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琛

一旦看到好的國產劇,擁有多個平臺會員頭銜的米琴在“上頭”的同時總會伴隨一絲隱憂,因為好劇常伴超前點播——這種會員之外的付費項目,多變到讓米琴措手不及。
所謂超前點播,是指會員在繳納會員費觀看劇集之后,額外再對單集付費,解鎖更靠后的劇集。剛剛完結的騰訊視頻熱播劇《掃黑風暴》,又在“單集付費”之外搞出了新玩法,“買了后面6集但是又只能按順序觀看,不能跳看、不能選看特定集數。相當于去吃飯花錢買一個套餐結果最后只買了一個包子,想吃其他的另算,你也不能挑?!?/p>
騰訊視頻官方解釋,此舉是為保護內容版權,避免劇集因提前批量解鎖而流出資源。《掃黑風暴》播出伊始,27集過審樣片就已經在網絡瘋傳,再加上短視頻平臺的精華cut,騰訊“保護版權”之名還有幾分可信度。但在米琴看來,觀眾之所以寧愿看低清晰度盜版,也不愿在平臺看正版,還是因為平臺的會員服務“體驗太差”。
除了看劇不自由,薛定諤的廣告也讓米琴們十分不滿,“不買會員,要看90秒的廣告;買了會員發現,無論是VIP、VVIP、SVIP,都逃不過劇中的插入廣告、貼片廣告、劇情軟廣告”。會員的貶值在米琴看來是一步步發生的。
真正開啟付費超前點播模式的是騰訊2019年的獨播網劇《陳情令》,該劇在臨近大結局時開啟超前點播,觀眾可以選擇提前解鎖包含大結局在內的最后5集,每集6元。米琴當時雖有怨言,但付費熱情仍隨著劇情進展高漲。據媒體報道,片方曾在慶功宴上透露,該劇的付費點播人數達520萬人次,超前付費總金額達1.56億元。
巨大收益讓平臺們變本加厲。2019年末,愛奇藝、騰訊視頻聯合播出的《慶余年》,再次升級超前點播模式:多看6集,要再花50元。
旋即引發質疑,騰訊視頻、愛奇藝不得不修改超前點播規則,多看6集的單價被下調至3元/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1—8月,提供“超前點播”服務的作品數量累計66部,包括近六成首播電視劇和近三成重點網絡劇。
會員權益縮水,價格卻反向上漲。在今年4月,騰訊、愛奇藝提高了多年未漲價的會員會費,漲幅普遍超過20%。而在騰訊視頻宣布VIP會員全面漲價后首個季度財報中,付費會員數量增長出現停滯,停在1.25億人,環比持平。很明顯,在新的增長引擎不明晰之前,長視頻平臺決定繼續在會員身上“多砍一刀”。
除了超前點播,頭部平臺們增收的路徑包括且不僅限于周邊、彩蛋、精華cut以及花絮等。優酷的獨播劇《山河令》在大結局后推出了3元彩蛋和1元花絮的新模式;芒果TV的《與君歌》《暗格里的秘密》等劇也上線了付費彩蛋和付費花絮。
種種組合拳下,用戶體驗成了這些互聯網企業發展的犧牲品。而如此折騰用戶的原因也與長視頻平臺的長久未盈利的遠慮,和其他流量平臺搶人的近憂分不開。

超前點播成熱播劇標配

《掃黑風暴》過審樣片泄露
依靠會員收入和廣告收益拉平居高不下的版權費用、制作成本,一直是長視頻平臺發展的“理想模式”。如今,從未實現盈利的愛優騰們,兩個營收支柱也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侵蝕。
先說會員收益,在短視頻的影響下,長視頻平臺的會員增長其實早已進入瓶頸期,連去年疫情期間的“宅家紅利”都難扭轉頹勢。
數據顯示,2019年6月,愛奇藝宣布會員數突破1億。但據其2021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愛奇藝一季度會員規模為1.053億,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愛奇藝的會員數量不僅始終無法取得明顯增長,與2020年一季度的1.189億相比,甚至還同比減少了1360萬;騰訊視頻也沒能趁機搶到新用戶,據騰訊一季度財報顯示,騰訊視頻付費會員數在同比增長12%后,也僅為1.25億,二季度付費會員數則原地踏步。
為穩住會員收入,頭部平臺無一例外選擇在會員費上做文章,暗中增加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無論是提漲近十年不變的會員費,還是推出更復雜的付費模式,都是為了在存量用戶中發掘新的增長點,不可避免地與消費者意愿相沖突。
這也是為什么哪怕被中國消費者協會發文點名,騰訊也要磨蹭到劇集結束才發聲明要調整“超前點播”,但也僅取消了“按順序解鎖”的規則;愛奇藝也放開新劇《鬼吹燈之云南蟲谷》的選集解鎖。
會員增長乏力,也導致另一營收支柱——廣告,正在被新興流量平臺搶走。自2019年三季度之后,愛奇藝單季度在線廣告收入再也沒能超過20億元。而另一邊,短視頻的廣告收入水漲船高。據QuestMobile報告顯示,2020年短視頻媒介廣告收入達828.65億元,漲幅66.5%。而長視頻媒介廣告收入卻由2019年的280.21億元縮減至240.34億元。
對于長視頻平臺來說,此時再主動減少廣告展示相當于自斷財路,這也是為什么無論多么尊貴的會員,誰都難逃廣告套路。
在千方百計挖掘會員剩余價值的同時,愛優騰們也意識到了內容的重要性:優質內容能吸引流量,而流量是變現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