對審計人員的素質要求。
關鍵詞:大數據;新思維;素質要求
新時代的審計,要求內審人員加快思維方式變革,貫徹新的審計理念,提升專業能力,增強審計發現問題的能力,以高素質專業化的審計人才隊伍,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充分認識大數據對審計業務的推動作用
(一)大數據的概念
大數據,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價值密度低的四大特征。
(二)大數據的核心價值對審計的影響
大數據在審計工作中的核心價值,就是對原始海量審計基礎數據進行存儲和分析,并進行信息化比對處理。就審計工作而言,大數據的最高利用率就在于提高原始數據的“加工能力”,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而且審計內容較全面、時效性強、審計成本低、效率高,規范性也強,可以幫助發現異常點或疑點,從而實現審計增值服務的目的。
二、大數據模式下的審計新思維
一是要建立一個完整的審計原始數據分析平臺,包括總體分析模塊,查詢分析模塊,數據核對模塊,底稿互聯查詢模塊,系統管理模塊。在模型構建方面,數據體量一般會比較巨大,必須有一定的技術,有一定的計算方法,才能實現處理速度快的效果。
二是要在數據應用方面,持續完善統計服務體系,深入挖掘審計原始數據綜合價值,不斷提高數據質量控制能力,通過搜索引擎實現審計目標的精準化定制和審計風險的預測,促進效能提升。同時,應依托這些模塊及數據平臺,創建“數字化”審計業務運行模式,借助大數據分析手段,激發數據要素驅動潛能,實現審計數據分析、應用、決策更趨于精準化、科學化。
三是要注意審計方法。一是不必專注于抽樣審計,而是可以通過整體數據的橫縱向關系,達到審計效率的提升。二是在追求數據精確度的同時,可以同步實現數據效率的提升。三是不必刻意去尋找事物的因果關系,而需要看看事物之間有沒有相關性。
四是要扎實推進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積極構建特色鮮明、要素集聚、活力迸發的創新審計體系。以目標管理為基礎,一方面在審視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的過程中,抓住影響效率、質量、成本的關鍵環節和關鍵節點,創新監管手段的運用,強化制度的剛性約束。另一方面,全面增強規范意識,堅持系統規范、依法規范、綜合規范、源頭規范,健全審批決策監督考核機制,逐步形成融合紀檢監督、規范監督、審計監督、內控風險防控于一體的“大規范”監督體系,使各級監督部門線索共享,結果共享,重要事項共同實施,問題整改共同督促,從而推動各類監督有機融合、形成合力,更進一步推進審計監督信息化,努力實現審計的全覆蓋,提升監督實效。
五是以提升審計質量為中心,以持續推進內審制度機制和審計能力建設為目標,堅持依法依規審計。
六是積極參與企業管理,前移審計關口,聚焦企業重點、難點問題,防范和化解風險,及時提示企業加強風險管控,堵塞漏洞。
三、審計新思維對內審人員的素質要求
(一)樹立“三種意識”
一是樹立學習意識。在當今時代,最激烈的競爭,即知識的競爭和學習能力的競爭。而審計工作涉及范圍廣、政策性強,僅僅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是不能適應企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必須對涉及各個專業領域的政策法規、業務流程、發展規劃、難點熱點都了然于胸,才能保證在開展審計工作時,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才能對審計方法和工具應用自如,才能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才能做精做強審計項目。
二是樹立責任意識。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審計工作更是如此,必須保持嚴謹細致、高度負責的工作作風。隨著企業管理水平向更高質量地邁進,會計核算手段向更具信息化技術的延伸,很難直接從報表、資金流動等大的方面發現問題,應該重點從制度的執行、從細節或邏輯性等方面尋找突破,對任何疑點都不輕易放過,遵紀守法,大膽工作,敢于負責。
三是樹立創新意識。創新無止境,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審計底稿、審計報告也同樣需要創新,需要不斷提高質量。通過審計,真正發現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癥結,解決企業發展不平衡的矛盾,這也是我們從事審計工作的一個立足點。
(二)加強創新型審計人才培養
一是實施高科技審計人才培養引進計劃,完善政策激勵機制。尤其對創新人才,設立創新人才專項經費,加大人才的引進、培養與使用,壯大審計人才隊伍。二是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審計人才培養,突出知識更新、技能提升,建立多維度審計創新人才激勵模式,積極開展專業技術、技能創新人才崗位聘任工作,打通審計創新人才成長通道,實行以增加知識為導向的激勵機制,激發人才隊伍活力。三是建立區域創新人才合作共享平臺,開展區域人才交流合作。
(三)靈活運用審計知識,做到學以致用
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問題的導向作用,才能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融會貫通、游刃有余。
一是在日常工作中養成積累審計制度要點、案例分析素材等相關信息資料,并結合自身審計工作實際,進行歸納總結、分析研究,增強知識的系統性。
二是增強審計實踐本領。通過內部審計、交叉互審、交流學習等方式,鍛煉審計實操本領,將專業性強、內容復雜的審計工作變成有趣的一項體驗工作,通過知識的靈活運用,達到既夯實理論知識,又提升實踐本領的目的。
三是加強審計問責力度。對審計結果公開通報,違法違紀重大問題線索及時移交,形成問責通報常態化。同時加強對審計成果的運用,將審計整改效率與年度考核工作相掛鉤,通過正負雙向激勵制度,推動制度執行力的提升。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發展韌性強勁。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每一位內審人員,要鼓足干勁,積極奮進,在提高工作水平上發狠力、樹標桿,在審計質量效益、創新驅動發展方面謀出路、促發展,樹立盡忠職守、業務精湛的審計隊伍形象,為新時代審計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多出一份力,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