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曹海燕
班級建設方案對于班級管理及學生自身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中職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能力有待提高。根據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要求,筆者結合所帶班級的情況制定了班級建設方案,對于班級整體情況、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建設措施、活動安排進行了闡述。
(1)生源分析。該班學生是2019年9月入學,為五年一貫制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班。本班共37名學生,其中男生36名,女生1名。其中,男生寄宿生15人,女生寄宿生0人,男女性別比例失衡比較嚴重,但是這符合本專業的特點。本班有1名學生來自外省,3名學生來自周邊城市,其余33名學生均來自本市。11名學生來自農村家庭,26名學生來自城市家庭。本班有3名學生來自單親家庭,2名學生來自重組家庭。學生的教育背景和教育經歷略有不同,要注意學生相處模式的引導,建立和諧發展、積極向上的班集體。
(2)自主擇校分析。班級學生在報選專業時多數是聽從家長的安排,入學一年多,經過專業課的學習,絕大部分學生比較認同本專業,但仍存在個別學生不認同本專業的情況,需要幫助學生盡早做好職業規劃。
(3)心理普查情況分析。心理普查結果顯示,學生心理問題檢出率為24.3%,其中強迫癥因子、焦慮癥因子、偏執因子得分較高。因此在班級管理中要盡快讓學生融入集體生活,在積極、溫暖的班級環境中化解消極情緒。
(4)學習基礎分析。本市中考總分750分,本班平均分471分,最高分581.5分,最低分421.5分,500分以上9人,450分~500分14人,450分以下14人。學生學習基礎相對薄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一般。要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教育,引導學生確定短期、中期、長期學習目標,并為之努力。
(5)學習動機分析。本班有繼續升學需求的學生占65%,參加技能集訓隊的學生共有8人,占22%,還有13%的學生學習動機尚不明確。本班學習動機明確,升學、強化技能訓練,堅持理論和實操學習的學生占多數。
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習經歷差,家庭教育環境較復雜,本班不會學習的學生較多。部分學生學習習慣較差,專注力不強,個別學生自我約束力較差,時常出現上課睡覺的情況,導致任課老師課堂組織困難。部分學生較為內向,不善言辭,課堂氣氛不活躍。
筆者通過學生談話、家庭走訪、課下觀察、問卷調研等方式,總結制作了班級學生個體情況分析表,見表1所列(部分)。

表1 班級學生個體情況分析表(部分)
(1)學生進入職業學校后,大多數家長都不太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部分家長對于職業學校不認可,認為將孩子送到職業學校只是為了一紙文憑,因而很難建立家校協調合作的育人機制。
(2)部分學生表示進入職業學校后不能太“老實”,否則會“吃虧”,因而不去規范自己的行為,反覺得這是正常的表現。
(3)本班基本都是男生,正處于叛逆期,自我意識增強,但是自控能力不足,開始把自己當做是“成年人”,渴望和成年人一樣具有平等的社會地位和權利。
(4)由于中考失利,學習不好,前期接受過多老師的批評,家長的抱怨,久而久之缺乏自信,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
(1)總體目標。“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相結合?!叭姘l展”是“個性發展”的基礎。如果沒有基本素質相對完整、和諧的發展,個性及特長的發展就缺乏基礎,失去平衡。“個性發展”是“全面發展”的動力。爭取每位同學做到品行端正,特長鮮明,會做人,會求知,會創新,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人文素養,使班級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
(2)階段目標。本班為五年制大專班,主要針對一、二、三學年學生不同的成長階段及成長需求來安排,四五學年暫略。具體安排見表2所列。

