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 劉秀偉



1 引言
這套作品最初的靈感來源于家庭題材,從家庭生活中選取創作主角,并且很好地和所學的包裝結構等內容相結合,在包裝裝潢的設計上也可以發揮插畫所長,最后選定了茶葉的創作主題。經過了解調研,父母經常喝的茶葉是茉莉花茶,筆者通過對茉莉花茶茶香、茶色等特點的了解,對比市場上的相關商品的包裝設計現狀,進一步確定了創作內容和風格。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逐漸加快,生活方式以及各種飲食習慣都在不斷發生著變化,但我們每個人都依舊保留著一份初心,小到衣食穿著,大到信念理想,伴隨我童年、青春時期直到如今成年,父母,也依舊保留著不變的一個習慣——喝茶。茶文化在中國歷史長遠悠久,博大精深。古往今來,種茶、采茶、做茶、品茶,在茶人眼中,每個品種的茶都是極品。春暖花開,品味不同的茶類,會給品茶人帶來不同的感受。因此,這套包裝不僅是對設計和美的感受,同時也是承載記憶的一組紀念品。
2 茉莉花茶的前期調研與分析
2.1選取茉莉花茶為主題的背景
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父母喝的茶葉原產地是廣西橫縣,橫縣享有“中國茉莉之鄉”的美譽,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因此,在插畫的創作繪畫中,筆者加進了丘陵、茶園、采茶女等特殊元素,將整套包裝的插畫設計與茉莉花茶相關的地理人文因素融洽的結合。
茉莉花茶作為一種飲品,可排毒養顏,可疏胃解酒,深受人們的喜愛。一套出彩的包裝更能激起人們對茶葉的購買欲望,進而更加認同茶葉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最初的選題取材也是來源于家鄉,土特產、特色小吃、家家戶戶比較普遍的小食等,如果從當中選取題材去進行一套完整的包裝設計,在進行了藝術的本質[1]研究后,考慮到產品特性以及實際包裝的特性,最終放棄了這一類題材的選取。隨后,筆者想到了最貼近自己生活的一種東西,它就在筆者的家庭中,自筆者記事起就“陪伴”在父母左右,經年累月,每每回家都能見到,是筆者父母的喜好,那就是他們一直都在喝的一種茶—茉莉花茶。
最深的印象就是,這種茶最開始泡的時候,有一股清香,茶葉在杯底一層,水上一層,倒進去的開水也會立刻從清亮變成淡淡的黃綠色,扣上杯蓋,等一會兒,再次掀開杯蓋,一股濃郁的茶香就會撲鼻而來,之前水面上飄浮的茶葉也沉到杯底,剩下的幾片也都沖泡展開來,全部變成了蓬松鮮嫩的葉子。這時候父親通常是掀開茶蓋,茶蓋半掩著茶杯,微微左右晃頭吹開茶葉,抿上一口,發出一聲極享受的“哈”聲兒。
筆者和弟弟有時候會因為好奇和頑皮,裝成大人模樣去偷喝父母的茶水,被發現的時候會被阻攔下來“你們不要喝,還小,會變笨的”,而如今已經變成“晚上喝茶容易失眠”,怕是那個時候對待不懂什么叫失眠的小孩子,只能用變笨變傻這樣的謬語來哄騙吧。我們的父母總在用我們難以想象的方式來給予我們溫暖。這就是這茶給筆者留下的最深的印象,筆者和父母之間的相互陪伴。
2.2茉莉花茶包裝的產品調研
