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軍

摘要:托輥作為移動破碎篩分站中皮帶輸送機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皮帶輸送機(移動破)的正常運行、制造成本和運行費用。在此介紹一種新型的托輥的構成和主要作用。
關鍵詞:移動破;托輥組;可變角度;皮帶輸送機
皮帶輸送機是移動破碎站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托輥組是皮帶機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約占整個移動破重量的15%-22%,卻占約占整個制造成本的35%。移動破碎設備集破碎和輸送于一體,決定了其對輸送帶的設計結構的局限性與傳統皮帶輸送機的區別。
1 新型與傳統托輥組的對比
傳統的托輥組用在移動破上的缺點是體積過大,重量太重,不利于移動破碎機皮帶部件的輕型設計、折疊和運輸,而且制造成本較高。
新型托輥組由翼輥、中間輥、支架三部分組成(如圖一)。支架上設計有三孔,分別用于不同角度的調節,在距離主動輥和從動輥不同的位置選擇不同的角度配置。相對于傳統的托輥組軸線都是垂直于皮帶運行方向。新型安裝板在皮帶運行方向的前傾角度,可以極大的緩解皮帶易跑偏因素和減少皮帶的磨損。
2 托輥組在皮帶機中主要作用
托輥的主要作用是支承輸送機的皮帶,使運輸帶的下垂度不超過一定的值,減小皮帶輸送的阻力,防止和糾正輸送帶跑偏,并有緩和載荷的沖擊功能,使輸送帶保持一定的斷面形狀和運行路線平穩運行。
3 可變角度托輥組在移動破中的合理安裝與使用
托輥組中翼輥與橫輥的最大的夾角,稱之為槽型托輥的槽角。本結構目的就是這種角度在實現一定的調節。傳統托輥組的槽角基本為20度角,隨著輸送帶的改進,皮帶的橫向撓曲性能的提高,槽角也逐漸增大。但在移動破上使用基本定型為20度角、40度角、30度角、50度角。
可變角度托輥組安裝時,要保證中間輥水平(支架的制作工藝基本滿足了其安裝要求),并使其安裝高度等于輸送帶的理論高度H。托輥組的間距在移動破碎篩分設備上的使用間距,定義為皮帶寬度的0.8-1.2倍,視不同的皮帶輸送機結構設計而定。一般取上托輥間距的1/3-1/2。下托輥間距一般取1.8m。
移動破碎站所使用的皮帶輸送機中,接近驅動輥和從動輥端的托輥組,需要實現角度的連續可變。在輸送帶寬1000mm和1200mm的主要送料的皮帶輸送機上為20度角至30度角的轉變,以便皮帶由平截面往凹截面的一個緩慢過渡。在輸送帶寬650mm、800mm的側邊輸送帶中,因托輥組間距較大,基本選擇20度角至40度角的轉變(局部轉至50度角),以便形成加大槽型,防止漏料。
移動破碎站上所使用皮帶輸送機相對于正常礦山上使用的皮帶機更短,對皮帶跑偏更難以控制。因此在此新型可變角度的托輥組支架設計中,采用了翼輥相對軸線傾斜的設計方式用以支承皮帶,由于兩側翼輥對輸送帶有個向心方向的作用力,因而使輸送帶保持在中央位置,而不致跑偏。
在傳統的直線托輥組的基礎上,可變角度托輥組創新融合了錯位設計,在移動破中節約了安裝空間,由圖一可以看出,由于翼輥和中間輥不在同一個垂直面內,不存在中間輥與翼輥軸頭干澀問題,從而有效避免了托輥邊緣劃傷皮帶的事故發生,提高皮帶的使用壽命。同時由于翼輥和中間輥不在同一個垂直面內,三輥受力趨于均衡,提高了中輥的使用壽命。另外由于優化了托輥組支架結構,使得托輥組支架重量僅傳統結構的48%左右,節約了成本。
4 結語
在實際產品應用中的設計改進并做到合理的安裝使用,可以有效的發揮托輥的作用。實踐證明,此結構設計在移動破碎站上的輸送帶上使用情況良好,皮帶初始狀態跑偏率減少至9%以內,也大大減少了物料種類和采購成本。
參考文獻
[1]魏永勝.基于計算機的礦井提升監控系統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4(02):14
[2]宋偉剛.通用帶式輸送機設計.北京工業機械出版社.2006
[3]帶式輸送機托輥的發展趨勢.洛陽礦山機械工程設計研究院.礦山機械.2000
[4]輸送機托輥未來走向.國土資源部.中國礦業報.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