表2 一、二、三學年學生成長階段能力目標
依據班級的建設目標,確定各學年的班級建設內容。第一學年為適應期,第二學年為成長期,第三學年為進步期,第四學年為成熟期,第五學年為畢業準備期。本方案只研究一、二、三年級,四、五年級不做安排。
自我教育能力一旦形成,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受益匪淺,將來步入社會也能抵御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自我凈化,成為一個有利于社會的合格人才。
(1)教育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這是自我教育的起點。學生在集體活動中能夠認識到自己在思想、品質、智能、才干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優勢或缺點。
(2)引導學生樂于并善于約束自我,戰勝自我。對于自己的約束力量不僅僅來自于紀律,更是來自于自己的意志。
(3)增強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組織能力,讓學生實現自我管理。
(4)營造一個良好的班集體。讓集體中的一部分人去影響和感化另一部分人。
(1)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學生進行正向的激勵。
(2)完善班級管理制度,通過完善的制度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
(3)遭遇困難時學會心理調整。尊重他人,學會換位思考。
(4)根據年紀及心理需要開展心理教育。
(5)促進學生獨立自主規劃生活和學習,習得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做事效率。
(6)鍛煉、塑造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進職業素養及工匠精神的培養。
(1)指導學生學會反思,學會正確歸因,正確看待成功和失敗,進行挫折教育和反思教育。
(2)培養學生不滿足于現狀,自主尋求下一步發展的意識,進行激勵教育。
(3)班級成員之間相互鼓勵,推動班級育人共同體的形成。
本方案的建設措施包括了班級文化建設、班委會建立、班級制度制定以及挫折、激勵、勵志教育,助力學生“全面發展”,繼而推動班級和諧發展、共同進步。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級口號、班風、班訓等。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富有成長氣息的班級文化氛圍。
(2)將專業文化融入到班級布置中,促使學生逐漸了解并喜歡本專業。
(3)建立班級圖書角,收集各類書籍豐富圖書角,營造出學習的氛圍。定期組織閱讀活動,讓學生“感激書籍,享受閱讀”。
(4)定期組織主題班會以及班級集體活動。培養班級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根據民主推選的方式確定班委并成立班委會。班委會根據學校的相關要求制定班級計劃,并組織學生貫徹落實;認真考勤,嚴格管理,培養良好的班風;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班委會的具體職責如下。
(1)班級定期召開班會,由班長主持,全體同學參加。班會上相關班委匯報班級工作情況。班會要充分發揚民主,對班級工作的重要問題要求全體同學討論,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
(2)每兩周召開一次班委會,由班長主持,全體委員參加。班委會上分析討論近期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成績。并討論下一階段工作的重點和實施方案。
(3)根據班級管理的需要,班委、團支部要及時召開聯合會議。會上相互通報工作情況,共同討論班級工作和同學中的問題。相互配合制定工作計劃并安排落實。
(4)每天執行值日班委責任制。值日班委對當天的考勤、衛生、課堂紀律等情況進行記錄并管理,負責從早讀課到晚自習全天的班級管理工作。
(5)執行德育積分制度,制定班級德育積分加減分細則。每周對德育積分情況進行公布。
(1)挫折教育。認識挫折的客觀存在性,保持適當的自我期望水平,使學生正確看待成功和失敗,學會反思,學會自我評價,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敢于向困難挑戰的勇氣。
(2)激勵教育。適度的表揚和獎勵學生,對于犯錯誤的學生不公開批評,維護其自尊心。幫助學生確立奮斗目標,促進其進一步發展。
(3)勵志教育。打造學生身邊的榜樣,不斷挖掘、樹立和培養身邊典型。班級成員間鼓勵互助,推動班級育人共同體的形成。
本方案中的活動安排包括常規的主題班會和根據專業特點舉行的特色主體班會(表3),常規班級活動和根據班級特點舉行的特色活動(表4)。

表3 主題班會

表4 班級活動
(1)明確教育目標,合理開展班級主題班會和活動,從而達到育人的效果。
(2)換位思考。根據學生的年紀及心理特點,理解學生,包容學生,引導學生成人成才。
(3)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引導學生確定自己的目標,升學或是技能比賽,全力支持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