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建明
作風建設事關黨的形象,關乎民心向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橫下一條心糾正“四風”,抓出習慣、抓出長效。黨的十八大以來,遼寧省紀委監委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督促全省33 所省屬高校黨委把加強作風建設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做到年年見效果,年年有提升,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鞏固拓展高校作風建設成果。
作風建設必須牽住“牛鼻子”,落實好黨委主體責任。
近年來,遼寧省紀委監委督促省屬各高校黨委以身作則、以上率下,立規矩、作承諾、列清單、走基層、解難題,高校各級黨組織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環緊著一環擰,為推進全省高校作風整治工作起到了積極引領作用。
全省33 所省屬高校黨委班子把作風建設緊緊抓在手上,以作風建設開局起步,每年專題聽取作風建設工作匯報,召開作風建設動員部署大會,下發年度作風建設工作要點,作出任務分解,以好的作風抓作風,以實的辦法抓落實。
省紀委監委督促省屬各高校開展“作風建設整治活動”,深入基層“問診”,請干部群眾“把脈”,找準找實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開展整治文山會海、嚴格“三公管理”、嚴禁大操大辦等整改舉措。
中國醫科大學、沈陽理工大學等高校黨委始終把作風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從校黨委班子做起,從校機關抓起,自上而下、層層推進。沈陽藥科大學率先組織開展“嚴紀律、正作風、作表率”專項活動,整飭工作紀律,規范機關行為。通過抓領導、帶黨員,抓班子、帶隊伍,抓機關、帶基層,推進作風建設不斷深化。大連工業大學、大連醫科大學等高校在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改進作風建設實施細則過程中,始終把學習教育、深化認識作為前提和基礎,通過組織召開黨委常委會、黨員干部大會、理論中心組學習會和舉辦宣傳教育活動等方式,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知曉規定、遵守規定、改進作風的自覺性。沈陽建筑大學黨委領導班子堅持從自身改起、從自身做起,帶頭學習貫徹八項規定,帶頭轉變工作作風,帶頭深入二級學院解決實際問題30 余起,帶頭接受各方面監督,在廣大師生中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使作風建設取得更為明顯的成效。
近年來,省紀委監委組織省屬高校把省廉政教育基地作為搞好作風建設的載體,堅持每年組織新入職、晉升提拔的干部群眾參觀學習,先后共舉辦警示教育活動230 余場,近6 萬名黨員干部到省廉政教育基地反復接受警示教育。
省紀委監委清醒地認識到,要抓作風建設問題,必須鍥而不舍抓出讓人民群眾看得到、感受深、真滿意的好作風。黨的十八大以來,省紀委監委督促省屬高校黨委在抓好日常監督檢查工作的同時,緊緊盯住一些容易發生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公車私用等問題的重大節日、敏感時段,反復抓、抓反復,狠剎不正之風。
省屬各高校緊緊抓住各個重要節點,嚴明紀律要求,加強監督檢查。大連醫科大學堅持緊盯元旦、春節、教師節以及新生報到和學生畢業前等重要時間節點,反復通過校園網、微信公眾號、臨床學院的院周會和手機短信發布提醒通知,加強廉政告誡,公布舉報電話和郵箱,不斷加強黨內監督、群眾監督和社會監督。建立公務用車臺賬,反復強化對車輛管理、使用部門及司機的教育提醒,節日期間不定時地加強對公車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

沈陽音樂學院組織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參觀遼寧省反腐倡廉展覽館
作風背后反映的是紀律問題,正風必須肅紀,緊盯一個個突出問題,打好作風建設持久戰攻堅戰。大連工業大學針對二級學院每年底易發、多發的突擊花錢或私分公款公物,濫發獎金、補貼或紀念品,進行公款旅游、公款吃請等現象,又提出十條紀律要求,嚴肅財經工作紀律。遼寧工業大學結合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年度檢查,由校領導帶隊對各二級學院落實八項規定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在全校范圍認真開展“庸懶散”問題專項治理,對3 名涉及公車私用、公款旅游等問題的黨員干部進行了嚴肅處理,對工作紀律渙散的2 個單位和部門、6人作出處理。
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就要寸步不讓,久久為功,保持露頭就打、執紀必嚴的高壓態勢。
省紀委監委把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擺在突出位置來抓,重點查處各省屬高校在學習傳達中央文件精神方面不求甚解、照抄照搬,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方面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突出問題,切實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黨的十八大以來,省紀委監委督促省屬各高校紀委認真履職、鐵面執紀,嚴肅查處了一批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行為,并對其中的典型問題進行通報曝光,增強震懾力。
遼寧大學圍繞解決“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執行“中梗阻”“文山會海”“考核評比多”等不作為、慢作為集中治理,針對治理重點,在全校范圍內組織開展明察暗訪,對發現的3 起典型案例予以懲戒警示。遼寧中醫藥大學對附屬醫院和附屬四院3 例違法違紀典型案例和2 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進行全校通報,用身邊事警示教育身邊人,釋放全面從嚴治黨越來越嚴的強烈信號。
作風問題看起來是風氣問題,往深處剖析往往是體制機制問題。省紀委監委督促各高校在狠抓具體問題的同時,堅持作風建設推進一步,機制制度建設就跟進一步,推進作風建設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省屬各高校注重加強改進作風的制度保障,結合實際,制定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的具體措施制度214 個。沈陽化工大學進一步健全作風建設組織領導機制,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黨員干部人人參與、社會各界共同監督的良好局面。健全作風建設監督評議和考核激勵機制,出臺《沈陽化工大學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作風狀況評價辦法(試行)》。建立對中央八項規定貫徹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工作機制,規定每季度定期開展監督檢查,年中、年終通報執行情況,并向省委常委會匯報。沈陽建筑大學出臺了《關于開展領導干部崗位群眾評議活動的實施意見》,將該校及二級學院23 個部門、210 個工作崗位列為評議對象,評議的內容有主動服務、行政效率、勤政廉潔等方面,在校報和校網站等新聞媒體上將列入評議的崗位及責任人進行公布。評議情況由校組織部門進行匯總統計,根據綜合得分排出名次,評議名次和意見建議向參評崗位所在部門作出反饋,責令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沈陽藥科大學發動廣大師生參與領導干部作風考核,將社會各界對本校系統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評分與領導干部的專業質量考核成績的評分相結合,計入個人考核總分,提升了工作的積極性。
校園政治生態清風起,正氣揚。遼寧省屬高校各級黨組織推動作風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風清氣正的作風建設,為校園帶來的是清風拂面、歡聲笑語,良好的干群關系、師生關系讓校園充滿陽光,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