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公安機關黨員民警全力服務保障企業發展,受到企業職工群眾歡迎
遼寧省委政法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重要論述和省委關于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營商環境的部署,統籌推進全省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組織領導全省政法機關在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生動實踐中勇當主力軍。
堅持以寬闊的全局視野、超前的戰略思維謀劃工作,工作藍圖更清晰。省委政法委堅持以制度建設為引領,著力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1+5+N”制度體系。“1”指的是《遼寧政法機關加強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指導意見》,是總的“任務書”。以此為遵循制定“五個制度”,即制訂出臺具體的工作方案和“十個嚴禁”,明確路線圖、高壓線;制定出臺《關于民營企業及其經營者涉部分經濟犯罪辦案指引(試行)》,貫徹“少捕慎訴”理念,規范14 類涉企高發刑事案件辦案流程、證據認定;研究制定具體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及《關于建立跨部門涉企權益維護工作機制的指導意見》,建立涵蓋省市縣三級黨委政法委、營商局、工商聯、政法單位的工作協調機制。“N”指的是各地和省政法單位出臺的實施方案,以及線索管理、明察暗訪、負面通報等配套文件,并不斷豐富完善。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解決制約營商環境建設的突出問題,執法司法更規范。省委政法委著力構建大執法監督工作格局,全力推動執法司法規范化建設。督辦30 件涉民營企業“久押不決”“久拖不決”案件,已辦結23 件,正組織遼寧省人民檢察院對其中8 件重點案件開展全流程評查,著力發現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以及案件背后的執法司法腐敗問題。推動省人民檢察院、省公安廳聯合開展涉企刑事“掛案”排查清理,為民營企業解除后顧之憂。為暢通企業群眾反映問題渠道,聯合遼寧省營商環境建設局,依托12345 服務平臺,打造省市兩級法治化營商環境投訴舉報主渠道,規范問題發現、篩選、移交、辦理、反饋、評價機制,推動問題依法及時就地解決。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服務企業更精準。自全國政法隊伍開展教育整頓以來,遼寧省將損害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突出問題納入政法系統頑瘴痼疾專項整治內容一體推進。按照中央“開門搞教育整頓”部署要求,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于天敏先后兩次主持召開省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暨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座談會,分別邀請8 位全國、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7 名民營企業家參加,聽取對頑瘴痼疾專項整治工作和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意見建議,收集企業涉法問題線索,逐項提出解決措施并制定任務清單,傳遞“通過開門整治達到優化營商環境目的”這個強烈信號,給企業家吃下“定心丸”。省委政法委還聯合省工商聯“地毯式”走訪省內主要商會,開設“政企直通車”,主動靠前服務,切實解決商會企業在發展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涉法涉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