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苡萌 方皓
我國的淡水資源十分匱乏,人們都用干凈的自來水洗手、洗菜,洗完的水直接流進下水道,坐便器里用來沖廁所的水也都是潔凈的自來水,真是太浪費了!如果有一個裝置能把洗手盆、洗菜盆里的水都收集起來進行二次利用,讓它為坐便器供水,不就可以節省水資源了嗎?
于是,我們確立了發明“家用雙系統廢水再利用裝置”的設想。
一、研究過程
我們一起進行了市場走訪調查,購買制作裝置所需的材料,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制作,完成后再進行效果驗證并反復調試和完善。
1.廢水收集——設計制作儲水桶
在老師的協助下,我們按照設計圖紙做了一個木質水盆柜,并在柜子后方延伸出一塊木板作為坐便器支架,將方形儲水桶置于洗手盆的下方柜內。在水桶上方的蓋子上開一個孔,洗手盆下水管由此進入,以收集從洗手盆流出的廢水。
、
在儲水桶左側下方開一個接出水管的孔,并與坐便器入水口連接。我們在洗手盆內進行了廢水收集實驗,儲水效果不錯,儲水桶接水成功。
我們在水桶底部設計了一個沉淀池,使水中的雜質能在底部沉淀,儲水桶設置上、下兩個排水口,上排水口使溢出的水直接流入下水道,下排水口便于清理底部沉淀物。桶外還與凈水處理器連接,出水口處有過濾網,可以讓抽進坐便器里的水更干凈。
2.廢水的利用——增加自動壓力泵
儲水桶的位置較低,里面的水怎樣才能流入高于它的坐便器的儲水池內?
為解決這個難題,我們查閱資料后了解到,要使儲水桶內的水由低處流入坐便器的水箱,必須給水施加壓力。于是我們安裝了一個自動壓力泵,接上電源一試,效果很好。
3.持續供水——加裝常開電磁閥
為了使壓力泵供水時桶內的水位低到一定程度能立即停止工作,我們加裝了一個水位控制器。作品初步完成后,我們進行了幾次實驗,發現當水位控制器感應到儲水桶里的水位太淺時就停止工作,導致自動壓力泵也因斷電停止工作,坐便器不能正常使用。怎樣才能讓自來水在這個關口及時“沖上去”?
我們再次請教老師和有經驗的電器維修師傅,并到電器市場進行考察,最后為裝置加裝了常開電磁閥。常開電磁閥的作用是:斷電時自動打開供水,通電時關閉供水口,停止供水。這樣當廢水儲水桶里水位不足時常開電磁閥打開,停止供應廢水,同時接通自來水,坐便器便能24小時正常使用了。
后來,考慮到有時自來水的水壓比水位控制器的水壓大,為避免使水位控制器失去作用,我們增加了一個單向閥,起到自來水為坐便器供水時不為廢水桶供水的作用。
自動壓力泵、水位控制器、常開電磁閥、單向閥的交互使用讓坐便器優先使用廢水。當廢水水位不夠高時開啟第二套系統,自動切換到自來水,保證坐便器能正常使用。
二、結果分析與結論
我們把家用雙系統廢水再利用裝置安裝在家里試用,效果很好。它優先將洗手水和洗菜水收集、過濾后進行二次利用,當水量不夠時自動接通自來水沖洗坐便器。初步統計,平均每人每天洗手、洗臉等產生的5千克日常用水可得到有效利用。
制作本裝置用到的標準零件均能在市面上購買到,各個零件可采用常規方式連接。可見,該裝置制作成本低,安裝簡單,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和推廣前景。
三、創新點
1.大容量儲水桶能儲存更多的生活廢水。洗手水、洗菜水都可存儲。
2.水桶底部有沉淀池,桶外連接凈水處理器,出水口處有過濾網,可有效過濾掉抽進坐便器的水中雜質。
3.實現了坐便器的雙系統供水。坐便器優先使用廢水,當廢水水量不夠時啟動第二套系統,自動切換使用自來水,以保證坐便器能正常使用。(指導老師:王寶松 孫小龍 綦祥國)
專家點評
從發明方法上分析,顧苡萌、方皓兩位同學完成的“家用雙系統廢水再利用裝置”屬于“老題新做”的作品。
雖然有關家庭廢水合理利用的研究已有多年,但受家庭條件、習慣和用水量不同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至今還沒有適合全方位推廣應用的方案與裝置出現。因此,各顯其能進行探討是有意義的。作為高中生來說,通過將所學知識加以靈活應用來進行嘗試也是可行的。從項目完成的情況來看,其問題的提出、解題思路與實施過程,體現了兩位發明人嚴謹的科學探究作風,作品的完整性和實用性都有一定的可信度。
值得兩位發明人注意的是,該作品創新點的提煉還有待提高。作品創新點不是該項目的功能,也不是項目實施后產生的效果。
創新點是代表著該項目創新的亮點,是為解決其中的難點所提出的有別于他人的技術方案或方法,它涵蓋結構創新、技術創新、配方創新、應用創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