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是“中國童裝之都”,位于浙江與江蘇的交界之地,北鄰太湖,鎮域面積9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約25平方公里。下轄6個辦事處、34個行政村和21個社區。實有常住人口超45萬,其中外來人口常年保持在35萬左右,工商注冊經濟體4.3萬余個,是中國長三角地區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市場化程度最為發達、人民生活最為富有的地區之一。
織里鎮是改革創新的熱土,1992年湖州市批準成立織里經濟開放區;1995年織里鎮被國家體改委等11個部委批準列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單位,賦予部分縣級經濟管理權限;2010年被列為第一批省級小城市培育試點,連續8年被評定為優秀;2016年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連續8年入圍全國百強鎮。織里鎮先后獲得“中國童裝名鎮”“中國童裝商標重點培育基地”和“全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地區”稱號,享有“中國童裝之都”美譽。織里也是“中國品牌羊絨名鎮”,擁有珍貝、米皇、帕羅三大品牌。
2019年,織里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32.6億元,財政收入20.48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20.5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4.5億元。
以“童裝”為金名片? ?發展四大產業矩陣
織里共有四大產業板塊:一是童裝產業。近幾年,以童裝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為引擎,全力推進童裝產業高質量發展五大工程,構建了“一城二園三中心五平臺”的創新格局,形成了以科技變革為驅動,助推童裝集群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態勢。2020年9月,湖州(織里)童裝及日用消費品交易管理中心成功獲批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打通了童裝出口貿易壁壘,真正向世界童裝之都邁進。為童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織里鎮政府制定出臺“童八條”政策,以空前的扶持力度培育童裝產業“頭部企業”陣營,目前已為33家企業提供2.44億元資金支持。二是羊絨服裝產業。織里也是“中國品牌羊絨名鎮”,中國五大羊絨服裝品牌,織里獨占其三,擁有珍貝、米皇、帕羅三大品牌。始終堅持以時尚化、多元化、精品化為發展的戰略定位,牢牢占據羊絨服裝高端市場,努力打造中國乃至世界的羊絨奢侈品牌。三是電子信息產業。經過近幾年的大力培育,涌現出了東尼電子、久鼎電子、龍鷹電子、創特新材等一批電子信息產業標桿企業,產品涵蓋了電子線材、無線充電模塊、電子元器件,是蘋果、華為等企業重要的零部件供應基地。四是金屬材料產業。依托萬邦德百億項目帶動,主要涵蓋鋁型材、工業鋁材、鋁模板、鋁箔、汽車輕量化等產品,已形成了國內重要的鋁制品產業集群。
以“織里經驗”為動力保障彰顯基層治理生命力
織里一手抓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手抓社會治理現代化,創造了許多好經驗。一是打造基層治理機制,社會氛圍和諧穩定。成立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集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兩代表一委員”履職平臺于一體,真正實現了群眾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自成立以來化解率達99.6%。形成了“一信訪超市+兩庭+四室+六調委+八中心”的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體系。二是發揚織里文化內涵,新老居民凝心聚力。從精神文化引領入手,強化新織里人的歸屬感和認同感。2016年推出文化品牌“織里·知禮”,把知禮好人的生動樣本春風化雨般傳播開來,推動織里產城人融合發展。用極具本地特色的“王金法廣播”“愛在織里”和“車間好聲音”等宣傳陣地,營造良好鎮風民風。三是實現“老有所養”,營造民生和諧氛圍。依托“智慧織里”平臺,打造“四位一體”新型養老機構,構建具有織里特色及示范意義的智慧健康養老模式。鎮域48個養老服務中心能級水平全面提升,同時實現鎮域幸福鄰里中心服務全覆蓋,全力實現老有所樂的良好氛圍,爭創鄰里中心全市樣板。
以“產城人文”融合為發展基調不斷探索城鄉發展新篇章
一是城市建設高質量推進。織里鎮牢牢把握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歷史機遇,以小城市能級提升規劃和新一輪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為契機,不斷拓寬城市框架和發展空間。加快建構上海、杭州半小時交通圈;完成吳興大道、湖織大道等道路建設。二是城鄉發展同步推進。織里老街、吾悅廣場等地標性商業中心逐步崛起;文體中心、湖州培文學校等公建配套項目先后落地;高端品質小區不斷建成,各類城市配套設施不斷完善。與此同時,織里鎮堅持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織里鎮擁有豐富的農旅產業資源:義皋3A景區、美麗鄉村精品村上林村、省級示范村廟兜村;道之漁、恒鑫、美果匯等農旅企業。形成城市美麗、鄉村繁榮的和諧發展景象。三是精細化管理提升織里面貌。為深入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織里鎮推行7大類397項城市環境全域提升項目。圍繞垃圾分類、交通秩序、安全監管等關鍵事項展開專項整治和常態化長效管理,有效解決城市垃圾、牛皮癬、電動車管理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