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琪

摘要:擋土墻工程在公路工程中屬于一個附屬工程部分,但是隨著最近這些年大力發展社會與經濟的情況以及護基本農田的基本政策等,導致建設公路工程的用地出現越來越緊張的狀況,后續新建及改擴建的公路工程出現用地收到限制的情況越來越多,那么擋土墻工程也就被大家變得越來越重視了,本文就針對目前工程中幾種比較常用的擋土墻形式,并對其適用性進行了分析,為公路邊坡工程的擋土墻附屬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提供一些思考與探討。
關鍵詞:擋土墻工程;附屬工程;適用性;生態擋土墻
公路擋土墻工程一直以來就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行公路修建越來越復雜,并且穿越地形也越來越復雜的情況下,對于擋土墻附屬工程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多。目前常見的擋土墻主要包括重力式擋土墻、衡重式擋土墻、扶壁式擋土墻、加筋土擋土墻、樁板式擋土墻等形式,各種擋土墻結構均有不同的優點與適用性,為了體現擋土墻工程的技術可靠、經濟合理及生態兼顧的基本理念,對加強擋土墻附屬工程在公路工程設計中的合理運用不同形式的支檔結構,就很有必要性。
一、擋土墻工程的功能
在公路與道路工程中,擋土墻工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也具有相當的功能性。首先,支檔與防護道路上下邊坡是擋土墻工程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第二個功能是擋土墻具有收縮坡腳,減少占地的功能,這個也是擋土墻具有的很基本的功能。因此本文分析幾種不同類型的擋土墻的特點與適用性,以加強擋土墻的選擇與實用性。
二、幾種常見的擋土墻工程
傳統的設計與施工擋土墻的設計想法,主要是采用天然的圬工材料,或者再結合上鋼筋材料,組成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這些材料均來自于自然材料的組合,具有天然的高強度與抗剪能力,基本上以自身重力來平衡墻后的土壓力。但是隨著國家政策與環境保護的要求,天然的圬工材料因其破化自然環境,造成水土流失等問題,開始推行減少這些天然材料的開采與使用,那么一些減少使用圬工材料或者使用一些就地可以選用的材料的擋土墻,在當前的發展時期就有重要的意義與更多的實用性。
2.1重力式擋土墻
重力式擋土墻包括漿砌片石、毛石混凝土、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等材料組成的,依靠自身重量來維持受力平衡狀態的一類擋土墻。因該種結構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并且施工技術非常成熟,在公路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得到了大量的應用。但是該結構需要采用大量的天然圬工結構,并且在高度較大的時候,經濟性不高;并且幾乎只能通過攀爬與垂吊等植物進行遮掩,景觀與環保綠化方面比較差。
該傳統的重力式擋土墻應用于高度在8米以內,并且地基情況較為良好的地段具有更高的適用性。
2.2扶壁式擋土墻
扶壁式擋土墻主要以鋼筋混凝土做為主要材料,墻后帶上肋板的結構,一般擋土墻的墻身斷面尺寸較小,會需要設置踵板與趾板加強,擴大的加強板上的土體重力可有效地幫助擋土墻抵抗傾覆作用和水平的滑移作用,而擋土墻上的扶壁結構能承受由于土壓力引起的破化彎矩和剪力。
對于缺乏天然的石料,較高的填方工程路段,應用于高度在12米以內,需要嚴格節省用地的地段具有很好的適用性。
2.3石籠式擋土墻
石籠式擋土墻,是一種較為新型的支檔結構,公路路基設計規范上也把其成為格賓擋土墻,是一種從國外傳導過來的擋土墻技術,其實在國內也早就有大量的應用,只是沒有成系統與體系的應用。石籠式擋土墻采用經過特殊防腐技術處理后的鋼絲做為主要材料,內部填充天然石料組成,對填充的石料的粒徑、強度等要求較低,不風化不水解,具有一定的強度即可。
2.4加筋土擋土墻
加筋土擋土墻也是一種較為新型的擋土墻技術,從20世紀70年代國內開始慢慢使用加筋土擋土墻,其主要是包括面墻系統、筋帶系統以及結構土方系統組成,可以選擇圬工結構、石籠式結構以及生態袋等的結構。
加筋土擋土墻因需要布置較長的筋帶,因此一般適用于地形較為平整的填方地段,高度從理論上是沒有上限的,對于生態性、景觀性、經濟性方面有要求的地段是很好的解決方案。
三、幾種不同擋土墻工程的適應性對比分析
四、結語
上文介紹了幾種公路工程常見的擋土墻結構,并且結合目前不斷發展的公路建設情況,增加了生態性與景觀性的考慮,分析了其設計原理與技術經濟的優缺點,在自然與和諧、生態與建設的要求下,根據實際面臨的情況,綜合的適宜的擋土墻結構是很有必要的,同時還可以相互結合不同的擋土墻的特點,進行組合式設計也是很有研究與應用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童韜,孟云偉等.石籠擋土墻在山區公路工程中的應用[J].公路交通技術,2007(04):19-21.
[2]陸陳強,黃元斌,鄒勝勇.抗滑樁與格賓擋墻聯合生態護坡施工技術[J].公路工程,2015(04):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