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芳
摘? ? 要:新疆吐魯番地區有著特殊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種植西瓜,該產業在當地農業經濟發展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了進一步提高新疆吐魯番地區西瓜栽培技術水平,結合實踐對吐魯番地區西瓜高產栽培技術進行分析,希望能為當地瓜農提供一些種植經驗,實現吐魯番地區西瓜種植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吐魯番地區;西瓜高產;栽培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5-0070-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651;S627? ? ? ?文獻標志碼: B
1? ?品種選擇
在西瓜種植的過程中,應選擇抗逆性好、長勢健壯、耐儲運、果型大的優質品種進行栽培。嫁接西瓜有著非常發達的根系,具有很強的抗逆性、抗西瓜枯萎病等特性,同時產量高、品質好。嫁接西瓜省水、省肥、省藥,吐魯番地區在栽植西瓜的過程中,多是運用溫室嫁接育苗大田移栽技術[1]。選擇的砧木應具有較強抗枯萎病的特性,與西瓜有著較強的親和力,可保證嫁接成活率。在完成嫁接后不會對西瓜品質造成影響的是南瓜屬砧木或葫蘆屬砧木。
2? ?育苗與定植時間
在嫁接過程中可運用插接法,12月15日左右進行砧木播種,播種西瓜一般在12月20日左右進行,嫁接時間為1~2 d,定植時間為3月初[2]。
3? ?嫁接育苗
3.1? ?基質消毒
在栽植西瓜的過程中,通常運用專用基質培養、嫁接西瓜穴盤苗,基質運用30%惡霉靈水劑100 g/m3進行消毒,也可選擇殺毒礬或者普力克進行消毒,控制與減少苗期病蟲害,并將(20∶10∶20)N-P-K(0.8~1 kg)育苗專用肥,或者(15∶15∶15)N-P-K(1.2 kg)多元復合肥摻入其中,把肥料充分均勻混合。
3.2? ?催芽播種
將砧木放置于55 ℃溫水中進行浸泡,當水溫下降到28 ℃時進行攪拌,運用漂白粉或者0.1%高錳酸鉀進行10 min消毒,清洗干凈后再實施浸種工作。葫蘆種子進行24 h浸種,西瓜種子進行8 h浸種,在完成浸種工作后,將水分瀝干,將種子放置于28~30 ℃環境條件下開展催芽工作。葫蘆種子需要72 h催芽,西瓜種子則需要24 h催芽。
3.3? ?砧木播種育苗
在種子露白后,在營養缽或50孔穴盤中進行播種,其深度控制在1 cm;平放種子,將胚根朝下,避免出現“戴帽苗”, 運用插接法放入砧木種子1 粒/穴。在完成播種后覆蓋輕質基質,選擇95%綠亨一號4 000倍液對苗床均勻撒施,要均勻澆水,合理控制澆水量,持水量在80%左右。利用薄膜覆蓋,增加保溫效果,在幼苗齊苗后一次性噴水。運用葫蘆屬砧木在嫁接前4 d左右,將針葉生長點去除,促進下胚軸不斷增粗。
在完成播種后,運用變溫管理措施,白天溫度控制在28 ℃,晚上溫度控制在18 ℃,盡量將夜間溫度適當降低一些,避免出現徒長苗。在連陰天管理工作中,主要對育苗區的溫度以及苗床濕度進行合理控制。當種子出苗率達到70%時,可運用95%綠亨一號3 000倍液+
72.2%普利克6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并合理控制溫度,白天控制在20~25 ℃,夜晚控制在15~18 ℃。在這一期間如果溫度較高會引發小苗徒長,如果溫度較低會引發葉片下垂,從而導致根系出現腐爛或者猝倒。
3.4? ?結穗苗播種育苗
結穗苗播種育苗相較于砧木苗、接穗苗的播種時間會延遲5~6 d,與砧木苗播種方法相同。
4? ?嫁接方法
用插接法進行嫁接,當西瓜植株的子葉展開、砧木長出第一片真葉時,便可開展嫁接工作。選擇的砧木應大小適宜,將生長點利用刀片削除,運用竹簽自頂部楔形孔插入其中,控制其深度為1 cm。在對瓜苗進行選取時,應在子葉以下的1.5 cm位置上,運用刀片將一個楔形面切開,長度與孔的深度相同。之后在砧木孔中插入,保證嫁接質量。
5? ?嫁接后的管理
加強嫁接后的管理工作,以確保嫁接成活率。應確保適宜的溫度、濕度,有利于嫁接面的快速愈合。
(1)保溫。在嫁接后的3 d內,要合理提高棚內溫度,白天溫度控制在28~30 ℃,夜間溫度控制在20 ℃。在嫁接3 d后應合理地進行降溫,白天溫度控制在25~27 ℃。在嫁接7 d后嫁接苗便可良好愈合,此時白天和夜間溫度都應當降低3 ℃左右,可促進煉苗。
(2)保濕。在苗床上放置的嫁接苗應當充分澆水,將塑料薄膜覆蓋在穴盤上3 d左右,在塑料薄膜中空氣濕度控制在95%,避免傷口部位水分過度蒸發。在嫁接苗成活后,將塑料薄膜揭去,控制棚內溫度,避免幼苗病害發生或者出現徒長情況。
