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寶 姚成二
《決策》:今年6月,廣德市第一次黨代表大會提出“十四五”時期“鍛造典范城、勇當排頭兵”的宏偉目標,這源于怎樣的戰略考量?
陳紅英:典范是一個概念,是一個標準化的含義。在黨代會召開之前,廣德進行了充分調研,也到先發地區學習,調研后發現廣德不僅要爭當文明創建的典范城,其他各方面工作都要爭當典范城。
“勇當排頭兵”是要爭當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安徽縣域排頭兵,廣德有蘇皖合作示范區和“一地六縣”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集中合作區兩個“金字招牌”,具備基礎和條件。
圍繞戰略目標,廣德進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要求,主要包括確保綜合實力進入全省縣域前十,打造產業集聚、內陸開放、宜居宜業、協調發展、全域美麗、幸福和諧六大典范城等細分目標。
實際上,現在廣德距離全國典范城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廣德“鍛造典范城、勇當排頭兵”,是希望廣德不要滿足,更不能自我陶醉,從目標導向上進一步激發爭先進位的意識,“跳起來摘桃子”,彎下腰抓落實。
《決策》:作為安徽東向發展的橋頭堡,廣德對標對表長三角的主要做法是什么?
陳紅英:向西看,可能廣德可以歇一歇,但向東看,廣德永遠感覺到有差距,有差距就有緊迫感,就會自我警醒、自我加壓。
這些年,廣德一直對標對表長三角,眼睛向東看,目標跟東比,身子往東靠,步伐朝東邁,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紅利,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做法。
一是堅持思想一體對標。廣德先后開展“學長興強工業、學安吉強旅游”“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等系列學習討論活動,與長三角周邊縣市構建定期黨政互訪和人才交流機制,每年安排四大班子領導帶隊赴先發地區學習交流,近三年共選派41名干部、16名村黨支部書記赴滬蘇浙地區掛職鍛煉,持續推動干部在思想觀念上等高對接滬蘇浙。
二是堅持項目一體合作。廣德80%以上工業企業來自滬蘇浙地區,已成為安徽承接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重要集聚區之一。
三是堅持交通一體互聯。五年來,交通累計投入50億元,新改擴建各級公路1100余公里,商合杭高鐵及廣德南站建成運營,與滬蘇浙地區的互聯互通水平全面提升。
四是堅持生態一體治理。與長興、安吉、溧陽等地建立環境污染聯防聯控聯治機制,與周邊縣市建立文旅聯盟,共同發布“走心之旅”精品線路,打造“竹鄉畫廊”旅游風景道,串聯旅游景點、美麗鄉村示范點,形成全域大景區。
五是堅持民生一體共享。主動與滬蘇浙地區合作,推動更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同城待遇。廣德市三院與江蘇省人民醫院等合作打造“蘇皖醫療協作示范基地”,實現本地就診人數成倍增長。
《決策》:廣德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黨員干部隊伍,廣德是如何抓干部隊伍建設,營造干事創業氛圍的?
陳紅英:干事業、謀發展,干部是關鍵。廣德一直緊緊圍繞“好干部”標準,不斷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切實為廣德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隊伍支撐。
一是多渠道淬煉干部。廣德十分重視干部的實踐鍛煉,2020年選派30余名優秀年輕干部到文明創建、征地拆遷等重點工作一線歷練,并通過“比選擇優”,讓10名全日制研究生學歷干部走上科級領導崗位。從現在來看,這些干部在各自的崗位上成長很快。今后,廣德還將繼續實施“青苗管護”工程,大力推進“桐汭菁英”年輕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計劃,推動黨員干部在先發地區見世面、長才干,在發展一線經風雨、強筋骨。
二是憑實績選用干部。廣德牢固樹立“干部用事業說話、事業為干部說話”的鮮明導向,大力選拔使用“獅子型”“黃牛型”“工匠型”干部,堅持憑實績用好干部、為發展配強干部,切實讓吃苦者吃香、有為者有位。2020年廣德就提拔重用了27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的領導干部,2021年結合鄉鎮領導班子換屆,又將53名能力突出、實績突出的優秀年輕干部充實到鄉鎮基層。
三是用正氣引領干部。廣德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問責容錯并舉,堅決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近年來,廣德按照組織程序,重新任用了5名在改革創新發展中因先行先試、積極探索而出現失誤的干部。同時,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等工作,積極引導黨員干部向革命先輩對標學習,大力評選表彰優秀黨員干部,涌現出了全國先進工作者吳險峰、招商標兵石坤偉等一批先進典型。
通過扎實地干部隊伍建設,一個深刻感受是,廣德干部工作精細化程度提高了。過去,廣德干部雖然充滿干勁,但踢得了上半場,打不贏下半場,遇到困難很難推進下去。現在不一樣了,廣德干部調查研究、科學決策、改革攻堅、群眾工作等能力明顯提高,不僅踢得了上半場,更打得贏下半場。
比如,近五年廣德累計嫁接盤活及收回低效用地面積超7000畝。2020年,廣德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全省87個工業主導型省級開發區土地集約節約利用中位居第三位,并連續六年穩居前五,這就是得益于干部工作精細化程度的提高。
可以說,現在廣德的廣大干群思發展、盼發展、抓發展的熱情前所未有,全市上下匯聚了一股奮勇爭先的澎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