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沫

物態變化是中考必考的知識點,常以選擇題、填空題的形式考查。物態變化過程中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下面對物態變化中的吸熱、放熱規律進行解讀。
[小題在線]
例1(2020·天津)在北方的冬天,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們通常在菜窖里放幾桶水,水結冰能使窖內溫度不會太低。這是利用了水( )。
A.熔化吸熱 B.汽化放熱 C.液化吸熱 D.凝固放熱
例2(2020·內蒙古·呼和浩特)水無常形,變化萬千,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在物理現象中,水亦有多種狀態的變化,并伴隨吸熱或放熱。下列物態變化以及吸放熱,判斷正確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放熱 ? ? B.夏季,清晨白霧,汽化吸熱
C.秋天,葉上露珠,液化放熱 ? ? D.冬天,美麗霧凇,凝華吸熱
例3(2020·遼寧·葫蘆島 )下列現象形成過程中,吸收熱量的是( )。
A.晶瑩的露珠 B.林立的冰川 C.變小的干冰 D.潔白的霧凇
答案:1. D 2. C 3. C
[搶分寶典]
1.物質在固態、液態和氣態間的變化叫作物態變化。物態變化過程中伴隨著能量的轉移,即吸熱和放熱。
2.判斷物態變化中的吸、放熱情況,可分為以下步驟:(1)判斷發生物態變化前物質的初始狀態;(2)判斷發生物態變化后物質的末狀態;(3)確定物態變化的類型,固態 → 液態 → 氣態伴隨著吸熱,氣態 → 液態 → 固態伴隨著放熱。
3.物質吸熱或放熱以后,溫度不一定發生變化,例如晶體熔化、水的沸騰,所以不能完全通過溫度的變化來判斷吸熱和放熱。
(作者單位:遼寧省孤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