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風梅
摘要: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現一般采用過程性評價模式,這種評價模式雖然能將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有機整合,將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但在實際評價過程中很難做到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位同學在實踐活動中的綜合表現,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將“積分制管理”應用到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習評價中。
關鍵詞:積分制管理;公民教育實踐活動;過程性評價模式
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現一般采用過程性評價模式,這種過程性評價模式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的評價方式看起來多種多樣,既有學生投票、檔案袋評價、自我反思等質性評價,也有依據評分表,給小組和班級打分的量化評價,是將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有機整合的一種綜合評價方式。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無論哪種評價方式都主要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對學生個人在整個實踐活動中的參與度和綜合表現缺乏系統的評價,這就容易出現一個二十多人組成的課題組其實只是其中幾個關鍵學生在參與,其他學生只是掛個名,或者只參與了其中很少的一些環節而已。
二、公民教育實踐活動采用了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自我評價主要是參與活動后的總結經驗,他人評價包括同學投票與指導教師、專家、政府工作人員的評價等。自我評價容易出現自吹自擂、自賣自夸的現象,但公民教育實踐活動中采用的他人評價中指導教師、專家、政府工作人員所能給予的評價也是受局限的,他們基本上都只會接觸到課題組中的主要負責人,指導老師本來在過程性評價中需要充分參與到學生活動中,但由于受班額較大的影響,教師分身乏術,往往只能參與其中部分活動,甚至只是在活動中發揮指導作用,對整個活動過程的評價主要還是以課題組負責人的匯報為依據的,所以很難做到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位同學在實踐活動中的綜合表現。同學互評就更難體現真實性了,同學之間往往或礙于情面、或態度上不夠重視等各種原因而不能如實匯報各組員真實的參與情況。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嘗試將“積分制管理”應用到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習評價中。
積分制管理既是一種管理方案,也是一種完善的綜合性評價方案。所謂積分制管理是指把積分制度用于對人的管理,以積分來衡量人的自我價值,反映和考核人的綜合表現,然后再把各種物資待遇、福利與積分掛鉤,并向高分人群傾斜,從而達到激勵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
積分制管理有把積分用于對客戶的管理,也有把積分用于對員工的管理,如果將其應用于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習評價中,可以使課題組內部形成強大的勢能,認同所有組員的價值,引導組員的行為。積分管理是一種無形的約束機制,無形的準則操縱和控制著公民教育實踐活動,規范、指導、約束著每個組員的行為。
凡是組員的貢獻,都應該是可以被量化的。無法被量化的工作,只會產生推諉、扯皮和不負責任。積分制,就是對組員的“綜合表現、核心價值、團隊貢獻”用分值進行量化管理,并通過即時加、減分實現對組員的評價、激勵。
將積分制管理應用于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習評價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實現:
第一,課題組建立一個成員認可及獎勵的網站平臺。讓成員感受到,課題組對于大家在活動中的貢獻是嚴肅慎重考慮的。同時,成員也可以在這個網站平臺上隨時看到因為何種原因獲得獎勵以及每位成員的總積分。
第二,課題組對于組員達成的任何一項目標,不論大小,都會有認可和相對應的獎勵積分。成員像累積航空里程一樣累積獎勵積分。
積分制有“計分”和“獎分”,計分就是完成了份內工作,獎分就是超預期完成了工作。鼓勵每位參與者都能夠在積極向上的氛圍里,爭取把工作做到極致。
第三,評價體系可以設立合格、良好、優秀三個等級,積分累積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進入下一等級,達到優秀等級才能成為展示組成員,優秀個人獎由積分最高者獲得等。
課題組建立積分制評價體系,可以克服傳統評價方式的許多弊端。課題組有了“積分”這根線,可以牽動成員的方方面面,從而最大限度的調動成員的主觀能動性。
相對于傳統的評價模式,積分式評價可以實現:
1、改變“課題研究是組長的事”這一現狀,提高全員參與度
傳統評價方式主要評價班級方案,方案完成,全組所有成員均得2學分,沒有具體的分數,不能真實、公平地反映組內成員對該方案的貢獻,因此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往往都是組長及少數的幾個積極分子參與了活動,有些同學幾乎什么都沒做,甚至在組長分配任務時互相推諉。而積分制評價體系提倡多勞多得、正向激勵為主的模式,所有貢獻被量化評估,有助于提高全員參與度。
2、打造積極快樂的評價體系,提高成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傳統的公民教育實踐活動評價模式主要采用結果評價,難免使學生缺乏動力。而積分制評價模式,讓學生像玩游戲一樣參與實踐活動,積分不夠便不能視為參與課題,而且成員的積分名次排位清清楚楚,相當于天天都在評先進,可以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3、滿足了成員的精神需求。
實行積分制管理以后,成員的積分越高,說明他們對課題組的貢獻越大,自我成就感就越強,如果條件許可的話,學校管理層也可適當對高積分的學生予以物質獎勵,同時積分還可以和學校其他課程結合,并歸入到學生成長檔案中,終身累計,不清零、不作廢,永遠有效,隨著積分的不斷積累,成員的精神需求將得到充分滿足。
4、容易實施落地。
學習評價方式有很多,但針對公民教育實踐活動這一特殊的課程,有些評價方式很難操作實施,沒法落地。而積分制評價體系相對比較容易實施。
積分制管理應用于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習評價中,還要與時俱進,要隨著時間、地點、客觀條件、人員變化等因素的改變,而實時改進,以保證這種評價方式適合公民教育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人民政協報.2014-03-01[引用日期2015-01-06]
[2] 顧潤生 《公民教育活動過程性評價-模式-特點及難點》 中國德育2010-12-15期刊
[3]網絡資源,儒思HR實戰智庫www.ruthout.com
基金項目:市級課題“基于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公民教育實踐活動課堂構建 ”(CJK-L2020236)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