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磊,明廷宏,趙春輝,劉 超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公司南京應急搶修中心,江蘇南京 210046)
管道運輸與天然氣工業的發展密切相關,目前已經成為公路、水運、鐵路和航空之外的第五大運輸體系。天然氣產品通過管道從產地運輸到用戶目的地,逐漸成為集安全、環保和經濟于一體的運輸方式。我國天然氣的儲存與分布比較集中,較大的產氣區大多數位于西北地區和南部海域,都處于偏遠地段,而天然氣市場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這就造成了產地與用戶間隔的距離較遠,因此我國天然氣的運輸具有長距離、大輸送量的特點,通常使用大管徑的輸氣管道[1]。
對焊接坡口的加工是管道焊接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焊接坡口的形式、尺寸和組裝質量,決定了焊縫的質量和焊接效率,坡口的尺寸和形狀應嚴格保持一致。通常情況下,如果需要滿足焊縫的正常范圍,從力學角度分析,坡口寬度越窄,焊接接頭的質量越好,焊接效率也得到提高,但是直接增大了焊接難度[2]。坡口能對焊接材料和焊縫金屬的比例進行調節,合理設計和選擇焊接坡口的形式,是保證焊縫質量的前提條件。采用環焊縫技術選擇坡口的形式,應遵循以下原則:①當天然氣運輸管道的管壁較厚時,需要保證焊接的透徹性,避免出現未焊透現象;②坡口的焊接要盡量減少熔覆金屬材料的使用,以此提高焊接效率;③對于管道厚度較大的接頭,焊接坡口要盡量減少本身的寬度,以保持焊接質量[3]。通常大管徑天然氣管道焊接選擇復合形坡口,可以使用較少的焊接填充物獲得較高的效率,滿足大壓力的設計需求,達到單面焊接雙面成型的效果。
應用環焊縫技術,可以提高密封圈和溝槽結構的密封效果,對密封結構進行優化設計。通過對密封溝槽結構進行有限元分析可知,結構被離散后,單元位移可以用插值函數表示,轉化為剛度矩陣。當密封溝槽結構被離散后,施加在結構單元的作用力從一個節點傳遞到另一個節點,并且作用力與位移節點等效。根據最小勢能原理,建立位移節點矩陣,通過對密封溝槽結構單元的整體性分析,找到位移和力學的平衡條件,構成應力和應變分布的邊界條件。通過環焊接技術對溝槽添加固定約束,使封閉圈內部受到管壁的壓力作用,在壓力載荷的作用下,坡口產生應力變形和位移約束,在交界面進行協調,以達到有效的密封作用。
應用環焊縫技術要控制熔覆金屬過渡,通過電弧電流對熔滴進行分階段作用,改變不同階段的電弧電流推力,將其產生的熱量匯聚形成高質量的熔池,保證了焊接過程的質量,使焊縫具有可靠性。利用環焊縫技術的控制作用,改變相應階段的電弧電流,按照不同熔滴階段的特征,熔覆金屬過渡分為以下階段:①焊絲形成熔滴階段;②加大電弧電流,進入熔滴緊縮階段;③熔滴分離進入熔池階段,熔滴分離就減小電弧電流,持續到熔滴進入熔池中結束;④此階段后,焊絲快速熔化,新的熔滴開始形成。按照此過程依次進行循環,熔池維持一段時間后,熔覆金屬過渡得以完成。
應用環焊縫技術實施引弧及焊縫清理,控制整個管道焊接過程。
(1)預熱。預熱對焊接工藝十分重要,通過預熱減少焊件熔池與母材的溫度差距,相應減少了焊接產生的應力。預熱可清除掉天然氣管道表面的水汽,避免出現氫氣孔產生的裂紋,提高環焊縫焊接質量。
(2)引弧。應用環焊縫技術進行引弧操作,使用直接垂直接觸和劃擦的方式,將天然氣管壁焊件相互接觸,此時使用的焊槍應與天然氣管壁保持一定的距離。點燃電弧后,焊件末端要對準待焊處,輕輕點擊后,再進行正常焊接操作。應用環焊縫技術進行引弧,可以避免焊件表面和坡口處的電弧劃傷。
(3)清理。在實施引弧后,需要清理焊接通道,保證天然氣管道焊口的干凈整潔,使焊接過程順利過渡到后續階段。
在保持焊接電弧電流和電壓不變的條件下,干伸長度過長,導致熔化速度過快,容易造成未焊透和未熔合的缺陷;干伸長度過短,導致熔池溫度升高過快,容易出現咬邊和凹陷的缺陷。利用環焊縫技術可以控制干伸長度在12~20 mm,以達到焊接質量要求。在環焊縫焊接時,根焊與熱焊的銜接要連續,穩定電弧的同時,控制焊絲干伸長度,減小焊絲通過的電弧電流強度,更好地控制焊接過程。環焊縫填充焊接至坡口兩側,由于對接接頭的特殊性,需要及時進行補焊,以免出現焊道過薄的質量問題;通過鋸齒形態的勻速擺動,保證焊接接頭處熔化充分和完全,形成完整的焊縫外觀。
為檢驗環焊縫技術在大管徑天然氣管道焊接中的應用效果,選擇管壁厚度為21.4 mm 的X80 管道鋼材材料為實驗母材,以適應大管徑和高壓力的輸送需要;選擇焊接材料為直徑1.0 mm 的ER 70S-G 焊絲。實驗材料的具體化學成分見表1,力學性能見表2。由表1 和表2 可知,實驗焊接材料準備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天然氣管道工程的技術要求,能夠保證環焊縫焊接的力學和使用性能,對環境具有一定適應性。

表1 實驗母材和焊絲的化學成分%

表2 實驗母材和焊絲的力學性能
為保證實驗環境符合實際管道工程應用場景,設計焊接實驗的相關參數如下:選擇向下焊接的方向;設定電壓為20~24 V,電流為160~240 A;設定送絲速度為6~12 m/min,焊接速度為40~110 cm/min。
按照國家標準要求,對環焊縫焊接的接頭進行破壞性測試實驗:①接頭的橫向拉伸性能測試實驗結果表明,斷裂位置都在母材上,抗拉強度可達730 MPa,反映出鋼管管體的縱向抗拉強度值較高,管體具有良好的強度穩定性;②接頭的側彎測試、刻槽錘斷測試和宏觀金相檢驗的結果均為合格,滿足應用標準;③在溫度為-10 ℃的條件下,對環焊縫的焊縫中心和熱影響區分別進行沖擊韌性實驗,結果表明焊縫中心的沖擊吸收功的平均值為225~245 J,熱影響區的平均值為245~260 J,說明環焊接接頭具有較好的沖擊韌性表現;④環焊接接頭硬度檢測,焊縫的硬度值為255~265 HB,熱影響區的硬度值247~295 HB,母材的硬度值為235~245 HB,結果表明焊縫和熱影響區的硬度值比母材高,符合接頭比母材硬度強的規律。綜合上述性能測試結果,應用環焊接技術進行管道焊接,具有良好的性能,滿足工程的標準要求,確保焊接的質量和穩定性。
通過對環焊縫技術在大管徑天然氣管道焊接中的應用進行研究,為天然氣管道建設提供理論指導,進一步促進我國管道工程的發展。本文是在現有焊接工藝的基礎上進行的研究,在方案的選擇上還存在一定局限性,后續研究可設計不同的環焊接方案,對不同的焊材成分進行性能評定,以促進環焊接技術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