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班錄,劉建海,仝玉琴,張會民,趙小弟
(1.咸陽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咸陽 712046;2.淳化恒春蘋果專業合作社,陜西咸陽 711204;3.淳化縣園藝工作站,陜西咸陽 711200)
山東煙臺是我國蘋果的重要產地,育有多個優良的蘋果品種。‘煙富3 號’‘煙富8 號’‘煙富10 號’是煙富系列蘋果的新品種,‘煙富3 號’由煙臺市果茶工作站從‘長富2 號’中選育,1997 年通過審定[1];‘煙富8 號’由煙臺現代果業科學研究院從‘煙富3 號’中選育,2013 年通過審定[2];‘煙富10 號’由煙臺市果茶工作站從‘煙富3 號’中選育,2012 年通過審定[3]。
為比較煙富系列品種在陜西淳化縣的種植表現,為品種推廣種植提供依據,2016 年春引進這三個品種的接穗,在陜西省淳化縣官莊鎮的溝渠頭、莊頭、上坳、孫家等村實施大樹高接換頭和繁育矮化苗木建園,2019 年均開始掛果。本文分析了‘煙富3 號’‘煙富8 號’‘煙富10號’三個煙富系列品種在陜西淳化的引種表現,為煙富系列品種的推廣提供技術支持。
試驗園在陜西省淳化縣西北部的官莊鎮,位于34.89°N、108.38°E,海拔高度1 030 m,屬于渭北旱塬。淳化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8 ℃,1 月平均氣溫-4.3 ℃,極端最低氣溫-21.3 ℃,7 月平均氣溫23.1 ℃,極端最高氣溫39.4 ℃;平均年日照時數2 372.7 h,年日均氣溫0 ℃以上持續時間269 d,5 ℃以上持續時間220 d;無霜期183 d;年平均降水量600.6 mm,7~9 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3%[4]。試驗園土壤為沙壤土,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為0.83%,pH 值7.8。
高接換頭喬化園:2016 年春從山東煙臺現代果業科學研究院、山東果樹研究所分別引進‘煙富8 號’‘煙富10 號’‘煙富3 號’接穗,對3~4 年生、密度為4 m×3 m的喬化‘長富2 號’和‘秦冠’園進行了高接換頭,面積0.33 hm2;2017、2018 年高接換頭樹小冠分層形整枝,采用冬季輕剪、生長期開張角度、輕環割等措施,2019 年各品種均開始掛果。
新建矮化園:2016 年開始繁育試驗各處理及對照品種的M26 砧矮化苗,2017 年按株行距3.5 m×1.5 m 定植0.2 hm2,高紡錘形整枝,2019 年見果。
2020 年兩類果園果實全部套袋,9 月25 日統一脫袋,10 月8—10 日同時采收。
YP1002N 型電子天平,精確度為0.01 g,上海精科天美儀器有限公司;手持式硬度計TY-2(5 kg),日本竹村電氣工程有限公司;袖珍折射計PAL-1 型,日本Ataeo 東京株式會社;鍍鉻游標卡尺,精度為0.05 mm,陜西寶雞市量具廠。
1.4.1 調查方法
2019 年冬季,選高接換頭樹冠大小相當的不同品種樹和新建矮化園樹冠大小相當的不同品種樹,分別調查了全樹一年生枝的枝類構成;2020 年春季分別調查了果臺副梢成化花情況、長枝腋花芽情況,10 月10 日采收時分別調查了不同品種單株產量及果實的單果質量、果形指數、色相、著色情況、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實表面光潔程度等相關指標,全年詳細記錄了物候期。
1.4.2 測定方法
枝類構成:15 cm 以上的枝為長枝,5~15 cm 的枝為中枝,5 cm 以下的枝為短枝[5]。每個樣本在樹冠中部調查100 個枝條,計算不同枝類的比例。
產量:果實成熟后采收時統計各樣本單株產量,取平均值折合成每667 m2產量。
單果質量:用電子天平稱量。每樣本調查30 個果實,取平均值。
果形指數:用游標卡尺測量果實縱、橫徑,計算果形指數。每樣本調查30 個果實,取平均值。
果肉硬度:用手持式硬度計測定。每樣本調查30 個果實,取平均值。
色相:果面著色分類,簡單分為片狀著色和條文狀著色。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糖度計測定。每樣本調查30 個果實,取平均值。
果面光潔指數和著色指數:不同果園類型每個品種分別調查30 個果實,按分級標準統計[6-8]。
果實炭疽病和早期落葉病發病指數:參照張武云等[9]、李倩等[10]、孫燕霞等[11]、樊春芬等[12]的方法在新建矮化園進行調查。
調查結果均取平均值,試驗數據采用SPSS 18.0 和Excel 2007 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不同栽培類型和不同品種生長結果情況如表1。由表知,同一栽培類型間‘煙富3 號’‘煙富8 號’‘煙富10號’品種間及與對照‘長富2 號’的枝類構成、長枝腋花芽數、果臺副梢成花率、折合產量之間差異不顯著。

