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清 羅忠勇 賀少仕 禹琦
作者單位:湖南省婁底市中心醫院藥劑科,湖南 婁底 417000
嚴重藥品不良反應(Seri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SADR)是指因使用藥品引起以下損害情形之一的反應:導致死亡,危及生命,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導致顯著的或者永久的人體傷殘或者器官功能的損傷,導致住院或者住院時間延長,導致其他重要醫學事件,如不進行治療可能出現上述所列情況[1]。2018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收到SADR報告14.9 萬份,SADR 報告占同期報告總數的10.00%,SADR 報告比例持續增加[2],提示醫務人員需要重點關注SADR 高發的藥品,一旦出現SADR需積極采取應對措施。本研究對我院2009年1月~2019年12月上報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的150 例SADR 報告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探討SADR發生的相關因素,了解 SADR 發生的特點及規律,為臨床合理、安全用藥提供參考。
1.1 資料來源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9年12月上報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SADR 報告150 例,其中男80 例(53.33%),女70 例(46.67%),男性和女性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數據處理參考標準年齡劃分以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年齡劃分為標準;藥品名稱以2014年《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國家藥典委員會辦公室)為標準;藥品不良反應(ADR)累及器官/系統及主要臨床表現以《WHO 不良反應術語集》、《常見嚴重藥品不良反應技術評價規范及標準》為標準,回顧性統計分析SADR 患者的性別、年齡、藥品種類、SADR 累及器官/系統的主要臨床表現及主要涉及藥品,以及處理措施和轉歸等信息。
2.1 SADR 患者的性別與年齡分布不同年齡段均可發生SADR,其中18~65 歲年齡段的患者發生SADR 比例最高(58.67%)。各年齡段患者病例數及構成比見表1。

表1 各年齡段患者病例數及構成比(n)
2.2 SADR 患者的既往過敏史情況在150 例SADR 患者中,有明確既往藥物不良反應史8 例(占5.33%),不詳者9 例(占6.00%),無明確既往藥物不良反應史133 例(占88.67%),藥物過敏以磺胺類、頭孢類和青霉素類為主。
2.3 發生SADR 涉及的藥品種類及其構成比150例SADR 涉及藥品81 種,其中注射劑76 種,口服制劑5 種;藥品種類前3 位為中藥注射劑涉及15 個品種(18.52%),SADR 例數為27 例(18.00%);抗感染用藥涉及16 個品種(19.75%),SADR 例數為26 例(17.33%);電解質、酸堿平衡和營養用藥涉及10 個品種(12.35%),SADR 例數為25 例(16.67%)。引起SADR 的藥品種類、藥品名稱及占比見表2。

表2 引起SADR 的藥品種類、藥品名稱及占比
2.4 發生SADR 涉及的藥物品種及其構成比150例SADR 涉及藥品81 種,藥品品種前3 位分別為細辛腦(注射液、粉針)11 例(7.33%)、注射用脂溶性維生素(Ⅰ)7 例(4.67%)、注射用甘露聚糖肽7例(4.67%)。SADR 發生率前10 位的藥品見表3。

表3 SADR 發生率前10 位的藥品
2.5 SADR 累及器官/系統的臨床表現同一患者或同一藥品引發的SADR 可以在不同器官/系統表現出不同癥狀。150 例SADR 患者中,累及的器官/系統主要是全身性損害(137 例次,45.36%),其次是呼吸系統損害(65 例次,21.52%)和心血管系統損害(44 例次,14.57%)。SADR 累及器官/系統的臨床表現見表4。

表4 SADR 累及系統/器官的臨床表現
2.6 SADR 涉及藥品的臨床表現、相應處理方案及轉歸150 例SADR 報告中,患者用藥出現的SADR經停藥或對癥治療均好轉或痊愈,無死亡報告。其中,好轉27 例(18.00%),痊愈123 例(82.00%)。SADR 涉及藥品的臨床表現、相應處理方案及轉歸見表5(僅列出發生例次前10 位的藥品)。

