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松
摘要:群眾文化組織工作是提高群眾文化活動質量的重要保障。隨著城市社區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的不斷發展,各類問題也逐漸凸顯,亟需加強建設引導。本文從群眾文化服務的視角,系統分析了社區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的形成、特點和存在問題,從明確群眾文化組織主體地位、推動組織建設、加強政策支持等方面探討解決策略。
關鍵詞:社區;群眾文化組織;群藝館;建設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斷增加,社區自發性群眾文化活動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針對社區自發性群眾文化團體存在的組織松散、管理缺位、活動無序、保障薄弱等問題,群眾藝術館(文化館)等群眾文化服務機構應切實發揮職能作用,加強引導和建設,確保群眾文化活動的健康發展。
一、社區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的形成
社區是城市的組成細胞,社區居民除了基本的生產生活需求以外,還有各類精神文化需求。在長期發展中,隨著以社區居民為主體的各類群眾文化活動持續開展,有共同文化愛好的社區居民,希望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有固定的的場所,組建共同的圈子,開展交流互動。因此,在社區群眾文化活動中,以愛好、感情、友誼為基礎,自愿結合,逐漸形成了大量的以共同文化活動為基礎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社區組織。以荊門市群眾藝術館的調查數據為例,荊門中心城區社區中,有廣場舞、地方戲曲、棋牌、樂器等經常性開展活動的群眾文化組織290多個,其中90%以上的都是自發形成。
二、社區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問題
社區自發形成的群眾文化組織,與正規的社會組織團體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結構松散,沒有健全的管理章程,沒有固定的管理團隊,缺少完善的運行機制,管理難度較大,經常出現影響社區正常秩序和居民生活的問題。以社區廣場舞組織為例,在開展活動中,由于缺少規范管理,噪音擾民、破壞環境、爭搶地盤等情況經常發生;二是成員不穩,大多都是社區的居民,人員進出沒有限制,團體的規模大小不一,人員缺乏穩定性,活動組織難度大、專業水平低。例如,地方戲曲類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由于缺少專業的指導,僅僅依靠幾個戲曲愛好者的帶動,很難開展高水平的表演。三是缺少固定的活動場所,大多數組織都是利用廣場、公園等社區公共場地開展活動。這就導致經常出現各類群眾文化活動組織之間、活動組織與場地管理之間因為場地問題,發生矛盾糾紛;四是缺少有效的基礎保障,開展活動的服裝、道具依靠組織內人員集資購買。在缺少專門保障的情況下,開展活動存在很多困難,特別是難以開展大規模、高質量的群體活動,影響了組織的專業性發展。
三、加強社區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建設的策略
推動群眾文化的“組織化”是群眾文化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各級群眾藝術館(文化館)的基本職能。本文結合群眾文化工作實踐,就加強社區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建設提出四點建議:
(一)正確認識群眾文化組織主體地位。各級群眾藝術館(文化館)雖然肩負著促進群眾文化團體建設的職能,但是力量十分有限,主要責任在于做好管理引導,要想實現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的健康發展,還必須發揮好它們自身的主體作用。一方面,要以開放性、包容性的態度看待社區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將他們作為社區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一環,正確認識它們在推動社區群眾文化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切實樹立社會本位的群眾文化組織建設理念,將群眾文化組織置于辦文化的主體地位,鼓勵社區的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進行自我管理、自我建設,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和吸納效應,將更多的社區民眾吸收到群眾文化活動中來。
(二)有效提供群眾文化組織建設指導。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群眾藝術館(文化館)在建設群眾文化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方面的優勢,利用公益培訓、基層文藝骨干培養等職能,組織社區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的團隊成員,經常性開展培訓活動。通過培養他們的組織建設、活動開展、人員管理、專業藝術等方面的能力,達到提升社區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建設水平目的。例如,群眾文化機構可以針對社區的自發性廣場舞組織,派遣專業教師,提供專業的舞蹈藝術編排和培訓,幫助它們提高藝術水平。另一方面,對于社區內已經較為成熟穩定的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要及時引導他們積極探索建立完善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機制,指導進行依法注冊、規范運營。
(三)全面加強群眾文化組織建設管理。群眾藝術館(文化館)對社區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的管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要加強調查摸底,建立起社區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名錄,了解其專業門類、基本情況、主要特色、基本需求,以便有針對性的開展管理和引導。二是要聯合城管、社區等相關部門和機構,根據城市管理和社區實際,制定群眾文化活動的規則,規范群眾文化活動行為,針對活動擾民、影響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等現象,進行勸阻和管制;三是發揮群眾文化管理機構的橋梁作用,為社區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的相互交流、共同開展活動創造條件。推動同類組織之間的團隊合并、發展壯大,實現社區群眾文化師資、場地等有限資源的高效利用。
(四)積極爭取群眾文化組織基本保障。缺少經費等基本保障是社區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難以發展壯大、正規發展的重要原因。群眾藝術館(文化館)等主要職能機構,要發揮好自身的職能作用,在政策優惠、人才隊伍、場地設施等方面為它們提供必要支持。一方面,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將管理相對規范、影響力較大、專業水平較高的社區自發性群眾文化組織納入購買服務范疇,支持它們參與文藝下鄉、文藝匯演等公共文化服務,獲得一定的經費保障;另一方面,積極向上文化主管、地方財政、社會組織等爭取經費支持,以財政撥款、社會捐助等形式,建立社區群眾文化組織發展基金,構建對優秀社區群眾文化組織進行專項扶持的資助體系。
參考文獻
[1]李群.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2021(14):7-8.
[2]安娜.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思考[J].參花(下),2019(02):154.
[3]何彥源.淺談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J].農家參謀,2018(0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