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雨
錦州市義縣認真落實選人用人機制,不斷健全完善“選育用管”全鏈條工作機制,實施“樹苗工程”,努力鍛造一支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高素質年輕干部隊伍。
多渠道“選苗”,蓄足干部源頭活水。縣委領導帶頭深入基層調研,緊扣事業發展和領導班子建設需要,全面掌握干部崗位空缺、能力所需情況,通過公考招錄、單位推薦、人才引進等方式,拓寬培養干部“源頭”,引入各類人才254名。通過組織“青年干部培訓班”,開展“青年干部論壇”等形式,搭建干部展示平臺,同時將基層一線作為識別干部能力的“主考場”,突出政治標準,強化素質考察,共挖掘縣、鄉、村優秀年輕干部81人。全面實施優秀年輕干部跟蹤培養計劃,對全縣379名優秀年輕干部實行“一對一”建檔培養,分層級、分類別建立涵蓋個人專長特點的優質干部“人才庫”,為義縣振興蓄足“源頭活水”。
多方式“育苗”,助力干部成長成才。常態化教育培訓和特色培訓相結合的形式,建立組織部門抓總、職能部門配合、各單位共同參與的分級負責干部教育培訓網絡,科學設置培訓課程,運用集中學、輪訓學、實踐學等手段,先后組織各級各類培訓13次。實施“傳幫帶”計劃,堅持上帶下、老帶新,幫助100余名優秀年輕干部增長才干。組織開展“夜談會”,組織部長帶頭,單位領導班子與優秀年輕干部個別座談,全面掌握年輕干部思想動態和特長愛好,有針對性制訂教育幫扶計劃。目前,個別談話36人,制訂個性化幫扶計劃24個。
多維度“管苗”,幫助干部站臺撐腰。樹立嚴管厚愛導向,全方位構建從嚴監督、關心關愛、綜合考評等干部管理制度體系,對年輕干部進行定期“家訪式”考核和“融入式”動態管理。每個季度組織單位一把手對年輕干部進行定量評分,列出“成績單”。圍繞義縣發展各項重點工作,組織部門每半年對建檔的年輕干部進行嵌入式考核,精準考核干部精神狀態和能力水平,實施“優進拙退”機制,樹立“能者上、劣者汰”的導向。考核的379名年輕干部評分為優秀的占比82%,調整入“人才庫”人員3人。
多渠道“用苗”,優化干部結構體系。廣泛采取上掛下派、參與專項活動、專職專崗等形式,實施“三個一批”工程,讓基層成為練兵選將“主戰場”。先后選派326名干部下鄉掛職,57名干部到急難險重一線鍛煉,輪崗交流21名干部。運用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為主要內容的“三項機制”,暢通干部任用渠道,對表現突出的年輕干部打破隱性臺階,堅持以事擇人、依崗選人、人崗相適,結合換屆、日常調配,將優秀年輕干部充實到年齡結構老化的領導班子中,構建老中青相結合的梯次配備人才隊伍,3年來,全縣提拔干部73人,其中,在一線提拔使用年輕干部19人。
(作者單位:義縣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