(3)光照管理。苗床利用覆蓋物遮光,控制與減少強光照射引發的水分散失,以免幼苗失水萎蔫或者由于幼苗失水過多導致幼苗干枯死亡。在遮光3 d后,傷口會慢慢愈合,可增加光照時長。在遮光7 d后將遮光物全部去除進行煉苗,確保嫁接苗與外界溫度相適應。
(4)通風換氣。在嫁接后的2 d內,應確保有良好的保溫、保濕效果,不可進行通風,早、晚要合理進行通風換氣。在嫁接苗有新葉長出后,要提高棚內通風量,7 d左右幼苗便可成活,按照正常方式進行管理。在移栽前7 d左右進行煉苗,可保證幼苗的成活率。
(5)防治病害。在嫁接后4 d,清晨揭膜過程中,應將病苗及時清除,避免對健康苗造成污染。在嫁接6 d后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5 0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
(6)將砧木側芽抹除。切除生長點的砧木依然會萌發一些側芽,這時發現后應當將其抹除,避免對植株造成過大的營養消耗,促進接穗良好生長。
6? ?選地
選擇土層深厚、肥力條件較好、疏松、透氣的沙壤土地塊進行栽植。
7? ?整地施肥
深翻土地并整平,根據田地等高線將溝線劃開,溝距設置為3 m,在瓜溝中心線兩側30 cm處分別設置施肥溝,深度控制在25 cm左右,并施加2 000 kg/667 m2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和適量的化肥。
8? ?安裝滴灌帶和鋪地膜
在施肥溝中間擺放兩條滴灌管,其間距控制在60 cm,覆蓋地膜(寬度120 cm),用土壤封好四周。
9? ?定植
鄯善火焰山南麓移栽時間為3月上中旬,在定植前要進行1~2 d澆灌,然后澆濕、澆透畦面。在移栽過程中距離滴灌帶5 cm的位置進行打孔,深度控制在5 cm,進行栽植1苗/孔,并及時封穴,控制株距為0.5 m,種植900株/667 m2。在完成栽植后,小拱棚設置為3 m,夜晚加強保溫。
10? ?田間管理
(1)定植后的管理。在完成定植后3 d內,小拱棚內不進行通風,確保小拱棚內有較高的溫度,這有利于幼苗的快速恢復。3 d后小拱棚內的溫度達到35 ℃,就可以進行隔段,把小拱棚下邊揭開25 cm進行通風,下午溫度下降后再封閉上,并結合幼苗在生長過程中的天氣情況,合理增加通風量。棉氈在3月底便可撤除,小拱棚在4月15日左右便可去除。
(2)整枝壓蔓。運用雙蔓整枝法進行整枝,將主蔓合理保留,并將上部一條較為健壯的子蔓進行選留,運用一側爬的形式,當主蔓達到50 cm長度時,開展壓蔓工作,在整個生育階段要進行2~3次的整枝與壓蔓。
(3)選瓜。將2~3朵雌花留取進行結果,以12~16節控制結果節位效果最佳。當幼瓜生長至核桃大小時便可開展定瓜工作,將長勢良好的果實選留一個,其余的全部摘除。
(4)水肥管理。肥料管理要將催蔓肥與膨瓜肥充分在田間噴施。通過滴灌開展水肥管理,并充分考慮西瓜秧的生長長勢,每7 d進行一次追肥,運用1~2 kg的尿素與磷酸二氫鉀,并運用5~10 kg西瓜沖施肥。催蔓肥與膨瓜肥的施肥量可合理增加50%以上。結合氣溫和西瓜秧苗的長勢來確定滴水量與滴水時間,以保證西瓜秧苗在生長過程中的水肥需求。
(5)病蟲害防治。嫁接西瓜的病蟲害較少,主要對蚜蟲與煙粉虱進行防治。在蚜蟲發生初期,可選擇10%吡蟲啉3 0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也可選擇20%啶蟲脒3 0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對于控制和減少蚜蟲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防治煙粉虱的過程中,可利用25%阿克泰水分散劑5 0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也可利用70%艾美樂水分散劑7 0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每7 d噴施一次,連續應用2~3次能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
11? ?適時采收
成熟度對于西瓜品質有著直接的影響,未成熟的西瓜或者過熟瓜,都會導致西瓜品質下降。應當抓住西瓜的成熟期并及時采收,保證西瓜品質。在采收的過程中,應在上午進行采收、運輸和保存。
12? ?成熟標準
①按日期判斷。從雌花開花至果實成熟,需要40 d左右。②觀察結瓜處卷須和小葉變化。結瓜卷須和小葉呈現黃色枯萎,此時西瓜便已成熟。
參考文獻:
[ 1 ] 樸海燕,孫保亞,田亮,等.超級大西瓜栽培技術研究[J].園藝與種苗,2011(6):55-56.
[ 2 ] 俞正旺.優質高檔西瓜生產技術[M].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18(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