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成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廣西南寧 530028)
現在醫用電子內窺鏡已經在醫院當中有著非常高的使用率,而且在各個醫院進行應用,在診斷治療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有著較高的技術水平,內部結構比較復雜,在使用期間容易出現多種故障,而且維修較為復雜,有著較高的維修成本。本文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分析故障的具體原因,了解軟式電子內窺鏡可能出現的故障,然后確定具體的故障率,提高使用效率,最終達到提高設備使用壽命的目的。在實際操作當中,經過應用RCA,可以幫助醫學工程師準確地找出故障,確定引發故障的原因,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使故障盡快得到解決,維持設備的正常運行。
電子內窺鏡屬于纖維鏡改良后的第三代內窺鏡,可以分成電子胃鏡、電子喉鏡等類型。目前比較常見的品牌有日本奧林巴斯、美國雅倫等,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其中在醫院當中奧林巴斯的應用頻率最高。從內部的各個部件上,每個品牌的機器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電子內窺鏡包含先端彎曲部、插入部等部分。
內鏡標準檢查程序包含漏水測試、檢查外觀和功能測試等幾個步驟。內鏡維修可以分成大修和小修,對于先端部和操作部都是大修,有著較高的維修支出。
1.3.1 內鏡外觀檢測與消毒
常規檢查包括以下內容:
(1)外觀。在室內明亮的情況下檢查鏡體的外部,將水珠擦凈之后查看附件是否完整,查看插入管與導光有無出現變形等情況。另外也需要查看有無出現脫皮等問題,檢查橡皮有無存在皺折的狀況,兩邊涂膠有無存在鋒棱等問題。需要在室內明亮的狀況下,檢測先端頭和光束蓋玻璃,物鏡確定其是否平整,是否存在裂痕和劃痕,C 蓋需要保持完整。檢查吸引口、活檢口以及鉗子口確定其是否有磨損的印記。另外也需要檢查附件O形圈是否存在裂痕。
(2)亮度測試。把內窺鏡導光頭放在明亮的燈泡下,首先需要確定先端頭光束是否明亮,確定是否存在斷裂的情況,有無明顯斷絲或老化現象,用手指遮住導光頭導光束的入口,從先端頭導光束出口處觀察其亮度變化情況。
(3)角度檢查。把鏡身放置在平穩的桌面上,旋轉角度到最大,記錄好最大的角度,角度標準需要確定標準,轉動的時候確定其是否流暢。
(4)活檢口測試。活檢鉗鉗頭保持閉合,慢慢地放入內窺鏡鉗道口,不斷檢測三次左右,插入活檢鉗的時候需要確定其是否流暢。
1.3.2 消毒滅菌
內鏡消毒需要遵循消毒規范,需要依據配比濃度配置含酶和無酶醫用清洗劑。消毒的時候需要拆下可以拆卸的零件,做好消毒,清洗之前需要經過漏水測試,把內鏡全部放入水中接測漏閥,采用注射器把水注射到各個管道當中,在水中需要變換各個角度進行拍打,放出管道當中的剩余空氣[1]。把內鏡拿出水面之后,用干布把鏡身擦干凈,接著使用高壓槍吹走管道里的存水,然后拔開測漏器插頭,在橡皮完全恢復之后,最后擰開測漏閥[2]。
1.3.3 內鏡漏水故障
(1)漏水現象。漏水現象包括:①內鏡漏水可以使纖維鏡像束出現龜裂等情況;②電子鏡圖像已經不清晰,甚至出現黑屏的情況;③光束出現變脆的情況,而且沒有較高的亮度;④電子鏡無法正常開啟等。
(2)漏水分析。內鏡漏水表現為:①清洗浸泡水中的時候,確定內鏡充氣之后彎曲橡皮有無出現膨脹,如果沒有出現膨脹,而且會出現“唧唧”的聲音,可以判斷為漏水;②彎曲部和插入部漏水,因為被夾或用力彎折而引發;③鉗子管道出現漏水的情況,由于應用內鏡手法錯誤,使鉗子管彎折,活檢鉗插入的時候無法完全閉合,出現被附件扎穿;④先端頭漏水,包含先端部與硬物進行觸碰,引發破裂。同時也可能因為鉗道口遭受持續的電燒,引發損壞;⑤保養的不恰當會導致內鏡出現不同程度損壞,比如和較為尖銳的物體一起清洗,容易遭到破壞,而且也容易引發橡皮破裂[3]。
(3)漏水處理。為了避免人為原因引發損傷,非專業人員不能隨意拆下內鏡。內鏡附件需要優先選擇原廠所提供的原裝附件,在工作中,如果醫工人員不能順利維修,可以選擇原廠的工作人員進行維修;由于外在因素引發內鏡損壞,或者臨床應用過久,經過檢測已經報廢,需要盡快進行購買,以滿足實際的需求[4]。
1.3.4 內鏡的清洗與消毒
(1)外部清洗與消毒。使用完內鏡需要盡快進行清洗,以免消毒液導致蛋白質凝固引發內鏡外管變色與不光滑,消毒之前需要采用含酶清洗液進行清洗內鏡,不能隨意選擇消毒液進行清洗內鏡,也需要應用專業的清洗方法[5]。
