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旭陽 王斯佳 侯玉婷 翁碧君
摘要:立足于物聯網安全法律體制構建的背景下,物聯網迅速發展,依賴物聯網技術建立起來的“人”與“物”的直接對話模式及“物”與“物”的間接對話模式從根本上動搖了傳統的法律運行機制,所以一套更加適應的法律機制的構建迫在眉睫
(一)程序法定機制的構建
程序法定機制是指在行政執法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法律的規定進行機制的適用。行政主體所適用的行政程序必須是由國家法律明確加以規定的,可以說我國的實體法是一種對于行政主體的法律授權,而程序法則是一種對于行政主體適用法律的制約法;以此來切實保障人民的權益不受法律行使的侵害,維護人民權益。
在行政實體法律的關系中,商事主體和行政主體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行政主體可以對于商事主體進行調控,在行使行政權力時極其容易侵犯商事主體的合法權益。雖然憲法賦予了全國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監督權,但是由于我國的國情加之法律的運行體制不夠完善,導致監督權的喪失和行政權的濫用。司法審查是事后性質,同時《行政訴訟法》還把行政機關的抽象行政行為排除在司法審查的范圍之外由此也導致了原本嚴格的法律體制未能得到良好的運行,這也加劇了行政權力的濫用問題,此外加之政府官員的腐敗問題在之前的時間內并沒有得到良好的解決,在多重因素下導致我們的物聯網的法律運行機制存在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從最根本的程序法方面根治。
由于行政程序從根本上是對行政權利的一種制約,而行政權其本身就具有反制約的屬性,為了能夠很好的制約行政權,就需要通過國家立法機關將行政程序法定化,通過規定的程序來保證行政執法的公平,體現權力制約權力的初衷;在法定的程序中,必須要給與商事主體一定的保護,在不平等的地位下,商事主體的權益將難以得到保障,所以一定的立法保護的極為必要的。
(二)程序公開機制的構建
程序公開機制的構建是用來規范行政主體的行政執法行為。除涉及商業機密或個人隱私的,其他一切應向社會公開。商事主體可以通過程序公開制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只有將文件公開,才不會使社會存在猜疑,這樣才能促物聯網機制的良性發展。同時,社會公眾也可以起到對權力監督的作用,真正意義上達成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民主權利。
(三)程序公正機制的構建
程序公正機制是指行政主體在法律規定的條件下合法的行使行政執法權與自由裁量權。
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程序法無法對所有的行政行為加以規定,所以只能做一些原則性的規定,而流有行政主體一定的自由裁量權,讓行政主體自己去定奪實際情況的法律適用問題。但是人本身就無法做到完美的公平,因此在自由裁量權的使用中,裁判的結果也是因人而異,這就極容易導致自由裁量權的濫用,由于程序法無法全面的規制所有的事物,這也導致自由裁量權的濫用。因此,構建一個完整的程序公正機制,來平衡自由裁量權,還給社會公眾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氛圍是今后法律機制完善的必要方向。
在物聯網法律適用機制的構建過程中,不僅僅通過程序法的構建,也要通過實體法的完善,首先就得從安全體系的建立與構成方面著手。
(四)安全體系機制的構建
由于目前,物聯網的傳感技術主要是RFID。由于RFID只是一個植入芯片,那么這個芯片就很容易被人為感知,其中的內容就難以得到保護,創造者的知識產權也更加容易受到侵犯,那么如何做到在感知傳輸的過程中保障安全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需要形成一個完整的、強大的安全體系來保護物聯網的數據安全。由于此項項目的難度相對較大,一些小的廠商或企業難以實施與研發,如果長此以往,這樣的風氣盛行,會導致沒有人愿意或敢于去創新,只想著去偷竊他人的知識產權成果,那么這也會導致物聯網經濟發展的惡性循環,最終使得整個體系崩壞。作為國家應該大力扶持物聯網信息安全體系的構建,切實保障每一個企業的知識產權成果,以此來促進,物聯網經濟的良性發展。
在網絡飛速發展的當代,電子支付成為了時代的潮流。在消費者與商家的交易過程中,消費者往往會處于不利地位。消費者的權利難以得到保障,這種問題會導致消費群體對于電子支付的不信任,從而拖慢物聯網經濟的發展。此外在電子支付中經常存在平臺惡意坑害消費者的現象,如果消費者在支付的過程中對于支付條款的閱讀不夠自習就極容易進入平臺的坑中,本可以一次性付款的被更改為分期借貸,由此而產生大量的利息。而這些事情往往由于金額過小導致消費者的權益難以得到保障。想要物聯網經濟持續健康向好的發展,解決以上的問題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物聯網是一個新興發展的項目,國家對于此方面的立法不夠完善,對于物聯網亂象的監管也不夠到位。最后物聯網應當能夠構建一個物聯網自審制度,通過自我的改進而推動物聯網的發展,通過國家的宏觀調控加以執行力的保障,切實推動物聯網法律運行機制的構建與完善。
結語:
物聯網發展之迅速是我們始料未及的,對其的管控與法制建設有著一定的滯后。面對物聯網的異軍突起,加強物聯網法律適用機制的構建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構建良好的法律機制促進社會生活的平穩健康發展這條道路,我們仍需要走很久。
參考文獻
[1]丁德恒. 我國行政程序法淺談[J]. 行政論壇. 2005
[2]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教科文衛司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修改導讀[J]. 《知識產權出版社》 2002
[3]劉書艷. 十年后,物聯網風行[N]. 《中華工商時報》 2010
[4]葉玲莉. 物聯網,下一個萬億級的產業[J]. 《計算機世界》 2015
[5]徐鑫. 淺析從互聯網到物聯網[J]. 《黑龍江科學 》 2010
作者簡介:孫旭陽(2001.11.17),男,安徽省馬鞍山人,蚌埠市蚌山區安徽財經大學 法學專業 本科生
王斯佳(2002.11.23),女,安徽省蕪湖人,蚌埠市蚌山區安徽財經大學 法學專業 本科生
俞潤(2002.11.11),男,安徽省廬江縣人,蚌埠市蚌山區安徽財經大學 法學專業 本科生
侯玉婷(2002.8.4),女,安徽省東至縣人,蚌埠市蚌山區安徽財經大學 法學專業 本科生
翁碧君(2001.2.17),女,福建省莆田人,蚌埠市蚌山區安徽財經大學 法學專業 本科生
朱海根(2001.3.6),男,安徽省壽縣人,蚌埠市蚌山區安徽財經大學 法學專業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