表1 不同品種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生長表現Table 1 Growth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varieties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modes
不同栽培類型間,新建矮化栽培園的‘煙富3 號’‘煙富8 號’‘煙富10 號’及‘長富2 號’,長枝比例分別為25%、23%、22%、22%,短枝依次為45%、48%、46%、45%,長枝腋花芽數依次為7.8、8.2、10.1、7.5,果臺副梢成花率依次為39.5%、44.2%、41.6%、39.7%,與高接換頭喬化園相比差異顯著。上述品種中,新建矮化栽培園的平均株產低于高接換頭喬化園的,但折合產量依次為1 041.4、1 130.3、1 155.7、1 079.5 kg/667 m2,相比有顯著增加。整體來說,新建矮化栽培園的引種表現優于高接換頭喬化園的。
不同栽培類型和不同品種的果實性狀如表2(見下頁)所示。由表知,高接換頭喬化園,‘煙富8 號’的單果質量為258.6 g,顯著高于其它品種;‘煙富8 號’的著色指數為0.91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4.3%,顯著高于‘煙富3 號’和‘長富2 號’;而‘煙富10 號’的果形指數為0.90,顯著高于其它品種;‘煙富10 號’的果面光潔指數為0.861、果實硬度為3.66 kg/cm2,高于‘煙富8 號’,但不顯著,均顯著高于‘煙富3 號’和‘長富2 號’。新建矮化園中,‘煙富8 號’和‘煙富10 號’的單果質量為289.5、275.6g,著色指數為0.952、0.943,果面光潔指數為0.877、0.882,果實硬度為3.42、3.55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為15.0%,兩品種之間差異不顯著,但均顯著高于‘煙富3 號’和‘長富2 號’。

表2 不同品種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性狀表現Table 2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modes
同一品種、不同類型試驗園,單果質量、著色指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為新建矮化園顯著高于高接換頭喬化園;果形指數、果面光潔指數和果實硬度變化不顯著;色相無變化。
通過2019、2020 年兩年的觀察記錄[12],發現高接換頭喬化園多為3 月底至4 月初萌芽,初花期在4 月15日—25 日,盛花期4 月底,花期為8~15 d。5 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為春梢迅速生長期,7 月上旬新梢生長減緩,7月下旬至8 月下旬為秋梢生長高峰,10 月上旬果實成熟,11 月下旬至12 月上旬落葉。整體看,矮化栽培各物候期早于喬化栽培的3~4 d。四個品種中,‘煙富8 號’果實脫袋后,上色明顯比其它品種早2~3 d。
對生長發育過程中主要病害感染情況進行了初步觀察,結果發現‘煙富3 號’‘煙富8 號’‘煙富10 號’適應性均較強。新建矮化園中果實炭疽病和蘋果早期落葉病發病指數均在0.026~0.037 之間,與‘長富2 號’的0.028~0.036 之間差異不大。
‘煙富3 號’‘煙富8 號’‘煙富10 號’三個品種在陜西咸陽北部渭北旱塬生長良好,長勢和物候期均與‘長富2 號’相當,幼樹較旺,樹勢穩定后容易形成腋花芽,果臺副梢連續結果能力較強;采用喬化、矮化栽培,同一栽培模式,品種間枝類構成、長枝腋花芽數量、果臺副梢成花率、平均株產等差異不顯著;采用矮化栽培模式,短枝比例分別達到了45%、48%和46%,長枝腋花芽數分別達到了7.8、8.2 和10.1,果臺副梢成花率分別達到了39.5%、44.2%和41.6%,更容易實現早果豐產。
無論喬化還是矮化栽培,‘煙富3 號’‘煙富8 號’‘煙富10 號’三個品種果實綜合性狀均優于‘長富2 號’。喬化、矮化兩種栽培模式下,‘煙富8 號’著色指數分別達到0.914、0.955,果面濃紅,光潔指數分別達到0.854、0.877;‘煙富10 號’果形指數均為0.90,果形高樁,果面條紅,光潔指數分別達到0.861、0.882;兩個品種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均顯著高于‘煙富3 號’,綜合性狀均優于‘煙富3號’。綜上所述,‘煙富8 號’‘煙富10 號’綜合表現好,建議采用矮化栽培模式在同類地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