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煜
摘要:在快速增長的國際貿易中,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在工業界的標準制定、商業談判、同行交流、分工協作中起到了最基礎最底層的工具性作用。在此背景下,社會需要更多的能夠順暢地與國際同行進行書面和口頭交流的機械行業人才,即機械專業的國際化人才。本文以實踐案例的結果和分析為依據,主要討論本科機械專業的雙語教學的現狀與其不足之處,同時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和管理策略,以期實現雙語教學的成果最大化,并促進高校學生在機械專業英語方向語言輸出能力的提升。
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2020年各國GDP數據,只有三個國家經濟正增長。因中國應對新冠疫情的有效科學政策,中國的GDP增量為3.1%處于世界領跑地位,因此中國成為了世界各國的主要貿易對象,中國的工業產品大量銷往世界各地。在此背景下,機械專業作為工業社會的重要支撐,對于國際化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英語作為國際貿易中的通用語言,在與機械專業的同行的交流、互動和協作中處于最基礎的溝通工具地位。因此,在國際貿易日益增多和信息大數據化的模式背景下,社會需要更多的能夠順暢地與國際同行進行書面和口頭交流的機械行業人才,即機械專業的國際化人才。在高校中加強專業化的雙語教學是國家人才建設不可缺少的培養方案,并成為了近年來高校中專業課程教學的研究熱點。
1.機械專業雙語教學的局限
從宏觀教育結構上來看,在多年的高考英語學科考核方式的引導下,中學生在英語方面常常呈現出語言輸入能力(聽與讀)強于語言輸出能力(說與寫)。同時,高校的專業課通常使用母語進行教學,將英語仍然作為單獨的學科,并未重視英語能力與專業的結合,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大學期間仍然以完成英語學科考核為目的,最終在畢業后缺乏專業方面的英語素養。
從高校的教學環境上來看,專業課的雙語教學難以開展導致英語能力與專業不能很好地結合的根本原因可以被總結成兩條:一方面目前在職教師的英語水平有限,擁有的英語交流能力無法支持其在課堂上營造一個完整的英語教學環境;另一方面是高校與雙語教學相關的政策引導不夠有力。
中學生的英語平均教學水平取決于地區經濟的差異,以最低成本在高考的統一尺度下拿到最高的分數是中學教學的主要目標。由于高考里對語言輸出能力的考核強度遠低于對輸入能力的考核,因此從學生的接受程度上來看,這自然導致學生在進入高校后較難適應需要輸入輸出并重的雙語教學模式。當然,通用應用專業(例如機械專業)的學生與英語專業的學生在這一點上有較大的區別,因為通用應用專業的學生需要將原本兩個學科的內容(專業課與英語能力)有機融合。
2.機械專業雙語教學的現狀
筆者對武漢市某211大學2016,2017,2018級機械專業學生在雙語教學課程上的選課統計結果進行了詳細分析,對目前機械專業雙語教學的現狀做出了一定的評價。。在開設雙語課的同時必須有相應的中文課程開設的背景下,根據選課的數據可以得知,選擇雙語課程的學生僅占總選課人數的24.3%(2016級)、21.2%(2017級)和17.6%(2018級),呈逐年遞減趨勢。對未選擇雙語課程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總體上反饋可以歸納為以下三條:1)選課時對自己的英語水平沒有足夠的信心,擔心聽不懂,從而學不好;2)覺得雙語教學會耗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成本,收益與投入比不高;3)擔心全英文考試會看不懂題目,導致分數過低拿不到學分而影響畢業。對選擇了雙語課程的學生結課的反饋匯總,選擇雙語教學的最初原因可概括為兩條:1)規劃畢業后出國留學深造,希望鍛煉自己能提前適應英語教學環境;2)對任課教師英語交流能力的信任。
3. 機械英語教學策略與建議
依據上述案例分析,本文首先針對高校的教務管理部門提出政策上的建議和管理策略:對于學生的激勵可采用學分獎勵政策,或者服務工作量減免政策對學生的引導,這樣可以使得學生有更大的積極性選擇雙語課程。針對任課教師的激勵可以采用工作量獎勵政策,或者真實的提高能勝任雙語教學的教師的教學津貼或獎金,使得更多的教師愿意提升自己的雙語教學能力,并積極在課堂上創造相應的英文環境。在宏觀上,也應該嘗試提升教師隊伍的國際化程度,優化師資結構。在管理雙語教學課程的策略上,不建議對雙語教學中使用語言的比例作為考核點,例如要求嚴格英文教學比例大于90%等。應該把該部分的比例調整權交給任課教師,在用英語無法表達專業場景或學生無法理解專業名詞的時候,讓任課教師有足夠的自主權選擇最高效的方式講解專業問題。另外在培養計劃中,可以使用大學基礎英語轉為雙語教學專業課程的方式,采用難度較低的專業入門書籍作為課本或者使用自編教材,有利于學生在思想上實現從“英語作為學科”到“英語作為工具”的平緩過渡。針對雙語教學的任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案例分析或多個課程設計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在雙語教學的課堂中鍛煉英語的輸出能力,例如模擬在工作中向國際同行介紹自己的設計、機械原理、結構、架構、工程信息等。
4.結語
針對機械專業的雙語教學無論是在應用型本科院校還是學術性本科院校都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各位專業課教師去探索并勇于實踐,并形成有效的教學模式,實實在在地提升本科生在畢業時所能達到的英語的使用能力。在包括機械的工程類專業中,積極跟進國際前沿的專業技術以及相應的專業方向的英文詞匯,并提升自己的國際化素養,有利于雙語教學的成果最大化,促進學生在機械專業方向使用英語輸出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宋梅利,祖莉,梁醫. “機械設計”課程全英語教學研究.[J]. 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7: 62-65.
[2] 侯周福,段蘇芩,馮念,熊成基,孫美華. 機械工程材料雙語教學研究.[J]. 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2020(4): 173-174.
[3] 王婷. 應用型本科院校機械工程專業EAP教學探究.[J]. 大學(教學與教育),2021: 72-73.
[4] 李西兵,陳學永. 機械專業課程雙語教學模式比較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8: 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