(2)內部清洗與消毒。擦拭內鏡鏡頭的時候,需要選擇合適的方向,以免產生碎屑對噴嘴造成阻塞。在清洗的過程中,附件需要拆卸下來,使其和整鏡分離,附件應用手動高壓沖刷槍或超聲清洗,刷洗內鏡活檢管道的時候,清洗刷需要保持平直,以免和按鈕安裝座產生摩擦[6]。
RCA 屬于具有鮮明結構化的問題處理法,其經過不同的步驟確定具體的問題,然后采用對應的方法進行解決,而不能只是關注問題的表面。對RCA 的解析為:確定問題的具體原因,然后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接著將其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以避免相同的風險再次出現。
根本分析的標準流程是:確定具體的問題,組織針對性的團隊調查具體的原因,做好相關的設計,并且將計劃實施到底,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完成此目標的方法包含頭腦風暴,PDCA 貫穿這個過程,確定比較相近的原因,Why Tree 主要經過追根究底的方式進行詢問,最終確定具體的原因。
因為電子內窺鏡進行維修的時間比較長,常常需要經歷幾個月,單純統計維修數量容易出現誤差,所以把故障率的計算方法確定為公式,而且每個月進行匯總,使故障的情況得到清楚的顯示。故障率公式為:

后勤主管院長任組長,成員有:內鏡中心的護士、主任、設備科的員工、基建科的員工等。這些人員的組成,可以使設備的管理和維修工作得到全面監督,使設備可以更好地運行。
本文首先把維修這段時間內報修系統當中對軟式電子內窺鏡進行維修所獲得每個月的要求進行匯總結果,最終確定故障情況。
可以看出,在進行調整之前,電子內鏡有著較高的故障率,不利于設備的有效使用,而且對臨床工作也是不小的阻礙,容易影響到臨床診斷和治療工作的進行。
通過應用各種方法分析內鏡的具體故障,確定其原因。
第一步,需要進行確定電子內窺鏡故障率,并且將其當做“魚頭”;第二步,故障率當做“魚頭”的時候,其和許多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依據人、機、法實施劃分,清晰地畫出5 個“大骨”;第三步,采用頭腦風暴法梳理整個故障情況,確定可能引發故障的幾個原因,在采用因果分析除去可能性比較低的原因之后,從中可以得到比較清楚的近端原因,比如沒有及時進行設備巡查,沒有專業的PM 維護,沒有按照規范進行操作,沒有按照要求進行清洗等;第四步,Why Tree 也就是經過追根究底的方式進行詢問,最終確定具體的原因,把重要的原因主要原因歸納成二級魚骨圖,并且進行標注,進而確定具體的原因為沒有及時進行設備巡查,沒有專業的PM 維護,沒有完善的培訓等。在確定具體的原因之后,則需要實施針對性的改進措施,使設備的故障得到有效解決。
聯系醫院JCI 國際認證工作,綜合多科室的實際情況,做好胃腸鏡室的調整,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同時需要做好多科室人員的培訓,使其可以掌握內窺鏡的使用和維護的方法,使設備得到有效使用。設備的良好維護使得相關的工作可以正常運行。
首先把維修這段時間內報修系統中對軟式電子內窺鏡進行維修所獲得的數據按照格式進行集中,得出維修的具體需求,然后確定有效的維修方法,使維修更加具有針對性。從中可以看到設備的故障率明顯下降,提高了維修的效率,降低了維修成本,使患者的安全得到有效保證。同時也可以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維持臨床診斷和治療的需求。另外經過有效改進之后,設備的運行效果更佳,有助于滿足診斷等方面的需求。
內窺鏡屬于臨床醫療當中的重要設備,在治療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經過進行探究RCA 的具體應用,其幫助醫院獲得較好的效果,而且使制度更加健全,使故障率明顯下降,對滿足臨床需求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醫療設備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僅僅完成維修任務無法全面滿足實際的要求,醫工人員需要依據實際情況做好自身的完善,應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靈活運用各種管理工具,可以看到在醫療設備當中合理應用RCA具有較高的必要性,其使設備故障的發生率明顯降低,最終為醫療設備的應用提供了更好的途徑。另外,需要依據故障的具體情況,制定完善的維修和預防方案,使故障可以得到有效預防,降低設備出現故障的概率,使設備可以正常運行,為臨床醫療提供有效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