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蕊
摘要:自新世紀以來,我國金融市場已經實現了廣闊的發展。這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了較為顯著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導致商業銀行需要承擔更高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必要做好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工作,避免商業銀行的風險爆發。本文先闡述了金融創新背景下商業銀行面臨的具體風險和風險管理現狀,接著從優化風險管理的理念、實現風險管理模式的創新、構建完備的風險預警體系、融入多種風險管理技術、提高風險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等五個方面,探討了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金融創新;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風險預警
我國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較為顯著的競爭壓力,導致銀行在復雜金融市場環境中很難取得較好的發展成效。在這種背景下,很多商業銀行都開始積極進行金融創新,并制定了完善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當前我國部分商業銀行雖然已經開展了金融創新,但是在風險管理方面還存在較多不足,導致金融創新活動無法取得較好的成效,同時也很難解決商業銀行面臨的諸多風險。基于這種情況,就有必要結合當前的金融市場環境,全方位探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優化舉措。
一、商業銀行金融創新引發的風險
在金融創新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也面臨多個方面的風險,這里也結合實際情況展開全面分析。
第一,信用風險。商業銀行在市場環境中主要依賴于信用關系,如果銀行失去了信用,那么在行業市場環境中就會變得寸步難行。相較于傳統存貸類產品來說,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需要承擔的信用風險會更高。特別是那些業務杠桿較強、自由度較高的金融創新產品,缺乏完善的監督制度會導致商業銀行在這類產品中可能爆發信用風險。
第二,技術與操作風險。在當前互聯網信息時代背景下,商業銀行也開始進行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創新。但這類產品在技術層面上還不完善,很有可能會引發技術風險與操作風險。特別是基于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的創新金融產品,有可能因為操作人員素質水平不高,出現失誤操作等原因而產生信息失真,給商業銀行帶來了較多風險。
第三,管理風險。商業銀行是一個龐大的金融機構,在進行金融創新的時候也需要做好內部管理控制。但是由于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方面的經驗可能存在不足,最終導致內部管理制度的優化與創新滯后于金融創新的速度,從而帶來顯著的管理風險。
第四,價格風險。商業銀行在進行金融創新的時候,有可能出現對金融市場環境了解不足的情況,從而引發新產品價格風險。這主要是因為金融市場環境本身就存在較多不確定性。金融創新產品進入到市場環境以后,自身發展情況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很難制定合理的產品價格。如果商業銀行無法結合市場環境進行靈活調整,那么金融創新產品就會爆發價格風險,使得銀行承受較大損失。
二、當前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現存狀況
(一)金融創新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沖擊
在金融創新背景下,商業銀行迎來了較大的沖擊,導致商業銀行不得不對內部產品結構進行調整。結合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歷程來看,銀行最早的時候主要依靠存貸類產品獲取收益。但進入新世紀后,商業銀行僅僅依靠存貸類產品已經無法取得較好的發展,需要銀行積極進行金融創新。特別是在利率市場化全面貫徹和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以后,商業銀行如果不進行產品創新,那么就會在市場環境中失去核心競爭力。目前我國各大商業銀行都已經開始降低存貸類業務的占比,從以前的95%以上降低到了目前的70%左右。在金融創新方面,商業銀行開始重視中間業務和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從產品結構上來看,金融創新使得我國商業銀行的內部業務結構變得更加合理,可以促使商業銀行更好適應當前的金融環境。但是金融創新也給商業銀行帶來了較多沖擊,主要體現在中間業務和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的快速發展會增加銀行所承受的風險壓力。特別是我國商業銀行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內都比較依賴存貸類業務,使得銀行內部創新元素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面對金融創新環境就會承受更大的沖擊,很難保證自身在創新過程中取得較好的發展成效,最終使得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逐漸增多。