“百姓愛它有滋有味,能清火克食公卿貴胄愛它清雅恬淡,令人神思悠遠” [2]。家里人都很愛喝茶。所飲用的茉莉花茶都在集市的茶葉商戶那里直接購買,散裝,一個折疊的紙袋子,每次大概買半斤左右,包裝還偏古典老式的,既有包的形式也有折的形式(如圖2-1)。商戶那里包裝的形式是長寬高30厘米左右的方形鐵桶,桶壁顏色整體偏草綠色,寫著大大的“茉莉花茶”四個字,很濃郁的茶葉包裝色彩(如圖2-2)。在和賣茶阿姨的交談中了解到,家鄉的茶葉原產地是廣西橫縣,橫縣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茉莉之鄉”。橫縣盛產茉莉花除了與當地的種植習慣有關外,還得益于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橫縣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十分適宜茉莉花生長。橫縣茉莉花茶條索緊細、勻整,香氣濃郁,鮮靈持久,滋味濃醇,葉衣嫩勻,耐沖泡。這也激發了筆者對插畫的臨時構想,可以將插畫的內容加進廣西橫縣的地形外貌特征,與茉莉花茶葉進行結合,塑造典雅淳樸的效果。再依照當下設計審美的流行趨勢,顏色清新亮麗的插畫與茶葉主題格調可能更相符合,插畫主題效果的思路也逐漸開始清晰明了。
3 “禾木”茉莉花茶包裝設計的設計實踐
3.1“禾木”茉莉花茶包裝設計的標志設計
最初的構想是利用文字標志的形式來突出品牌屬性,名字“禾木”。例如“吳裕泰”的標志,醒目簡潔大方,有很明顯的品牌特征。筆者的設計構想因家庭親情而起,所以在logo的設計上,也想加進“和睦”“圓滿”的元素,而且“禾木”諧音“和睦”,在logo的形象呈現上,也想要達到“禾木”和“和睦”都能出現在標志上的雙關效果。因為是茉莉花茶,筆者自己也很喜歡花,就也想要把茉莉花的元素放進logo,再放進茶碗的元素,最后呈現的效果就是以圓形為載體,園內有“禾木”,茶碗與“禾”字組成“和”字,茶葉經過變形與“木”字組成“睦”字,空出圓內下面一部分給茉莉花茶的元素,整個logo顏色以紅和黑為主,最后是想達到古典、復古的效果(如圖3-1),顏色和整體形勢的搭配不夠輕便、精巧是一直存在的問題,和老師進行溝通,老師對這一設計方案作出了“一針見血”的點評:logo里加進的想法過多,不夠直觀,而且整體形勢并沒有突出“禾木”。這一想法有些“物極必反”。在老師的指導下更換了思路,把除“禾木”以外的元素全部拋掉,只用“禾木”二字去做設計,logo外形將茉莉花和圓形結合,做一個“圓圓的茉莉花”,內有變形的“禾木”二字,logo整體是黑色(圖3-2),把第二個方案發給了老師,等待的回復的過程極其忐忑,回復結果依舊不行,整體風格不夠現代,過于沉重,“合理運用對比,能夠建立或打破字體的設計風格” [3],老師也聯系了筆者,幫忙進行詳細的分析,發了很多國內外關于茶葉logo設計的優秀案例,并帶其一起分享特點。這里真的要非常感謝老師,多么幸運遇到了如此優秀又善良有耐心的老師。
最后,通過老師的耐心指導,筆者將茶杯元素和茶葉結合,logo顏色以茶綠色為主,體現現代、小資的感覺,而“禾木”這一品牌文字則放在了茶杯內部偏下,中文為下面配以進行變形的拼音文字,體現形式多變的美感(圖3-3)。慶幸自己跟上了老師的節奏,達到了自己滿意。
3.2“禾木”茉莉花茶包裝設計的結構設計
通過對紙包裝形態與結構設計[4]的研究總結出包裝結構形式多變,不管是復雜還是簡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設計精巧,成本低廉,是重點。而且茶葉和其他包裝的一大不同點就是要考慮到防潮、密封的特性。有整包裝、有散包裝,有大包、小包茶葉,大小號手提袋也是市面上普遍都有的。塑膠紙包裝、鐵盒包裝,紙袋散包裝、小盒散包裝等包裝樣式,其中就包括紙盒包裝結構設計的樣式。第一種是茶葉紙盒包裝,方形紙盒,內置小包茶葉是真空包裝,交錯排列放置在紙盒里,也將紙盒內部空間充分利用,并且這樣的放置方式具有規律性的美感(圖3-4)。第二種包裝是成品固定包裝,一包大概半斤左右,用塑膠紙進行包裝,達到防潮的目的(圖3-5)。
