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承
現在好多地方均實行了流經某一行政區域河流的過境斷面考核,特別是對處于河流上游段的行政區域來說,他們所面臨的環保考核壓力是比較大的,因為他們不僅要面臨在線儀表的過境斷面考核,還要面臨下游行政區域的舉報,因為下游行政區域往往將自己超標的原因歸咎于上游過境斷面的超標。
為了盡快扭轉流經某一行政區域過境斷面持續超標的被動局面,首先應該排查持續超標的主要原因,然后再制定應對策略。
一、排查方案
按照常理,河流污染因子濃度應該呈“樹枝分布”結構,即越靠近“樹梢”污染濃度應該越低,越靠近“樹干”污染濃度應該越高。
首先應采取重點排查方法,即對河流沿岸及各鎮級行政區域進行快速巡察以確定是否存在礦山開采、畜牧業及化工廠等可能存在偷排行為的單位或個體,如有則進行日常監察。
否則,應將過境斷面至上游地方分成10段或以上,每天定時定點進行河流水樣的取樣分析(注意取樣點一定要安排在河流中心地帶水流最急的地方,比如在過河橋梁中間下方的水域或利用小船劃到中心區域進行取樣,這樣可確保所取水樣具有代表性),如此持續7天,然后繪制7條污染因子的趨線圖,以此來分析查找主要污染源。
如以上方案仍無法找到污染因子的主要來源,如污染源的排放存在隨機性,則應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增加采樣頻次,甚至在某些可疑地點進行每小時或每半小時的24小時不間斷采樣。
如果每次下暴雨均會造成過境斷面超標或嚴重超標,則應分析查找是否存某些單位或個體利用暴雨期進行偷排,或是無雨期存在某些枯水溝、雨水管道以及流速緩慢的死水區域的污染因子在暴雨來臨后沖入河流造成的第二次污染。
在以上排查方案中還應注意不要過度關注具有污染性但排量特別小的污染源(如集中污水處理設施),更應該關注污染性不大但分布廣且排量巨大的污染源(如沿途村莊及數量具大的工廠群落與私人作坊)。
二、應對策略
根據排查分析結果,采取相應的策略。
1、如主要污染源來自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則應加強集中污水處理設施的日常監管或進行集中污水處理設施的提標改造(由原來的一級A排放標準改成準四類排放標準),如污水處理廠在超負荷運行的情況下還經常存在溢流則應加強與污水處理廠配套的污水管網進行強有力的漏點排查及維修,使該得到收集的管網污水全部進入污水處理廠,而拒絕不該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河水進入污水處理廠,如管網運行良好且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濃度處于正常狀態,在此情況下污水處理廠在長期超負荷的情況下還存在經常溢流則應對現有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建;
2、如主要污染源具有隨機性,則要加大工廠、養殖業及個體等偷排的偵察力度,因為河邊的隨機排放、傾倒和清洗污染物等行為,多數是偶然的,環保監察比較困難。在此種情況下,可在加強環保思想宣傳的同時設立有獎舉報機制,如此可遏制偷排行為的發生;
3、如污染源來自某些支流或沿途村莊,則應新建污水收集管網及中途泵站以收集到集中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凈化處理(此方案監管較集中且簡單),或分散建設污水處理站以確保每個村莊或工廠所排污水得到全面處理(此方案建設進度較快,但環保監管較分散且困難)。
4、如在暴雨期河流遭受污染則應進行如下的措施:
由于很多餐館或個體商戶將餐櫥垃圾隨機直接倒進路邊窨井,加上小區生活垃圾未及時轉運被動物(如狗、老鼠及鳥類等)刨開污染路面,等下雨或灑水車清掃時進入雨水管道,最終經暴雨沖刷污染河流,這一點通過餐飲街道、公園門口路面、居民小區垃圾堆放場所所產生的異味以及暴雨初期進入雨污合流管道的黑臭事實即可得到證實。在筆者一次晨跑過程中親自發現有很多饑餓流浪狗在緊張地刨開被環衛工人從小區收集來的垃圾以尋找可用的殘羹剩汁。在深夜的好多地方還存在酒醉嘔吐,還存在某些公園及工地附近出現隨意大小便的現象,以上均會造成街道或旱河溝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現在飼養寵物人士越來越多,而這些寵物絕大多數的排便均在戶外,這也會造成對環境的污染。
另外,城鎮及鄉村生活垃圾也存在亂扔的現象,待暴雨時進入河流污染附近水系,這一點通過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在暴雨期間攔截了大量生活垃圾的實際情況可得到證實。在筆者一次深夜跑步過程中親自發現有環衛工人為了方便,將街道收集的污染垃圾直接倒在旱季河溝里,在暴雨來臨時,旱季河溝中的垃圾則被沖刷進主干河流中污染河流。
針對此情況,應該加大城鎮居民及鄉村的環保宣傳教育,同時設立污染環境行為的有獎舉報制度,指導居民在家里就應該對生活垃圾進行簡單分類,將可生化性高能被微生物降解的不易堵塞的流質性餐櫥垃圾(如剩余準備丟棄的米飯、饅頭及面條等)直接倒進馬桶,其他干性的固體垃圾(如骨頭、紙質垃圾及塑料制品等垃圾)則倒進垃圾桶,這樣一方面可有效提升污水處理廠的減排量及碳源(目前南方的絕大多數污水處理廠在非雨季進水濃度均達不到設計值),另一方面可減小生活垃圾在儲存、轉運及填埋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加強環衛工作,將生活垃圾及時進行轉運,特別是不能讓生活垃圾過夜。通過酒店消費人群、工地文明施工及寵物飼養的管控,這也可有效減少污染環境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