(二)金融創新背景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通過前文分析可以知道,我國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背景下面臨較多的風險。雖然商業銀行在過去一段時間里非常重視風險管理工作,但是立足于金融創新活動來看,多數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工作都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部分商業銀行的中高層領導者對于金融創新的認知水平不高,同時在風險管理工作的戰略決策方面沒有全面融入現代風險管理理念。這也使得商業銀行針對于金融創新的風險管理活動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總是在風險爆發以后才進行處理,加大了商業銀行的經濟損失。不僅如此,當前我國部分商業銀行在風險管理方面也沒有積極引入多元化的新型管理技術,同時沒有著力于提升風險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這些情況都使得商業銀行無法在金融創新背景下有效防范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同時面對風險管理工作也表現出了較為顯著的被動態勢。在后續發展過程中,商業銀行應該充分重視這種情況所帶來的諸多弊端,并積極投入到風險管理體系的創新優化工作中,提高銀行經營發展的穩定性。
三、商業銀行金融創新引發風險的解決策略
(一)優化風險管理的理念
在當前金融創新背景下,商業銀行的中高層領導者應當積極優化自身的風險管理理念,在面對風險管理工作的時候保持較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也需要商業銀行在召開高層會議時,可以引入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的專項討論會議,同時還要在會議中展示我國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過程中爆發的實際風險,通過真實可靠的數據來直觀明確地表現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長此以往,商業銀行中高層管理者就能夠改變自身對于金融創新與風險防范的認知水平,并在后續時間里表現出較高的積極性。除此之外,商業銀行后續還要及時更新風險管理的理念,能夠引入全面風險控制、風險轉移、風險分散控制等多種理論,提高自身在風險控制方面的專業性,使得風險控制活動可以在得到先進理念的支撐,提高風險管理的整體水平。
(二)實現風險管理模式的創新
要想提高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背景下的風險管理水平,也應當盡快推動風險管理模式的創新。在這個過程中,商業銀行應該明確風險管理部門的地位,賦予這個部門較高的實權,最終形成基于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的新型風險管理模式。風險管理部門在具體運作的時候,也應當積極引入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各類模塊,針對商業銀行金融創新過程中的海量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并將可疑數據記錄到風險數據庫中進行專項分析。這樣以后,商業銀行就可以形成基于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和現代智能信息技術的新型風險管理模式,提升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
(三)構建完備的風險預警體系
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背景下開展風險管理活動的時候,應當構建完善的風險預警體系。這套體系的應用可以較好貫徹風險事前控制的先進理念,將各類可能爆發的風險扼殺在搖籃里,避免商業銀行受到這些風險的威脅。在具體構建風險預警體系的時候,需要商業銀行先結合金融創新產品的實際情況和銀行運作模式,構建金融創新風險的評價指標體系。在具體設計指標的時候,相關人員應該保證指標的獨立性、可比性、全面性等原則,能夠覆蓋金融創新的各個領域。在確定不同評價指標閾值的時候,商業銀行可以考慮結合金融產品運營發展的歷史數據,明確風險評價指標的預警初始值。在超過這個數值以后,就說明商業銀行的相關金融創新產品存在風險,需要在后續時間里進行針對性的控制。
(四)融入多種風險管理技術
在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的時候,各類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商業銀行一定要重視風險管理的技術與方法,能夠結合實際情況靈活使用多種技術,較好把控金融創新風險。結合風險管理的相關理論可以知道,商業銀行能夠使用風險分散、風險分攤、風險防范、風險轉移等多種技術,實現對金融創新風險的把控。比如商業銀行通過對沖、擔保、外包等多種方式轉移風險,使得自身所面臨的金融創新風險可以被壓到最低等。但在具體使用這些風險管理技術時,商業銀行也應該注意跟傳統技術手段區分開來,能夠結合金融創新的特點進行技術方法的創新,較好適應當前我國金融市場創新發展的整體格局。
結束語
綜合來看,商業銀行在當前金融行業環境中的發展還存在較為顯著的風險壓力,在后續時間里也應當進一步制定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這要求商業銀行的中高層管理人員能夠充分重視風險管理工作,并將其提升到戰略層面上。在具體開展風險管理工作時,商業銀行也應該結合新時代背景探索風險管理模式的創新方式,同時還要構建完善全面的風險預警體系,能夠針對商業銀行經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綜合識別與分析,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風險管理策略。這樣以后,商業銀行的風險就可以得到更為有效的控制。
參考文獻
[1]張文娟.基于“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商業銀行創新發展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23):152-153.
[2]楊穎航,時欣.數字化時代下的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研究[J].商業文化,2021(01):70-71.
[3]姚婷,宋良榮.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經濟資本影響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01):104-110.
[4]葛忠良.新常態下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問題研究[J].大眾投資指南,2021(0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