接著就是手提袋的設計,與普通手提袋并無太大差異,特點是偏高瘦精挑一些,分大小兩號,大號用來裝精致整盒的大包裝,小號用來裝多種散包裝(圖3-6)。再有的就是紙袋散包裝,零售商的一種包裝形式,紙袋撐開后在封口處進行疊壓達到封閉的作用,隨后用包裝膠帶進行前后半纏繞進一步達到封口且美觀的效果(圖3-7)。最后是包裝紙盒的精包裝,紙盒外包裝是紙質結構包裝盒,整體包裝好像被斜向切割,達到一種視覺錯覺的藝術美觀性,有一種交錯變換感,頂部蓋子就是一個梯形的立方體(圖3-8)。
3.3“禾木”茉莉花茶包裝設計的插圖設計
最開始在進行插圖構想時是一頭霧水,“什么是插畫”“插畫的定義”[5],回想自己以往的畫畫特點以及自己所擅長的方式,暫時嘗試了一下碳素筆純線勾畫,簡單配以背景色的插圖風格,效果略顯簡單,顏色上不夠出彩,使得整組包裝看上去平淡無奇,而且,一組好的包裝設計插圖是最出彩的地方,插圖不夠精巧美觀會使整組包裝簡陋低廉。插畫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插畫創作的基本規律和步驟,[6]是極其重要的,在和老師溝通后,建議也是不要太寫實,現代一些,精巧一些,符合現代審美,看上去個性而且舒服。而且筆者的是茶包裝,和茶葉相符的元素可以利用采茶女,這一元素加進去會使整張畫變得活潑靈動。再有就是配色上,筆者比較傾向于清新自然靈巧的配色,看上去給人輕松的舒適感。一張帶有顏色的畫,形式和構圖就像一個人本來的面貌,而顏色就是衣著裝飾,增添光彩顏色起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對很多顏色樣本進行了試用,有色彩對比強烈的抽象畫,也有顏色溫馨和諧的小清新風格。對比強烈的抽象畫固然出彩,但是對應茶葉包裝這一主角色彩,可能略顯不符,傳遞清新、爽快配色[7],是繪制好插圖的重要方法,最后選定了顏色溫馨和諧的小清新風格。
在繪制過程中,首先要考慮構圖,構圖的形式在與顏色區域的配合協調中是否相符合,使整張畫看上去協調富有美感[8]。一共繪制了兩張插圖,兩張插圖均是采茶女在山上采茶的畫面。第一張是一個采茶女雙手挎筐,站立在畫面中間偏右方,面朝前方,正襟而立,身后的天和山都進行了想象化,用粉色等一系列的顏色進行交差重疊的配色,下方有粗略概括的茶園以及細致刻畫的茶葉,均是用粉藍、粉綠色明度純度都較協調的顏色進行搭配繪畫,使顏色更加和諧,最后用漸變的效果處理大的草叢等,植物類圖案的創意變形[9],對茶園處加以大小數量不一的茶葉進行裝飾,使畫面更加豐富,富有美感(圖3-9)。
第二張插圖相較于第一張偏近景,同樣是在低頭采茶葉的一位采茶女,身背筐簍,左邊用大樹來補充畫面,促進畫面結構飽滿,顏色豐富。采茶女只露上半身,腰部以下用幾層茶叢進行了遮擋,茶叢下方用大大的茶葉進行繪畫裝飾,使畫面更加豐富。右后方太陽的部分做了一個遠景處理,與筐簍的顏色互相襯托,使畫面在顏色和形式上都更加的豐富協調(圖3-10)。
4 “禾木”茉莉花茶包裝設計的感悟
通過這組作品的設計,使筆者對包裝設計有了更深的感悟。在不斷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更全面的掌握了專業技能。
一組好的包裝設計需要對整個品牌進行詳細的了解,從產品特性、受眾群體等各個方面進行信息挖掘和思考。
今年做畢設的環境和往年不一樣,因為疫情原因不能返校,在家學習的過程,更加考驗了自己的時間安排能力以及自學能力。通過這半年沉淀以及鍛煉,使自己對于學習產生了新的認識,學習一項技能務必要踏實鉆研,不擱置,不拖拉,提前準備,及時完成。
