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海燕 董亮


按照《2020年度毛絨、繭絲、麻類纖維公證檢驗計劃方案》(中纖質檢二函〔2020〕40號)通知要求,2020年河北省開展了分梳山羊絨公證檢驗工作,但隨著今年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羊絨行業加速洗牌,小、散規模的加工模式逐步向大型、資本型模式發展,行業競爭激烈,加之疫情原因,不少企業訂單減少甚至取消,企業生存發展受到了嚴重威脅,給公檢帶來了不小難度。針對此情況,河北省纖維質量監測中心在復工后派人走訪企業,加強與試點企業的溝通聯系,協調公檢工作,最終,如期、保質地完成了公檢工作。
2020年河北省參加分梳山羊絨公證檢驗的企業7家,公證檢驗606.1噸,完成任務量的102.21%。其中:白分梳山羊絨456t,占比75.24%;青分梳山羊絨69.6t,占比11.48%;紫分梳山羊絨80.5t,占比13.28%。
其中,白分梳山羊絨平均型號DW60342,平均直徑為16.03μm,手排長度為33.50mm,含粗率為0.17%,含雜率為0.07%,異色纖維6根/5g,其他動物纖維含量0。與2019年相比,平均直徑降低了0.09μm,手排長度下降了0.23mm,含粗率降低了0.01個百分點,含雜率增加了0.01個百分點,異色纖維含量減少了1根,其他動物纖維含量不變。 2019—2020年白分梳山羊絨主要質量指標見表1。

表1 白分梳山羊絨主要質量指標表
青分梳山羊絨平均型號DG65351,平均直徑為16.46μm,手排長度為35.38mm,含粗率為0.13%,含雜率為0.09%,其他動物纖維含量為0。與2019年相比,平均直徑下降了0.08μm,手排長度上升了0.13mm,含粗率下降了0.04個百分點,含雜率上升了0.01個百分點,其他動物纖維含量不變。2019—2020年青分梳山羊絨主要質量指標詳見表2。

表2 青分梳山羊絨主要質量指標表
紫分梳山羊絨平均型號DB62322,平均直徑為16.19μm,手排長度為32.32mm,含粗率為0.25%,含雜率為0.09%,其他動物纖維含量為0。與2019年相比,平均直徑下降了0.35μm,手排長度下降了2.34mm,含粗率上升了0.09個百分點,含雜率上升了0.01個百分點,其他動物纖維含量不變。2019—2020年紫分梳山羊絨主要質量指標詳見表3。

表3 紫分梳山羊絨主要質量指標表
平均直徑表征山羊絨的粗細程度,與成紗支數密切相關,是羊絨最重要的質量指標之一。河北省分梳山羊絨平均直徑分布情況見表4。

表4 分梳山羊絨平均直徑分布情況
從表4可以看出,2019年和2020年相比,平均直徑變化不大,絕對差只差0.09μm,但各個直徑區間段所占的比例發生了較為明顯變化。2019年直徑>16.0μm以上所占比例比直徑在14.5μm~16.0μm范圍內的比例多17.24個百分點,而2020年,兩者僅相差2.32個百分點,說明河北省分梳山羊絨平均直徑整體趨勢是緩慢下降的,分梳山羊絨的品質在緩慢上升,但優質分梳山羊絨的數量極少,因為這兩年平均直徑<14.5μm的優質分梳山羊絨所占比例均為0。
2020年度,分梳山羊絨平均直徑為16.10μm。其中,白分梳山羊絨平均直徑為16.03μm、青分梳山羊絨平均直徑為16.46μm、紫分梳山羊絨平均直徑為16.19μm。2019—2020年不同顏色類別分梳山羊絨平均直徑變化情況見表5。

表5 分梳山羊絨平均直徑變化趨勢表
2020年與2019年相比,白絨和青絨兩種顏色分梳山羊絨平均直徑波動范圍都較小,白絨降低了0.09個百分點,青絨降低了0.08個百分點,紫絨變化幅度較前兩種顏色變化幅度較大,降低了0.35個百分點。整體不同顏色類別的分梳山羊絨平均直徑是呈下降趨勢的。
山羊絨的長度是山羊絨工藝制定、價格定位的主要參考指標。2020年度,分梳山羊絨平均手排長度為34mm。河北省分梳山羊絨手排長度分布情況見表6。
從表6可以看出,這兩年河北省分梳山羊絨平均手排長度數值上都是34mm,沒有發生變化。各個長度段所占的比例變化幅度也都在0.24到3個百分點,基本沒有變化。通過對比發現,分梳山羊絨手排長度有向著30mm~40mm這個區間段發展的趨勢。