表5 SADR 涉及的藥品及相關信息
3.1 SADR 累及器官/系統的臨床表現及主要涉及藥品種類中藥注射劑、抗感染用藥、電解質、酸堿平衡和營養用藥SADR 的發生率較高。SADR 累及器官/系統主要是全身性損害,其次是呼吸系統損害和心血管系統損害。其臨床表現主要以過敏樣反應、過敏性休克、紫紺、呼吸急促、心動過速等為主。提示上述3 類藥物的臨床使用風險較高,在輸液過程中需要醫護人員重點關注,尤其是前30min,一旦發生SADR 需要及時采取搶救措施。研究表明[3~5],辨證施治、仔細詢問病史和既往過敏史、合理使用溶媒和滴速、建立配液標準操作流程、對癥實施搶救措施是臨床用藥的最根本原則,也是減少和處理嚴重不良反應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中SADR 共涉及81 個藥物品種,發生率居前3 位的為細辛腦(注射液、粉針)、注射用脂溶性維生素(Ⅰ)、注射用甘露聚糖肽。臨床表現以過敏樣反應、寒戰、高熱、紫紺、呼吸急促、胸悶等全身性損害為主,與該3 個品種SADR 的相關文獻報道[6~9]基本一致。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注射用脂溶性維生素(Ⅰ)主要在我院兒科使用,由于兒童身體器官發育尚不成熟,更易發生SADR,因此,需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劑量、溶媒、滴速等規定使用。
3.2 年齡和性別對SADR 的影響由表1 可知,150 例SADR 中男女患者比為1.14∶1,男性略多于女性。18 歲以下患者占10.00%,65 歲以上患者占31.33%。與2018年國家ADR 監測年度報告中65歲以上患者的嚴重不良反應占32.2%基本一致。本研究發現1 例75 歲的老年患者在使用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時發生了嚴重的精神異常,表現為興奮、煩躁、多語、不能安靜、入睡困難,停用該組藥物后癥狀消失。提示老年患者受慢性基礎疾病較多,機體代謝水平較差以及用藥情況復雜等因素影響,發生SADR 的風險更大,因此應持續關注老年人群用藥安全[10]。
3.3 過敏史對SADR 的影響王惠霞[11]研究發現過敏史與藥物導致SADR 顯著相關,且為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發現8 例患者有既往過敏史(占5.33%),其中有2 例患者分別使用細辛腦注射液、復方骨肽注射液發生了嚴重過敏性休克,通過采取停藥,吸氧,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腎上腺素注射液、葡萄酸鈣注射液等措施后,患者痊愈。因此,對于既往有過敏史的患者,醫師要明確藥物的主要成分和相關輔料,謹慎選藥,輸液過程中密切關注,一旦發生過敏性休克應立即停止輸液,給予吸氧并立即注射腎上腺素及地塞米松等。
3.4 聯合用藥對SADR 的影響相關文獻報道中藥注射劑與西藥注射劑聯合應用時發生重度不良反應的比率最高,可達29.0%[12]??赡茉蛴兴幬锘瘜W成分相互作用、pH 的改變導致鹽析或者不溶性微粒超標等[13]。本研究發現臨床醫生傾向于在中藥注射劑參麥注射液、丹紅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等輸液中聯合配伍10%氯化鉀注射液。張偉等[14]對1 065 份含有氯化鉀注射液醫囑分析發現,與中藥注射劑配伍占不合理醫囑的8.00%。由于中藥注射劑成分復雜,與強電解質氯化鉀注射液配伍后,可能出現澄明度的變化、鹽析或不溶性微粒超標等,容易導致局部血管堵塞,供血不足,產生靜脈炎和水腫、肉芽腫、過敏反應、熱原樣反應等。因此,不建議在中藥注射劑輸液中配伍10%氯化鉀注射液。
3.5 溶媒對SADR 的影響研究表明,SADR 的發生與溶媒的不合理使用密切相關[15,16]。本研究發現1 例患者注射用血塞通采用轉化糖電解質注射液作為溶媒,導致血尿。轉化糖電解質注射液為復方制劑,含有果糖、葡萄糖、乳酸鈉、氯化鉀、氯化鎂、磷酸二氫鈉等。相關文獻表明[17,18],轉化糖電解質注射液與中藥注射劑配伍會產生渾濁現象、絮狀物、微粒超標等,因此,中藥注射劑不宜與轉化糖電解質溶液配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