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和中國經濟的全球化,讓我國對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多,而作為培養管理人才的工商管理學科則需要承擔培養更多人才的責任。目前我國工商管理類本科專業著眼于學生的理論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于事無補。因此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改善,力求培養出具備創新能力和較高治理水平的人才。本文便對目前工商管理專業存在的問題,和如何構建創新型人才的模式進行簡要說明。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工商管理;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
引言:
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無論是在教學內容還是在課程設置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要想適應社會需求,培養出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就要對高校工商管理模式進行改革。
一、目前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很多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教師都沒有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目前理論和實踐處于脫節狀態,新課標指出要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但是因為多種制約因素的原因,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理念并沒有得到改善。專業課缺乏實踐性,內容陳舊,如此不能讓學生在走出學校之后順利的適應崗位。而教師的實踐能力也不是很強,總是以是否掌握教材知識內容來作為評判學生學習好壞的標準,這最終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沒有得到培養。
二、構建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創新性人才的方法和手段
1.改變以學習基礎知識為核心的教學模式
學校要大力推廣諸如:一些交互式比較強的教學模式,盡可能鼓勵學生進行模擬訓練,實地考察。學校要重視教學的研究性和重視學習上的探索性,學校要改變以往重理論、輕實操的教學方式,盡可能用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方式來代替,這樣才能順應市場需求,讓學生的鉆研能力得到激發,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2.組建特色班,構建復合型人才
學校可以開設輔修專業,如對工科背景的學生可以學習經濟管理專業,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也可以學習其他專業,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培養學生更加良好的專業知識,讓學生的復合型得到增強,從而滿足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
3.多增加實踐性教學內容的時長
理論知識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方面,未來學生走向社會還需要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從而去幫助企業解決具體的問題。為此,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實踐力,必須讓學生通過多個方面經過大量的實踐練習,為此高校工商管理專業需要對實踐性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和創新。首先需要多增加實踐性質的教學內容,工商管理專業要設置一定時長的專業實訓周,盡可能讓學生在校內實踐基地內進行實訓從而增加其實踐能力。當然,為避免學生沒有時間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最好將實踐環節集中在每個學期末或者寒暑假的時候,進行實訓時,最好由帶教老師帶領,去到社會實踐基地進行實訓。其二,學校要聘請知名的企業家或者經理人到學校舉行演講、做報告等,工商管理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不如在市場上身經百戰的企業家或者經理人,讓他們對學生進行指導,能讓學生對工商管理具體操作方法和環境有一定的了解,這能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當家作主的精神。
最后,教師要盡量多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研究項目,盡可能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近距離接觸項目,通過和教師之間的相互交互,讓學生對搜集資料、對社會調查提出自己的見解,從而讓其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和鍛煉。
4.采取雙元交互和雙元強化的教學方式
雙元強化是讓學生獨立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提高的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在實踐當中,結合不同學校的具體情況,雙元強化有以下2種表現形式:(1)雙元強化和實訓強化的結合。采取這種雙元強化需要教師多注重實踐,對主干課最好將實踐作為主干,讓學生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其能力得到進步。(2)自學為主的雙元強化的教學模式。教師需要讓學生自學為主,教師給學生進行答疑,一些選修課和素質課采取教師專題講座的方式。
5.構建出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考核體系
學生之所以走進社會之后缺乏創新能力,這主要是因為傳統的考核評價方式只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識的考核,沒有考察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這就導致學生理論知識掌握較多,但是并不能將理論知識在實踐當中靈活地運用。為適應市場經濟對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學校要進行工商管理專業的創新。具體創新方法有以下幾種:(1)改革考試方法。學校對于某些專業課的考試形式要進行改革,一些閉卷考試、口試或者小論文等形式,要降低理論知識在其中的占比,增加創新型項目的分值,這樣學生為在考試中獲得更高的分數,就會迫使自身對創新項目更加上心,從而讓其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得到提升。(2)設置實踐方面的考核分。很多學校不重視實踐方面,這是導致學生實踐能力低下的原因所在。通過讓教師和實踐單位對實踐項目進行考核和打分,能讓學生注重自身對能力方面的培養。(3)設置學生參加各種競賽的考核分數。學校的學分制度不能僵化,對于一些在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學校要給予學分獎勵,對某些應用方面的重點項目,學校更要加大獎勵力度。
結束語
為適應市場需求,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必須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改善教學模式,盡可能在學科建設和教學內容上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進行機制調整,唯有此,才能著重于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地培養,讓學生學會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從而構建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的的工商管理專業,只有這樣才能讓其無縫銜接走向工作崗位,社會工商管理方面的需求也會得以滿足。
參考文獻:
[1]丁武東.論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32):165-166.
[2]彭文武,陳曉亮,劉小鳳,ZHANGHeng-yi.地方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改造升級與“雙創”教育聯動路徑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4):75-78.
[3]金雷法.“互聯網+”背景下工商管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制建設[J].中外企業家,2018(26):201-202.
[4]段超.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創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對外經貿,2018(01):155-157.
基金項目:南寧學院2019年校級教改項目:產教融合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商科專業新桂商人才培養機制研究(2019XJJG09)
作者簡介:虞望科(1964.04-),男,浙江東陽人,研究生,副教授,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