表6 分梳山羊絨平均手排長度分布表
在不同種顏色的分梳山羊絨中,白分梳山羊絨平均手排長度為33.50mm、青分梳山羊絨平均手排長度為35.38mm、紫分梳山羊絨平均手排長度為34.32mm。2019—2020年不同顏色類別分梳山羊絨手排長度變化趨勢見圖1。

圖1 分梳山羊絨手排長度變化趨勢圖
縱向比較發現,青分梳山羊絨的手排長度略大于紫分梳山羊絨和白分梳山羊絨。橫向比較來看,三種顏色分梳山羊絨手排長度無明顯變化。
含粗率是分梳山羊絨中直徑大于25μm的纖維質量占總質量的百分數,是分梳山羊絨一個重要質量指標。2019—2020年河北省分梳山羊絨含粗率沒有發生變化,都是0.17%,較為穩定。近兩年不同顏色類別分梳山羊絨含粗率變化情況見圖2。
從圖2中看出不同顏色類別的分梳山羊絨中,紫絨的含粗率是略大于白絨和青絨的,同時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顏色和含粗率并沒有較強的相關性。

圖2 分梳山羊絨含粗率變化趨勢
含雜率是分梳山羊絨定檔的重要指標之一,是指分梳山羊絨中雜質質量占總質量的百分數。2020年度,河北省分梳山羊絨含雜率為0.07%。2019—2020年河北省分梳山羊絨平均含粗率數據及分布情況見表7。

表7 分梳山羊絨含雜率分布表
與2019年相比,2020年河北省分梳山羊絨的平均含雜率減少了1個百分點。2019—2020年不同顏色類別分梳山羊絨含雜率變化情況見圖3。

圖3 分梳山羊絨含雜率變化趨勢圖
對比這兩年的公檢數據,可以看出不同顏色種類的分梳山羊絨含雜率變化在0.01個百分點以內,基本保持穩定。同時不同顏色的分梳山羊絨含雜率區別不是很明顯。
只有白分梳山羊絨中有異色纖維,所以異色纖維含量僅適用于白絨。2020年河北省平均異色纖維含量為6根/5g,2019—2020年河北省分梳山羊絨平均異色纖維含量數據及變化見表8和圖4。

表8 分梳山羊絨異色纖維含量分布表

圖4 分梳山羊絨異色纖維含量變化趨勢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河北省異色纖維含量都分布在<30根/5g的范圍內,2020年較2019年異色纖維減少了1根/5g。
綜上所述:2020年河北省分梳山羊絨較2019年,平均直徑降低了0.09μm,手排長度較上年增加了0.31mm,含粗率沒變,含雜率下降了0.01%,異色纖維含量下降了1根/5g。各項指標數據變化不大,表明2020年分梳山羊絨的整體品質較2019年基本沒有變化。
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目前的公檢模式無法保證企業批批檢驗的需求,且參加公檢的企業多而散,公檢結果的有效性和時效性得不到保障。二是由于近兩年經濟形勢變化,現有公檢企業不得不進行企業改制改革,導致無法滿足公檢要求而退出公檢隊伍,山羊絨公證檢驗覆蓋面有所減小。
措施建議:一是進一步擴大山羊絨公證檢驗覆蓋面,發揮公檢證書交易結價作用,實現以質論價、優質優價,促進我省羊絨產業發展 。二是平均長度和平均直徑是衡量分梳山羊絨品質的重要指標,也是山羊絨定級的主要依據之一。而分梳環節對后道生產工序影響很大,應根據原料產地、品質指標合理安排批次,進一步提高分梳技術,減少含粗率,保留纖維長度,確保分梳山羊絨的質量。三是推進“互聯網+公檢”信息化,保證公證檢驗業務流轉、數據關聯性與信息有效性,為生產經營者提供方便,提高公證檢驗管理效能,實現毛絨纖維質量監管信息共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