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淑芬 呂華龍 軒紅偉 劉富林 李永俊 丁穎 馬連安 張中鶴



摘? ? 要:為解決黃瓜雜交制種過程中種子活力差、產量低的問題,通過在塑料大棚內風口用紗網隔離的栽培條件下,探討鉀肥、授粉時溫度和種子成熟度等對黃瓜制種產量和活力的影響。結果表明:黃瓜制種適宜的授粉溫度為19~29 ℃,其授粉的最佳溫度為25 ℃左右;施鉀肥50 kg/667 m2增產效果最好;在不發生種內發芽的情況下,成熟度越高,種子發芽率和千粒重越高。
關鍵詞:黃瓜;雜交制種;保護地;高活力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5-0013-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642.2? ? ? ?文獻標志碼: A
隨著現代農業的迅速發展,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黃瓜已是我國最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近年來,我國每年黃瓜種植面積100萬hm2左右,黃瓜種子年需求量在180萬kg左右,市場潛力巨大[1]。良種作為最基本的農業生產資料,在農業生產中貢獻率位居首位,良種的大面積推廣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實現農村進步和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因此,解決制種中存在的技術難題,提高制種效率尤為重要。為此,天津市綠豐公司對施鉀肥量與制種產量和活力的影響、對采收期與黃瓜種子發芽率和千粒重的影響及授粉時溫度對黃瓜結籽能力的影響進行了研究,以期總結出一套較完善的黃瓜雜交制種操作規程,從而惠及更多的種植者[2]。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為津綠S30號、津綠60號、津綠80號的親本。
1.2? ?試驗方法
在不同年份和不同試驗區內共做了3個試驗,探討了在保護地內芭田高鉀肥、種子采收期及授粉時的溫度對黃瓜雜交種子活力及產量的影響。
2? ?結果與分析
2.1? ?鉀肥對黃瓜雜交制種產量和發芽率的影響
以津綠S30號父本、津綠80號母本為試驗材料,2019年春季在綠豐公司試驗場進行。每 667 m2施干有機肥2.5 t、二銨50 kg作為底肥。授粉結束后分兩次隨水沖施,試驗設4個處理,分別為每667 m2施芭田高鉀復合肥30 kg、40 kg、50 kg、60 kg,小區隨機排列,重復3次。小區面積為53.5 m2。試驗要求10節以下的雌花全部摘掉,每植株授4條瓜,授粉從開始到結束一共7 d,種瓜成熟后分批采收。收種時調查種子產量及發芽率[3]。
由表1可知,與30 kg/667 m2的處理比較,在40 kg/667 m2 的處理下種子增產30.5%;在50 kg/667 m2的處理下種子增產59.4%,增產幅度最高;在60 kg/667 m2的處理下種子增產60%,說明在每667 m2施鉀肥30~50 kg范圍內,芭田高鉀肥的使用量對種子產量影響較大,種子產量和鉀肥使用量呈顯著的正相關(r=0.953),這與陳正武等人的研究一致。從表1數據可知,在60 kg/667 m2的施肥水平下增產幅度明顯減慢,而且與在50 kg/667 m2的施肥水平下的增產幅度無顯著差異,說明用芭田高鉀復合肥(N∶P∶K=15∶7∶23)性價比最高用量為50 kg/667 m2。
由表1可知,同一品種,無論施30 kg/667 m2、40? kg/667 m2,還是50 kg/667m2、60 kg/667 m2的鉀肥,其種子發芽率都達到95%以上且差異不顯著;而不同品種、不同處理,其種子發芽率也都達到95%以上,并且差異也不顯著。因此,不同品種無論施用試驗中哪個處理的鉀肥,對其種子發芽率都沒有影響。
小結:在不同施肥量處理下,種子產量之間的差異極顯著。用芭田高鉀復合肥(N∶P∶K=15∶7∶23)性價比最高用量為50 kg/667 m2。不同品種無論施用試驗中哪個處理的鉀肥,對其種子發芽率均沒有影響。
2.2? ?收獲期對黃瓜種子發芽率和千粒重的影響
2020年對收獲期如何影響黃瓜種子發芽率和千粒重進行了試驗。試驗在綠豐試驗場進行,3個處理,分別為授粉后的35 d、40 d、45 d。3個品種分別為津綠80號母本、津綠S30號父本、津綠S30號母本,于2020年5月14日授粉。每一個處理采7條瓜,取每棵植株的第一條授粉瓜掛牌并記錄。收種時調查千粒重和種子發芽率[4]。
由表2可知,津綠80號母本在授粉后35 d種子發芽率最高; 津綠S30號父本和母本在授粉后45 d種子發芽率都不合格。但經過50 d后熟,不同成熟度種子芽率都有所提高,甚至有些品種芽率達90%以上。
由表2可知,津綠80號母本在35 d時種瓜已經完全成熟,此時千粒重最高。在40 d、45 d時出現種瓜內發芽越來越嚴重,導致種子的千粒重下降;津綠S30號父本在35 d時種瓜還沒轉黃,此時種子很癟,致使千粒重很低。而在40 d、45 d時種子成熟度越來越高,種子的千粒重也越來越高,所以津綠S30號父本在45 d時千粒重最高;津綠S30號母本在3個時間的種子千粒重相差不顯著,種子千粒重變化不明顯。
不同的黃瓜品種采收期差異較大,不同品種的成熟度對種子的發芽率和千粒重都有影響。在不發生種內發芽的情況下,成熟度越高,種子發芽率和千粒重越高。當然太過成熟(種內不發芽而且芽率很高的情況下)是否影響發芽勢及成苗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另外,后熟也會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千粒重。在實際生產中,提倡農戶根據品種采取分批收獲、分批割瓜取種。
2.3? ?授粉時溫度對黃瓜結籽能力的影響
以津綠S30號父號、津綠60號母本為試驗,于2020年5月10日、5月11日和5月12日分別在天津綠豐公司試驗場塑料大棚內進行。6:00~12:00 AM溫度分別為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時,取第1個授粉雌花,在各個溫度下用當天開的花授30朵,40 d左右在種瓜成熟后剖瓜調查結籽數。
由表3可知,黃瓜適宜授粉溫度范圍在19~29 ℃之間,而以25 ℃左右為最佳授粉溫度,在此溫度下授粉單瓜結籽數最多。在19~29 ℃的溫度下授粉,容易坐瓜,黃瓜種子產量也較高[5]。
3? ?結論
通過對采種植株施鉀肥量 、授粉時溫度和采收期的研究,結果表明,黃瓜雜交制種適宜的授粉溫度為19~29 ℃,其授粉最佳溫度為25℃;施鉀肥 50 kg/667 m2增產效果最好。在不發生種內發芽的情況下,成熟度越高,種子發芽率和千粒重越高。
參考文獻:
[ 1 ] 侯鋒.黃瓜[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 2 ] 陳正武,呂淑珍.網室隔離黃瓜雜交制種技術的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2001,7(1):4-9.
[ 3 ] 王國華.淺談春季黃瓜雜交制種技術、問題和建議[J].云南科技管理,2015(1):90-91.
[ 4 ] 楊琴,沐永久.黃瓜精量播種與雜交制種技術[J].農技服務,2009,26(7):15-16.
[ 5 ] 孫保亞,周永紅.黃瓜“雙保險”雜交制種技術[J].種子科技,2003(4):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