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佳瑩
秋月懸空,營造凄清氛圍;夜露濕衣,倍添游子悲情。驚鵲與飛螢,也在特定的情境里編織出詩人濃郁的愁緒。一起來品讀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懷》,感受詩人獨處的情懷。
詩歌先讀
秋宵月下有懷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詩意放送
一輪皎潔的滿月,高高地懸掛在天空。
夜幕之下,月光輕柔地撫摸枝丫上的露珠,映照出水晶般的世界,營造出朦朧清幽的氛圍。
仰望明月,我仿佛看到了熟悉的萬家燈火,看到了歌舞升平的盛世,觸碰到了斑駁的石墻。漫步在庭院中,我不禁感慨萬千,此時故鄉的月是否也這般明亮呢?唉,天地之大,何處是我的容身之所呢?這樣想著,愁緒如針般扎痛我的心。在濕氣彌漫的月夜,我獨自惆悵。
漫無目的地穿過長廊,一陣鳥鳴傳來,由遠及近,凄切哀婉。是誰在深切呼喚?是誰在痛苦呻吟?抬頭望去,那只抖落羽翼的寒鵲停在枝丫上,眼里仿佛溢滿了淚水,聲聲鳴叫似聲聲悲嘆,它在苦苦尋找一片可供自己棲息的地方。得不到回應的它,是否捧著自己那顆千瘡百孔的心在默默哭泣?
眺望遠方,看到一閃一閃的光亮朝我飛來。近了,原來是螢火蟲。秋風拂過,吹亂了我的思緒。想那長安,此時應是良辰美景,殿堂之中定擺滿美酒佳肴。而失意之人,在孤清月夜中,不知該何去何從!
月下彳亍,凝視眼前這棵斑駁的槐樹,重疊的枝丫,在月光的映照下,盡顯寂寥。無意中聽見鄰家的陣陣杵衣聲,令寒夜獨處的人頓生凄涼。耳邊傳來陣陣嬉笑,蕩起我無端的思緒。我不禁想到,家中的那棵槐樹是否也如這里的一般稀疏?枝丫上是否還掛著我親手刻的木雕?母親,您是否已放下手上的針線,早早入睡了?此時,清冷的濕氣恣意地侵入我的身體,我只好緊緊抱住雙臂,靜靜佇立。
母親啊,您是否在思念遠方的我?猶記得,當年遠行時,您親自為我整理行裝,為我織繡錦囊,囑咐我珍重身體。如今,孩兒遠離長安,獨自賞月,孤零零地抱緊自己,愴然淚下。
(指導教師:董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