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行健
今年過年,我向父母申請了壓歲錢的使用額度———500元,這也是他們能允許的最大限額。剩余的壓歲錢都由我媽媽這位“財政大臣”掌管。
我想好好利用這筆錢,為他們做些事情,看到他們發自內心的笑。
我尋思著,看一場喜劇應該可以。我在網上買了三張電影票,邀請父母一起觀看電影。在電影院,我聽到了他們的笑聲,我想我成功了,父母很少這樣開心地笑了。看完電影我提出在外面吃飯,可他們點的菜沒有一道合我的胃口,我沒怎么吃。看到爸爸拉長的臉,我只好把自己的不同意見吞了下去,連剛剛積攢的好心情也灰飛煙滅了。
回家后,我和父母聊了聊,爸爸告訴我他不開心是因為剛剛看到我挑食,覺得這樣我會生病。而我告訴他們,我吃不下飯的原因是所有飯菜都不太熱,而且他們點的菜不是辣的就是臘味的,都不是我喜歡吃的。我能理解他們的苦心,但希望他們也能理解我。我們溝通后,彼此都更加了解了對方的心意。
我試圖再去討他們的歡心。這次月考,我得了全班第一名、全年級第二名的好名次,而且與全校第一名只有一分之差。當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們時,他們只是感到欣慰,摸了摸我的頭,鼓勵我繼續努力。
500元壓歲錢讓我花得七七八八了,沒剩下多少。我打算買點兒好食材放在家里,有時間給父母做點兒好吃的。那天,我做了一頓臘味砂鍋飯,他們把飯全吃完,然后對視一眼,開心地笑了。啊,這么一點兒小東西就能“收買”你們啊?我的父母太容易滿足了。他們后來跟我說,與學習成績相比,他們更關心我的身心健康。看到我終于學會照顧自己,他們發自內心地感到快樂。
原來,他們對我的要求竟只有這些。我這才明白,我的一切才是他們快樂的根源。
教師點評
每個人都想讓家里人快樂,然而,對快樂不同的理解可能造成誤會。小作者認為自己取得好成績會給父母帶來快樂,但父母更關心他的身心健康。這一矛盾通過一次談話得以化解,親情也鞏固了。
(趙月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