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志愿者服務在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建設醫院文化的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醫院提升服務品質和提高診療效率等方面搭建了橋梁。如何發揮好醫院志愿者的最大功效,使志愿力量助推醫院文化建設的發展,是我們一直追求的人文精神力量。現以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為例,結合醫院實際與特色,淺談志愿者服務對于醫院文化建設的影響。
1.引言
醫院文化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內在推動力。醫院文化滲透并影響醫院經營、管理和人際關系等所有層面,是一種凝聚人心,實現自我價值、提升醫院競爭力的文化力量和資本積累【1】。意愿者院服務將醫、患雙方用無形的樞紐連接,作為了醫院人性化服務的有力補充,它以醫院為載體,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并提供有效服務,弘揚了文明、和諧、友善的社會核心價值觀,打響了醫院文化品牌。
2.醫院開展志愿者服務的實踐
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成立于1993年,是寧波市首批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之一,作為一家大型公立醫院,始終以人本管理為核心,以學習創新為動力,努力建設具有鮮明時代特征、豐富管理內涵和具有傳院特色的醫院文化,培育、深化、拓展“厚德 務實 創新 卓越”的醫院精神,為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塑造良好醫院形象。
建院之初,醫院廣大醫護人員深入周邊社區開展義診等活動,為社區居民、偏遠老百姓送去優質服務,獲得一致好評,醫護人員志愿者服務的優勢逐步顯現。
隨著信息化醫療的飛速發展以及百姓對于健康需求的不斷提升,僅憑醫護人員志愿者的健康宣教、義診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患者對于快速診療的需求,更有一部分疾病終末期患者的心理治療也成為了現代醫學的一大難題。醫務社工、社會志愿者的加入讓醫院人文關懷迸發活力與希望。經過多年的積累,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成立了“惠民利民”社會志愿者團隊,其中包括43個黨支部志愿者團隊、34個團支部志愿者、4支民主黨派志愿服務隊以及多個社會志愿者等,初步形成了具有醫院特色、符合醫院實際的多元化志愿服務體系[2]。
2.1完善組織架構,規范規章制度
醫院成立了由院黨委委員分管、社工部組織管理的志愿者服務辦公室,負責醫院志愿者的規劃、招募、協調等,先后制定了《志愿者服務管理制度》《醫務社會工作專業服務管理制度》《醫務盛會工作督導管理制度》等,為實現醫院志愿者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奠定了基礎。
2.2打造志愿者品牌,精細化滿足患者需求
志愿者服務體現著公民的社會責任意識,它以弘揚志愿精神為核心,通過開展志愿活動來增強社會參與感和服務意識。近年來,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全力打造特色志愿服務品牌項目,先后獲得2016浙江省優秀志愿服務集體、2017市衛生計生系統“優秀黨員志愿者團隊”、2018年寧波市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等。
2.2.1“移動拐杖”空巢老人一呼式就醫協助項目
2019年,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移動拐杖”空巢老人一呼式就醫協助項目獲得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決賽銅獎。
“移動拐杖”空巢老人一呼式就醫協助項目是該院志愿服務團隊自2018年5月起,開展的一項志愿服務項目。目前,項目已配備專業的綜合性醫療團隊、社會工作師、心理咨詢師、社會愛心人士及團隊,具備豐富的醫療和社會資源,確保項目可實施基礎。同時,通過醫院醫聯體建設,結對社區,以最精準的方式,收集并篩選項目目標群體。目前,已與數位養老院的空巢老人結對,精細化滿足患者需求,獲得高度好評。
2.2.2成立“惠利護跑家”
李惠利醫院護跑家成立于2015年初,是由熱愛跑步,具備醫療急救技能的醫護人員共同組建起的公益性質醫療志愿者團隊;團隊從建立之初就確立了以“Guide指導、Guard守護、Give給予”的3G團隊建設理念,提出“跑護合一、為愛而跑”的團隊口號,立志成為一支一流的運動醫療保障團隊。
惠利護跑家團隊目前共有隊員80余人,團隊每年參與至少10場馬拉松醫療保障活動,隊員們具備完成半馬21公里及以上的能力,熟練掌握CPR、AED操作能力,目前已經參與多少場的護跑救護。
2.3發揮志愿者能動性,全力保障醫院疫情防控
2020年是個不平凡的一年,1月開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就開始肆虐。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防控阻擊戰中,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社工部全體人員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為推進奪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階段性勝利貢獻了青春力量【3】,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通過組織并參加門崗值班、防疫知識宣傳、防疫物資對接、開展心理咨詢、招募志愿者等方式詮釋著醫務社工在疫情面前的責任擔當。2月3日至3月24日,共組織1186人次醫務人員參與到門崗志愿者的隊伍中,監測入院人員身體狀況,嚴查所有來往車輛,詢問健康情況,有無流行病學接觸史、發熱、咳嗽、測量體溫,為醫院守好“ 入關口 ”累計服務時長達6970小時。門崗每日平均人流量21000人,車流量3000輛。同時在值崗期間還積極做好防疫知識宣教工作,指導病人及家屬如何戴口罩、洗手及手消毒,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提高了民眾的防疫意識及技能。
3.進一步打算
想要把醫院的志愿服務工作做好、落細,就不單純是靠人多、量多而論,更應該從“質”上去做文章,下一步,醫院將定期對志愿者進行了相關知識及技能的培訓工作,提高志愿者志愿服務的能力以及創新性和專業性;多渠道開展病區個案小組分析會,為需要的人群制定個性化服務;開展豐富多樣的志愿者團建活動,增強團隊凝聚力。
以溝通為基礎,以協作為橋梁,以服務為宗旨,讓志愿者擔當醫院診療服務中的軟實力,讓醫院變得有溫度。
參考文獻
[1]劉宇飛.醫院文化建設 [J]. 醫藥衛生 : 文摘版 ,2016(7):00304-00304.
[2]莊桂山鄧蓉蓉.新形勢下醫院志愿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04):265-266.
[3]李鳳瑩.醫院志愿服務在疫情防控中的做法及啟示 [J].就業與保障就業與保障.?2020,(20):188-189.
作者簡介:張林霞 ,女,漢族,浙江省寧波市,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大學本科,助理政工師,研究方向:如何加強醫院意識形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