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觀察員 韓禹諾
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小學及以下網民群體占比由2020年3月的17.2%提升至19.3%,未成年人已經是我國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網絡直播誘導打賞、網絡暴力等侵害青少年個人信息合法權益的情況屢有發生。考慮到少年兒童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尚不成熟,認知能力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都較弱,容易受到信息推送和商業營銷的誘導,在面對違法處理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時缺乏必要的分辨能力和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為保護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權益和身心健康,《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首次確立了“敏感個人信息”的法律概念,不滿14周歲未成年人信息被列為“敏感個人信息”。根據規定,處理“敏感個人信息”比處理一般個人信息更為嚴格,只有在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情形下,并采取嚴格保護措施的情形下,取得個人單獨或書面同意才能進行。
今年6月1日起,我國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施行,增設的“網絡保護”章節明確提出,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
目前,各個網絡平臺推出或升級的“少年模式”,就是典型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除了把牢網絡入口關,也要把牢網絡內容入口,從源頭上減少網絡對未成年人的危害,就是要凈化網絡環境,清除有害信息,避免未成年人接觸到有害信息,減少其上網的風險。另一方面,需要家庭和平臺做好共同監督、監測的工作。就是要對網絡上利用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機會趁機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行為,予以堅決徹底打擊,從重懲罰。在這方面,司法機關承擔主責,平臺有舉報義務。家庭應當提醒教育未成年人網絡社交風險,隨時關注未成年人上網行為,及時制止不良社交。

中央網信辦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清朗活動,在此次活動中,網易游戲進一步加強未成年防沉迷措施,結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識別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賬號行為,對不理智消費的未成年人提前進行干預。網易游戲積極搭建“網易家長關愛平臺”以及家長護航功能,和家長攜手監管未成年游戲情況。家長可以通過“網易家長關愛平臺”公眾號查看孩子的游戲情況,及限制充值操作。除此之外,網易游戲還加強了家長護航功能,升級優化措施,針對綁定流程、數據展示界面進行優化,支持自定義時長、消費限制,提升家長的使用體驗。同時展開24小時全年無休全面服務措施,提供專線電話、在線客服關愛團隊等多渠道多模式受理游戲防沉迷及退費服務。全力凈化未成年網絡環境,保障未成年人綠色網絡環境,堅決打擊針對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行為,并嚴格執行未成年人個人信息及隱私保護,全面守護未成年人網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