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勇
(廈門陸原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廈門SM商業城(三期)工程位于福建省廈門市仙岳路與嘉禾路交叉處,項目總建筑面積為16.58萬m2,其中地上9.35萬m2,地下7.23萬m2。本工程地下室基本為矩形,南北向長171.5m,東西向長146.6m。酒店區域筏板厚度為1m,商業區域筏板厚度為0.85m,筏板面積約23984m2。

圖1 鳥瞰圖
廈門SM商業城(三期)工程地下一層主要工程為商業,地下三層設有人防和大部分設備用房,其余為停車庫,地下室總深度達13.4m。設計混凝土強度為C35,底板和外墻抗滲等級為P8。地下室設計有1條沉降后澆帶(位于酒店和商業交界處)和5條溫度后澆帶,將地下室分為15個區域。

圖2 原設計后澆帶布置圖
原設計后澆帶對混凝土收縮裂縫存在一系列問題[1]。包括后澆帶封閉較晚、施工復雜且施工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并對施工部署影響極大。
跳倉法的基本原則是“抗放兼施,以抗為主,先放后抗”,即在早期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階段,將超長的混凝土塊體分為若干小塊體間隔施工,經過短期的應力釋放,在后期收縮應力較小的階段再將若干小塊體連成整體,依靠混凝土抗拉強度抵抗下一階段的溫度收縮應力。[2]
本工程基礎底板及地下室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基礎底板、外墻混凝土抗滲等級P8,地下室頂板有覆土部分、室外部分、人防地下室頂板抗滲等級為P6?;炷僚浜媳热绫?、表2所示。

表1 底板混凝土配合比

表2 外墻混凝土配合比
其中水泥選用中、低熱硅酸鹽水泥,水泥細度(比表面積)不超過350m2/㎏;細骨料采用中砂,細度模數>2.3,含泥量≤2.5%,泥塊含量<0.5%;粗骨料可優先選用石灰石或花崗巖碎石,粒徑5~31.5mm,且連續級配,含泥量≤1.0%,泥塊含量≤0.5%;粉煤灰選用I級的粉煤灰;礦粉應選用S95的礦粉。
廈門SM商業城(三期)工程根據結構設計情況,并結合現場實際條件和工期要求,經理論計算,對地下室結構進行分倉劃分。以地下室筏板為例,倉格劃分如圖3所示,分倉情況如表3所示。

圖3 倉格劃分示意

表3 底板分倉情況
⑴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入模溫度控制在30℃以內。利用夜間時間段澆筑混凝土。
⑵混凝土施工過程為了避免出現冷縫,施工時采用斜面分層(每層厚度控制在500mm以內,每步錯開5000mm左右)、依次推進、整體施工,每層疊合間隔時間嚴格控制在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內。斜面分層布料方法施工,即“一個坡度、分層澆筑、循序漸進”。在各自范圍內,混凝土輸送泵采取“一”字形行走路線,各臺泵澆筑范圍約12m寬,地泵澆筑速度30m3/h?;炷脸跄龝r間為6~8h。
⑶混凝土運到現場,應符合澆筑前申請的坍落度,檢查合格方可使用。當有離析現象時,應立即予以退回,不得使用。
⑷混凝土的供應必須連續,避免中途停歇,保證供應及時,不等車,不壓車。如混凝土供應不上,可減低混凝土泵送速度,以保持泵送連續進行。
⑸混凝土泵送時,必須保證混凝土要連續工作,若發生故障,停歇時間超過45min或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應立即用壓力水或其他方法沖洗管內殘留的混凝土。
⑹泵送混凝土時,料斗內混凝土必須保持20cm以上的高度,以免泵管吸入空氣堵塞泵管,若吸入空氣,致使混凝土逆流,則將泵機反轉,把混凝土退回料斗,除去空氣后再正轉壓送。
⑺泵出口堵塞時,將泵機反轉把混凝土退回料斗,攪拌后再泵送,重復3~4次仍不見效時,停泵拆管清理,清理完畢迅速重新安裝好。
⑻泵輸送管線布置要橫平豎直。泵管的接頭應嚴密,有足夠強度,并能快速裝拆。應定期檢查管道特別是彎管等部位的磨損情況,以防爆管。
⑼泵送時,每2小時換一次洗槽里的水,泵送結束后,及時清理泵管。
⑽布料桿的設置:不得直接擱置在模板上,應在布料桿下四周設通長木方支撐,木方不能同結構鋼筋固定,而應在四角各設一個馬凳,或用鋼管架進行支撐,且需保證支撐牢固。
本工程地下室施工時間為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且地處廈門,氣溫較高,混凝土養護對施工質量的影響較大,應重點控制混凝土表面溫度和濕度,減少表面暴露時間,避免水分蒸發?;炷翝仓罅⒓礊⑺B護,并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及時做好養護。
4.4.1 測溫點布置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體內監測點的布置,應真實地反映出混凝土結構各項溫控指標,把監測點布設在混凝土澆筑體平面圖對稱軸的半條軸線區域內,沿長度方向間距不應大于10m;沿混凝土澆筑體厚度方向,必須布置外面、底面和中部溫度測點,測溫點根據底板厚度均勻分布設置,豎向間距最底部測溫探頭距板底50mm,上部探頭距板頂50mm,中間部分探頭間距600mm。測溫點布置如圖4。

圖4 測溫點布置圖
4.4.2 監測頻率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監測的頻率每天不應少于4次,并做好監測記錄,分析監測結果?;炷恋慕禍厮俾屎捅砝餃夭顟獫M足相關要求。
通過對測溫記錄進行分析,混凝土的溫度逐步上升,溫度峰值點出現在12h至36h之間,倉塊中的最高溫峰值達到78℃,達到峰值點后,內部溫度緩慢降低直至與大氣溫度相近,達到平緩。
沿倉塊的厚度方向,結構的最大溫升點均出現在混凝土倉塊的中心,中部與表面、底部的溫差最大值為12℃,未超過方案預警值,結構未出現自收縮開裂的風險。沿倉塊的長度方向,結構的最大溫升點出現在混凝土倉塊的中部,沿長度的各測點溫差最大值為9℃,未超過方案預警值,降低了結構出現約束收縮開裂的風險。
混凝土溫升受環境溫度的影響較大,結構最大溫升主要出現在夏季7月中旬,倉塊中心的溫峰均達到70°C以上,高溫環境提升了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對結構的養護提出更高的要求。
針對廈門SM商業城(三期)超長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特點,采用了跳倉法施工。通過配合比設計,并加強結構養護,避免了留設溫度后澆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大大縮短了施工工期,節約了施工成本,并控制了混凝土裂縫,達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