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
摘要:本文通過對鹿邑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調研,了解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進程中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為鹿邑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規范發展和良好運營提供經驗和研究依據。
關鍵詞: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規范發展;閉環運營
近年來,鹿邑縣農機管理部門緊盯農業發展方向制定農機發展目標,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積極培育發展壯大農機化服務組織,通過近幾年的引導扶持,鹿邑縣社會化服務組織得到了迅速發展,服務領域快速拓寬,雜亂無序,規模弱小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逐步成長為管理規范,裝備能力不斷提升的一支農業服務行業的主力軍,給農村經濟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增強活力,有力推動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及規模化應用。
一、鹿邑縣農機服務組織發展的基本情況
在2004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機機械化促進法》,2009年1月1日《河南省農業機械促進條例》實施以來,鹿邑縣農機管理部門以跨區作業服務為切入點,積極引導農機經紀人,農機大戶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至2021年6月1日,全縣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成立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已有46家,經調研有13 家合作社運營良好,入社成員1532戶, 擁有小麥玉米收獲機械386臺,大型拖拉640臺,配套農具938臺, 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直接帶動農機從業人員1532戶,服務農戶17936戶,作業總收入2615萬。
二、農業社會化發展組織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已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
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現如今已成為我縣農業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尤其是在農機部門大力推廣新機具演示、新技術推廣應用,使農機社會化組織迅速壯大,服務領域快速擴展,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在近幾年政府下達的農機深松作業,免耕播種,玉米花生全程機械化等項目中都是農機社會服務組織在發揮主力軍的作用,農機化服務組織的發展,成為農村經濟增長的長效動力。如鹿邑縣海花農機合作社在農機技術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在全縣首家引進植保無人機、新增大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烘干機等先進適用農機裝備,開展耕、種、收、植保、烘干、加工一條龍綜合農事服務。以保障農產品增產增收,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產出率,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目前擁有背負式噴霧器10臺,自走式噴桿噴藥機6臺,無人機8架,日植保作業能力可以達到4000余畝;大型收種設備65臺,大型灌溉設備三臺。合作社配套設備對多種農作物從播種到收獲的全過程托管起到重要作用。按照國家農業產業化政策,結合自身實際,科學管理,誠信經營,以“規范、發展、提高”的思路規范管理,積極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組織實施并推廣小麥、玉米機械條播技術,綠色植保技術,秸稈還田為經營理念。帶動貧困農戶18戶,使宋河鎮軒樓行政村貧困戶就業率達到90%,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隨著農機裝備體系的完善,耕、種、收、管一體化社會作業服務能力的提升。
農機服務組織積極開展的托管、代管作業服務范圍越來越廣,在保障糧食安全工程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機械化作業,既可以解決農民外出務工地誰來管、地誰來種的難題,又幫助了農村留守老人們的收種困難,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的收入,為農村脫貧致富走出了一條新路子。在2020年疫情期間,洪山農機專業合作社很好地推進了生產社會化服務。合作社與10個村625戶簽訂了土地托管協議,和鹿邑縣博達種植專業合作社、鹿邑縣紅海種植專業合作社、鹿邑縣豐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簽訂了全面托管協議,合作社對3000多畝土地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經營,有效地帶動了周邊農機社會化服務的開展。2021年,合作社承接企業和養牛、羊大戶玉米秸稈回收利用訂單,共組織秸稈機械化處理2000噸,承接病蟲草害防治訂單,完成小麥玉米病蟲草害機械化防治20000畝。
3、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裝備向高、大、優方面全面提升
隨著國家在農業領域投入加大,增加了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同時要求收獲機械減損,提高作物收獲產量。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購買先進設備的力度越來越大,范圍越來越廣。政府更多農機作業服務納入了項目支持,這為農機服務組織帶來作業收入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向大馬力、智能裝備提升的意識。
三、通過調研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存在的現況
1、農機規模化程度不高,布局不夠合理。
注冊數量雖然不少,上一定規模的較少。多數裝備體系不全,農機類型比較單一,業務范圍主要集中在當地小麥收獲、玉米收獲、耕種三大服務,履行全程機械化服務程度不高,制約著農機服務較差,業務范圍不夠全面,達不到全托管服務能力。
2、裝備水平不高,從我縣農機補貼數據來看,全縣農機合作社裝備水平與外地農機服務組織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大眾型高端農機發展較滯后,我縣近五年內新增大型性能優良小麥收獲機械100臺左右,老舊收獲機械現存較多,嚴重影響了小麥收獲減損率。缺少多功能高端生活機械,尤其是植保機械發展滯后。
3、合作社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
通過對全縣農機合作社調研發現,有500平以上的車庫,車輛能做到及時存放與一般維修服務能力的合作社,占全縣合作社總量的35%,大部分合作社雖然注冊登記,但設施不完善,有牌無處掛,有機無處放成為空殼合作社。
四、農機合作服務組織發展對策
1、通過對農機合作社摸底登記, 要做到指導完善和打造一批標準化,規模化服務實力強的合作社,通過培訓服務查缺補漏,做到一個好合作社帶動一群,服務一片的效果,將散機資源統一整合。
2、政府要加大對農機服務組織基礎建設,增加政府扶持力度,解決農機服務組織硬件設施的需求,建設完善信息服務網絡,爭創一批省部級社會化服務組織。
3、政府對農機服務組織立項進行閉環管理。
3.1、在立項上,政府對農機服務組織政策傾斜,同時在立項上做到認真審核農機服務組織資質,杜絕立項不公等行為。
3.2、在項目實施中,政府和農機服務組織要簽訂目標責任制,加強責任監管。確立專人現場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同時加強服務組織法律意識,提高法律水平,真正做到知法守法不敢在項目實施中弄虛作假。
3.3在項目實施完成后,政府相關單位和服務組織一起對項目實施落實情況進行考評。對考評結果差的取消農機服務組織資質,對考評結果好的在全縣進行表揚。
結束語:
農機管理部門要進一步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政策,加大對農機服務組織的管理和服務力度,做到正確引導,規范管理,服務到位,爭取把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成農機裝備精良、服務能力強、工作效率高、農民認可的專業隊伍,為農業增產增收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解正波.鄉鎮農機管理水平提升建議[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 (11):10.
[2] 許文誼.農機服務組織發展問題探討 [J].時代農機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