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我的家鄉盛產蜜橘——金黃果皮,甜美果肉,近聞,果香四溢;細品,清甜爽口。
小時候,有一次我為什么事情不開心,母親拿來一個橘子,輕聲道:“孩子,吃個橘子吧,心情馬上就會好起來的。”我將信將疑。母親將果皮輕輕剝開,令人陶醉的清香立刻就散發出來。我咽了咽口水,從母親手中接過飽滿的橘肉,囫圇塞入嘴里。清甜的橘汁在唇齒間綿延開來,橘香氤氳,令人心曠神怡。我的心情真的好了起來,而且意猶未盡,喊著還要一個。母親輕撫我的頭,笑道:“你個小饞貓。”后來,母親總會在我情緒低落時遞上幾個金黃的橘子,家鄉的蜜橘就這樣伴隨著我走過一個個春秋,成為我難以舍棄的美味。
我對蜜橘的喜愛始終沒有被時光沖淡,反而對它愈愛愈深。再大些,母親每次提出帶我去鄉下的橘園摘橘子,我都會欣然同意。
車窗外,云繞山巒,我隱隱約約看到遠處山坡上的一片金黃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璀璨。我不免驚嘆:“橘樹竟然能生長在這山地上。”
提著竹籃,我們沿著崎嶇的山路向上攀登。我撲入果園,橘香撲鼻而來,掛在樹上的蜜橘如同一盞盞金黃的小燈籠,洋溢著豐收的喜慶。我小心摘下心儀的橘子,放入竹籃。籃中每多一份重量,心中就多一份喜悅。直至籃滿,不能再裝,我才心滿意足地將橘籃摟入懷中——這是家鄉對我們的饋贈啊!
后來,我獨自到長沙求學。又逢蜜橘成熟時,學習的空閑,我便會回味起那金黃的橘汁,心中牽掛著家鄉的蜜橘。母親似乎知道了我的心思,周末帶著一筐沉甸甸的蜜橘登上火車,來到了我的身邊。我心潮澎湃地接過那份愛。捧著它,閉上眼,深深地嗅著,又是那熟悉的清香;剝開金黃的橘皮,仍是飽滿的果肉;細嚼,清甜涌上心頭,讓那荒蕪的心田如得甘霖滋潤,煥發勃勃生機,給濃濃的思鄉之情最美的慰藉。
聽媽媽說,近幾年家鄉的蜜橘成了鄉親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我心中不免又對它生出了別樣的敬意!
家鄉的蜜橘,你是我童年的美好回憶,你凝聚著我對家鄉的牽掛,我永遠不能將你忘懷。
(指導老師:快樂如風)
點評
文章開篇簡單卻也從容。以時間線貫穿全文,層次漸進,情感亦隨之自然升華,可以說結構非常完整,并且能夠做到各層次之間銜接自然,過渡流暢。所以,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很容易跟隨作者的細致描寫領略其思想情感的表達。
(牛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