這次作品的插畫設計工作量較大,在繪畫過程中也多次因為配色和構圖不和諧進行過更改,更改時間夠長才會出現一些效果。筆者越發的覺得,設計是一件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并不和收獲成正比的一件事,但是作品出來了,收獲的成就感卻是加倍的。
結論
“禾木”茉莉花茶包裝設計是目前為止用時最長,完成度最高的一套系列作品。它包含了對茶葉包裝盒的包裝結構設計以及包裝上的插圖設計。作品融入了對家庭、親情的感情元素,并通過對茉莉花茶特性的了解以及茉莉花茶在茶葉文化中所做出的杰出貢獻,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以及掌握的板繪的技巧進行了創作。
包裝插圖設計主要通過ps板繪的繪畫方法進行的創作。通過對茶園、采茶女等元素的深入繪畫,來表現采茶情景及茶園風光,再現了采茶的情境氛圍,表現了茶業的文化特色,使人們對茶園文化更多了一些了解。插圖的設計屬于清新自然的風格,有著板繪繪畫的典型特征,向人們傳達了清新靚麗的自然感。在繪制過程中,筆者將采茶女作為了主體人物展開描繪,加以籮筐這一采茶女的典型元素作為陪襯來豐富人物。
在制作整套畢業設計的過程中,筆者充分結合之前所學知識,進行思維和能力的開拓,大膽學習。這一次的畢業設計創作使筆者的專業技能再一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極大的挖掘了自己在專業方面的潛力。希望今后能結合自己所學,通過自己的大膽創作設計出更好的作品,多多欣賞學習像國際藝術珍品類似的優秀作品,加以提高。
致 謝
這一組包裝的完成離不開老師的耐心指導。最一開始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和老師溝通,很怕被否定,老師親切隨和,通過電話和語音通話的方式對我的作品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還有就是學長學姐的幫助,論文的提綱并不是很清晰明了,隨后通過對學長學姐的優秀案例的參考,提綱才得以順利完成。中途要交檢查表以及諸多事項,在家上網不免有登不上去各種問題,和學姐反映了情況,學姐也耐心地幫忙解決了問題。將作品發給學姐,學姐非常熱心的給出了很多項指導意見。
由于疫情原因,我們都在居家閑置。但是學院群里一直都有老師們的消息提醒,關于就業的,關于疫情最新動向的,關于我們畢設的工作進度安排,關于其他同學畢業后赴海外留學的消息,關于每天的簽到打卡,學校的老師們不僅在負責著我們的學習,也在關注著我們的實時動態,確保我們的安全。還有我們得老師們,疫情之下,也不停歇,特殊情況進行特殊調整,居家給同學們上課。崗位不曾停,責任不曾停。在這里,由衷的感謝我們的可敬可愛的老師們,為我們的就業以及學習一直堅守崗位的偉大。
作者簡介:張文娟;出生年月:1996年8月29日;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河北保定;學歷:碩士;職稱:學生;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工作/學習單位:北京印刷學院。
本論文由 “國家級一流專業——視覺傳達設計”(項目號:2215012004)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