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動動手指,就能一站式參觀20余個紅色地標,還能拍照打卡留念,擁有個性化專屬明信片。6月2日,一款全新上線的小程序“紅色地圖”吸引了廣大黨員群眾的目光,這是大連市委黨建綜合服務中心圍繞建黨百年、黨史學習教育,創新黨建服務模式進行的一次有益嘗試。近年來,以黨建融媒體平臺為抓手、以精品黨員教育電視片為引領、以黨建特色品牌活動為帶動,大連黨建服務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建強平臺,黨員教育更有吸引力。同時擁有黨建電視欄目《七月》、大連黨建網、大連黨建手機報、大連黨建微信公眾號和遠教終端站點等5個平臺,這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并不多見。大連市著力打造黨建融媒體“五位一體”平臺,通過平臺聯動、資源共享,積極發揮黨員思想教育引導作用。
在疫情防控期間,黨建融媒體第一時間開設了“戰疫情”等專欄和專題節目,堅持連續55天推送特別報道。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黨建融媒體平臺成為了廣大黨員群眾了解疫情防控動態、學習疫情防控知識、感受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先進事跡的重要窗口,各平臺總閱讀量近百萬。
講好故事,典型引領更具號召力。在中央組織部組織開展的第十四屆、第十五屆全國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中,大連市報送的6部作品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這是遼寧省唯一獲得所有等次獎項的城市。積極打造豐富優質、生動鮮活的精品黨員教育電視片,是大連黨建服務打出的又一記重拳。
為了講好大連市各行各業優秀黨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感人故事,精心制作系列微視頻《初心故事》,將鏡頭聚焦基層一線,重點展現黨員先鋒在平凡崗位上實干興業、永葆黨性的良好形象,《初心故事》不僅被納入大連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教材,還在學習強國、大連電視臺各頻道,以及公交地鐵、樓宇廣場等公眾媒體推出,每日9萬條次的播放量,在社會上掀起了以先進為標桿、以典型為榜樣的學習熱潮。
搞活載體,黨建服務更具影響力。紅色資源是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大連市委黨建綜合服務中心聯合大連新聞傳媒集團,重磅推出了線上教學小程序“紅色地圖”。整合全市20余家紅色陣地,精心設計紅色之行、初心之行、銘志之行、筑夢之行4條線路,帶領黨員群眾梳理大連地方黨史脈絡,追憶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先進模范,探訪重要黨史事件發生地,觀看大連黨史展覽展示,多角度多維度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近年來,大連市委黨建綜合服務中心積極探索黨建服務新路徑、新模式,圍繞助力“七攜手”城市基層黨建品牌的全面推廣,策劃推出了一堂主題黨課、一本黨建專刊、一次參觀學習交流活動、一套宣傳掛圖、一個“今日頭條”微話題、一次網上知識答題活動和一次主題征文評選的“七個一”主題系列宣傳,多措并舉,同向發力,推動“七攜手”這一黨建品牌在大連落地落實,展示出新時代黨建的風采、品牌的魅力。從去年6月開始,在全市開展“黨課開講啦·月講悅聽”活動。策劃制作精品黨課《黨旗在抗疫第一線高高飄揚》,邀請在抗疫一線戰斗過的7名黨員走上講臺,用真實的故事和感受,與廣大黨員分享偉大抗疫精神。此外,在全市征集224部黨課作品,并將課堂搬到演播廳、紅色教育基地、烈士紀念館、田間地頭和生產一線等地,一大批話劇黨課、音樂黨課、馬路黨課、動畫黨課等相繼涌現,為黨員帶來了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聯合大連新聞傳媒集團推出特別策劃《我是黨史講述人》,以十名記者名筆、十名主播名嘴組合講述的形式打造十堂黨課,通過“現場講述+云直播”的傳播方式,帶領大家共同感悟紅船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每堂黨課均有20余萬人在線觀看,取得較好反響。
(大連市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