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麗
摘要: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基礎,加強對土壤營養成分的檢測,為農作物的種植與管理提供重要的參考,同時在土壤檢測的過程中也可以為我國的農業生態化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加強對化肥的嚴格控制。此外為了全面提高土壤檢測的準確性,必須要從采集樣品、溶液試劑配制、質量控制樣添加、實驗室檢測、環境檢測、儀器質量、檢測記錄等環節進行嚴格把關,嚴格按照土壤檢測規范和標準進行處理,提高土壤檢測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為我國的農業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土壤檢測準確性必要性;有效途徑
前言:在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土壤檢測的準確性,更好地對土壤養分進行合理分析,制定科學的水肥管理策略,保證土壤生態平衡,確保農作物生長發育質量,為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1、土壤檢測準確性的必要性
土壤是植物整個生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基礎。由于不同土壤中的相關營養成分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只有科學、合理、準確地對土壤中各種養分進行檢測,才能為植物正常生長提供依據和參考。同時,土壤檢測工作是一個十分嚴謹和精細的工作,稍有不慎,都可能導致土壤檢測值和實際值之間存在一定的誤差。這就要求檢測人員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盡量降低誤差以及消除一些不利于檢測的因素,進而全面提升土壤檢測的準確性。只有這樣,才能夠為農業測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數據,并有助于建立土壤養分分析數據庫,為農業種植和耕作方式的選擇提供重要參考,最終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升農作物產量,進而全面提升農民的經濟收益。
2 提升土壤檢測準確性的有效途徑
2.1 科學采集檢測樣品。進行土壤檢測的首要環節就是進行土壤樣品的采集。為確保土壤最終檢測的準確性,首先,需確保土壤樣品具有代表性。主要原因在于土壤中的不同成分含量需借助樣品質量來予以展示。因此,在進行樣品采集的時候,至少應保證每一份土壤樣品有10~15 個取樣點。其次,還應該確保取樣點具備一致的深度且土壤均勻分布,最好能夠完全覆蓋整個土壤樣品,以便更好地反映采集點的真實狀況。再次,具體采集時,需要嚴格遵循相關規范標準,將采集到的土壤樣品進行自然風干處理,嚴禁直接曝曬或者烘干。
2.2 準確配制溶液試劑。在配制溶液試劑時,第一步是進行稱量。然而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稱量時會出現一定誤差。為減小稱量誤差,一是可以采取增量法稱量。具體而言,選用電子分析天平,首先將天平打開,其顯示為0.000 0,然后將稱量瓶放到秤盤上,此時顯示稱重為W1,接著在稱量瓶中放入需要稱量的供試品,并對二者的重量W2 進行記錄,那么用W2-W1 得到的數值就是所稱取的供試品的實際重量。如果要將稱量瓶重去除,可以按一下控制板的“TAR”回零。如果將稱量瓶的重量消除之后再進行稱重,則最終顯示的數值就是供試品的實際重量。二是應選用純凈水配制試驗所需要的試劑,并運用純凈水清洗容器3 次以上。若未清洗干凈燒杯,則會導致溶液的物質量減少,溶液濃度相對偏低。完成配制的試劑需要立即放入帶有塞子的試劑瓶中,并將試劑的名稱、濃度、配制人、配制日期、復核人、復核日期、有效期限等清楚地標注在試劑瓶上。三是需特別關注溶液的轉移過程,應小心謹慎,避免溶液濺出導致溶液濃度偏低。
2.3 合理添加質量控制樣。進行土樣檢測時,應科學合理地進行質量控制樣的添加,確保其能夠依據標準樣和參考樣校準所需要的測量器具,以便于提升檢測的真實性。質控樣本身具備較為穩定的計量學特點,其能夠對質控樣和土樣同時進行分析。同時,還可以將土樣的檢測成果和標準參考樣進行比對,最終促使檢測結果和操作人員的具體操作及器具的選用間不存在系統差,從而全面提升土樣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2.4 嚴格把控實驗室土樣檢測質量。土壤的檢測工作最終需要在實驗室中完成,因而需要嚴格把控實驗室的檢測質量。一是應遵循相關土樣的檢測規范要求,營造適宜的實驗室檢測環境,確保實驗室的溫度、濕度等達標,避免環境因素帶來檢測結果的誤差。二是實驗室檢測人員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也直接關系到最終的檢測結果。因此,要求檢測人員具備扎實的檢測技能。對于上崗檢測人員,需要通過統一考核,并且持證上崗。三是對于試驗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種試驗容器,應定期進行,檢定或校準妥善保管,避免容器問題帶來的檢測誤差。四是安排專人保管實驗室中所需要使用的化學試劑和試驗用水,進而全面確保所配制的溶液濃度和準確性達標。土壤檢測工作離不開相應的檢測儀器,而檢測儀器的質量水平也必然會影響到最終土壤樣品的檢測質量。因此,提升土壤檢測準確性的另外一個主要途徑就是全面提升檢測儀器的質量水平。一是應定期對所有檢測儀器進行維護和保養,并進行檢定或校準,使用期間進行期間核查,確保檢測儀器性能穩定,檢測結果準確,排除檢測儀器帶來的檢測誤差。二是就現行的法律來看,對于土壤樣品質量檢測方面的內容較少涉及,因而由于儀器設備質量帶來的土壤樣品檢測誤差并無實際的法律意義。這就要求檢測單位及時建立和完善檢測制度,同時完善相應的考核制度。對落后的操作技能、操作方法及時改進,對質量不達標、功能不完善的檢測儀器設備及時更換,進而全面提升土壤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結束語: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土壤中大量的微量元素,包括氮、磷、鉀等營養物質,確保農作物的正常發育,提高農作物的生長質量,減少死亡率。同時要積極加強對土壤中的鉛、鎘等重金屬物質進行分析,采取恰當的方法將重金屬物質進行處理,避免在農作物體內大量的富集,造成農作物的品質受到破壞。在新時期,積極提高土壤檢測的準確性,能夠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肥料的整體利用效率,保證農作物產量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徐鳳偉,吳文強,朱長軍,等.海河流域典型畜禽養殖場土壤污染調查評價[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9,(2):84-88.
[2]藍海,尹偉.2014-2018年四川省廣漢市農用地土壤中鉻、鉛、鎘含量監測結果分析[J].寄生蟲病與感染性疾病,2019,17(3):173-176.